分享

【党旗下百年巾帼别样红】英雄女儿酬壮志 人间正道是沧桑

来源: 文/邢广益 张姿
聚焦 2021-12-09 16:13:28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1949年4月21日晚,百万解放军高喊着这一口号,发起渡江战役。“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许多渔家妇女不顾危险,自告奋勇摇橹撑船,运送大军过江,彰显江苏巾帼有力量。英雄女儿酬壮志,她们一直向着胜利勇敢前进!前进!前进进!


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江苏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人毅然投身民族解放事业,从震惊全国的陇海铁路工人大罢工到冲破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从新四军东进到重建军部,从淮海战役到渡江战役,江苏儿女英勇奋战赢得解放。

1949年4月23日,刘伯承向毛主席电告南京基本解放的消息,毛主席当即作诗一首:“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在渡江战役中,伟大的人民军队创造了以木帆船一举突破长江天险的奇迹。南京解放的历史深刻启示我们,没有斗争,就没有胜利。决定战争胜负的不完全是武器的优劣,而是肩负使命敢于斗争的意志。

百年历程,沧桑巨变。如今的江苏正在“强富美高”建设蓝图上挥洒汗水、播种智慧,肩负着为全国发展探路的重要任务。恢宏壮阔的红色史诗世代相传,繁盛富强的美丽江苏人人奋起。百年历程中,一代代江苏女儿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在江苏大地上写就了光辉的奋斗史诗。


争取劳工权益,女工斗争风起云涌

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逐渐兴起。水润江苏,拥江向海,钟灵毓秀,江苏自古以来就是锦绣之乡,早期民族工业以棉纺织业、缫丝业为主,这使得江苏女工队伍在全国形成最早、人数最多。1920年,江苏女工人数已达14万人之多,占全国女工总数超60%,居全国之首。

女工们虽然为发展作出很大贡献,为资本家创造了大量财富,但是工资却极少,劳动条件恶劣,生活异常困苦,受尽了压迫和剥削。五四运动期间,活跃的妇女解放思潮,勇敢的爱国运动实践,逐渐唤醒了长期受压迫的妇女群众,提高了她们的政治觉悟。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江苏妇女运动在自发兴起的基础上有了党组织的领导,逐渐走上新的征程。

1922年7月,党的二大通过了《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以政党名义提出的妇女运动决议。1925年1月,党的四大通过的《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案》明确规定了党对妇女运动的三条原则,即:“以工农妇女为骨干,在妇女运动中切实代表工农妇女的利益,并在宣传上抬高工农妇女的地位,使工农妇女渐渐得为妇女运动中的主要成分”。在这三条原则指导下,江苏各地加强了女工工作,无锡、苏州等地开办了女工夜校,镇江袜厂工人罢工,镇江仁章、新华、光华三绸厂女工联合罢工等大规模罢工斗争相继发生。

1925年5月,上海发生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消息传到江苏后,愤怒的工人一致奋起,发起了广泛的罢工斗争。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是南京和记洋行工人罢工。和记洋行是英国资本家建立的蛋品、肉类冷藏加工厂,有女工1400余人,占工人总数的47%左右。这些女工不仅在经济上受到英国资本家的残酷剥削,还常遭到拘押、吊打、调戏,心中积愤已久。在中共南京支部和共青团南京地委的组织和发动下,和记洋行工人积极分子成立了和记洋行罢工委员会。

6月6日,全体女工参加了罢工委员会组织的示威游行,一路上高呼“劳工神圣、劳工万岁!”、“打倒强权,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声势浩大,威震南京。6月10日,罢工委员会提出13条复工条件,其中包括要求女工工资照钱码加二成、实行10小时工作制,因工致伤残给以抚恤等内容。在罢工工人坚持和各界支持下,英国资本家以缓兵之计接受工人条件。7月17日,罢工委员会宣布复工。

7月31日,厂方突然以缺乏原料为借口宣布停工,并辞退数百名工人。正当工会代表同厂方交涉时,英海军陆战队突然开进工厂,并开枪打死3名工人,重伤轻伤数十人,其中有女工6人。

“七·三一惨案”发生后,南京市民举行了大规模示威,中共中央和共青团中央11日发表了《为南京、青岛的屠杀告工人学生和士兵书》,强烈抗议英国侵犯中国主权、杀害中国公民的残暴行为。尽管这次斗争最终走向失败,但正如刘少奇所说,这是“一次极热烈的运动”,它不仅促进了女工队伍的团结,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女工的斗争意识,积累了组织女工斗争的经验。飘零年代的这段斗争历史,足以载入妇女运动的光荣史册。

1926年,在军阀政府撤销“限制丝业发展”的规定后,无锡缫丝业得以复苏,新老丝厂竞相发展,各大丝厂急需熟练女工,为此明争暗斗。在此情况下,德兴丝厂假意允诺女工的加资要求,以稳住女工留在厂内继续工作。但当女工向厂方索领新标准工资和特别赏时却遭到拒绝,厂方甚至扣押了13名女工代表。消息传开后,女工刘群先、王彩宝等人分别到各丝厂串联罢工,很快得到附近六、七家丝厂工人的响应和支持。当时,中共无锡独立支部工运负责人秦起直接领导罢工斗争。

5月23日,女工们举行了更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队伍行进到通运桥时,遭到武装水警、商团、救火大队的阻挠,他们用棍棒打、水龙浇,甚至用开枪射击来对付手无寸铁的女工。城区各丝厂女工闻讯纷纷前来声援,当日全县21家丝厂女工开始集体罢工。27日,罢工工人向全县各界发出《哀告书》,揭露了反动当局和资本家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哀告书》发出后,取得了社会各界的同情与支持,反动当局和资本家受到很大的社会舆论压力。28日,反动当局和各厂资方,看到罢工浪潮可能波及其他行业,到时更难收场,于是被迫接受女工提出的大部分复工条件。丝厂工人总同盟罢工历时九天九夜,充分体现了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觉醒。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妇女组织受破坏,妇女领袖遭杀害,江苏妇女运动随着大革命的失败而受挫。鉴于江苏女工占工人总数80%的实际情况,中共江苏省委依旧强调“要把妇女运动放在党的整个争取群众的任务的首要地位”。由此,大批共产党员深入工厂、深入基层,与女工交朋友,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发动工作,使江苏的女工运动在敌人统治的中心地区逐步兴起和再度活跃起来。

这一期间,南通大生纱厂罢工斗争、和记洋行工人第二次罢工、苏州36家丝织厂工人联合罢工等斗争风起云涌。这些斗争提高了广大女工的觉悟,培养锻炼了一批女工骨干,打击了反动政治势力,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投身民族解放,巾帼威力总动员

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路线指引下,兴起了全国性的抗日救亡运动高潮,以救国会为组织形式的各界抗日救亡团体纷纷成立。江苏妇女积极响应中国革命和中国妇女运动的时代召唤,成为一支重要的革命力量。1935年11月30日,在华北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全国第一个救国会组织——南京妇女救国会在南京成立。在它的带动下,上海等各地各界妇女救国会相继成立,如雨后春笋般遍及全国。

image.png

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党作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重要战略决策。1938年5月,苏南、苏中、苏北抗日根据地相继建成。以农村妇女为主力军,以支援抗战、建设根据地为主要内容的江苏妇女运动,在巩固和建设根据地的斗争中逐步展开。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各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清乡和扫荡,所到之处实施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江苏妇女们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为了破坏敌人筑竹篱笆,她们砍掉自己种植的竹园,把竹子沉到水塘底,不交、少交或交小的、坏的竹子。当敌人筑起竹篱后,又参加火烧竹篱的斗争。

1943年3、4两个月,仅苏南抗日根据地的妇女就参加了51次破坏竹篱笆的斗争,破坏的竹篱有120华里长;“伤兵母亲”李桂英、“藕奶奶”楼文云等妇女群众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掩护和照料新四军的干部和伤员,为新四军保管枪支弹药、军衣物资,面对敌人的酷刑审讯,仍不肯吐露任何消息;1944年冬,泰兴县广陵、城黄、曲霞三个区的民兵组成了联合反封锁拆破委员会,“反封锁女英雄”燕振华带领民兵先后17次进行破拆活动……广大妇女群众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以对敌斗争的勇敢坚决,守护了破碎的山河,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贡献巾帼力量。

image.png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国人民热切希望和平、民主,期盼建设一个新的中国。但是,1946年6月,国民党重兵围攻中原解放区,挑起全面内战。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殊死抗争,战争局面得到扭转,并于1948年秋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决战阶段。

为了支援前线,争取战争胜利,苏北各级党组织十分注重发动妇女的力量。当时,不少妇女干部担任支前生产救灾委员会职务,还有一些妇女干部担任副乡长、副村长,妇女力量在各级组织中得到壮大。各地妇女组织也立即行动起来,1948年淮海总妇救会发出《告淮海妇联会员书》,要求妇女们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有一分力出一分力,支援人民解放军的大反攻。

广大妇女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投身解放战争的洪流。淮海战役期间,妇女担起了解放区的生产重担。她们冲破旧社会“男耕女织”的传统,走出家门耕田起地,承担了家庭中农业生产的重担,成为农业生产线上的主力军。妇女们组成互助组、伴工组,定出生产计划,在搞好自家生产的同时,帮助有困难的军属、民工家属代耕播种。

妇女们还完全担起了后方纺织生产的工作,她们拆开自己的棉衣、棉被,不分白天黑夜地制作军衣、军鞋,让这些军需用品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保障了前线御寒物资的供应。妇女参加生产,一方面保证了支前任务的完成,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改善了解放区人民生活,使支前、生产两不误,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质基础。

妇女们不仅生产了军粮,而且担负了繁重的运粮任务。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下,苏北地区运粮需辗转225余公里,分水陆三节转运。广大妇女用车推、肩挑、背扛,配合完成了运粮任务。当时,涧河区参加运粮的550人中,有400人是妇女;史集区300多名妇女,一天完成了运送1500公斤面的任务。妇女们还响应政府号召,自觉节衣缩食,开展借粮运动。妇女们提出“少蒸一箩糕,专借一袋粮”的口号,节省每一粒粮食。许多姑娘为支持军队,主动把出嫁用的陪嫁粮借出来。赢得了民心,获得了群众支援的解放军,势如破竹,连打胜仗,很快就逼近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

image.png

一等渡江功臣、七一勋章获得者马毛姐(摄影/新华社记者 李贺)


1949年4月21日晚,渡江战役打响。苏北船舶二团有12名女水手参加突击抢渡,二团17岁的女船工王凤英不顾枪林弹雨,飞桨抡槁快速前进,往返江面6趟;渡江战役老战士汪洁华,跟随文工团来到南京后,白天隐蔽在战壕里,晚上出来动员当地老百姓迎接渡江的解放军;“特等英雄”马毛姐送完战士过江,又驾船为前线运送作战物资,直到渡江战役胜利结束……正是在广大妇女的支持下,解放军中、东、西三个集团百万大军劈波斩浪,胜利渡过长江“天堑”,国民党军千里江防全线崩溃。面对战场上国民党军队的大溃败,解放军乘胜迅速展开追击。4月23日傍晚,解放军三十五军直插南京市中心,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解放军战士们登上总统府楼,将千疮百孔的青天白日旗降下丢弃,拿出红旗欢呼着升起。 

image.png

渡江战役,撑船的女船工们功不可没(资料照片摄影/新华社记者 邹健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这场载入史册的渡江战役的胜利和南京解放,为胜利解放全国、建立新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充分显示了在党的领导下,广大妇女群众所具有的无穷无尽的力量,她们的历史功绩同人民解放军的辉煌战绩一样将永远载入史册,值得世代称颂。

image.png

江苏省市区妇联携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共学共建”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奋斗新时代,贡献“强富美高”新江苏

南京解放的历史深刻启示我们,敢于斗争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思想武器,也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的精神利剑。走进新时代的江苏妇女,发扬敢于斗争的精神,以忠诚坚韧的精神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

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最美奋斗者”、“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名誉所长王仕花,荣誉满身。她原为小学民办教师,1986年,她随丈夫王继才在黄海开山岛独守孤岛,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开山岛上的夫妻哨”。2018年王继才去世后,王仕花向上级申请继续守岛。“老王实现了自己的承诺,他真的守岛守到了守不动的那天。我也是党员、时代楷模,老王的承诺就是我的承诺。”

三十多年来,由于岛上海风大、盐分高,国旗用不了多久便褪色破损,王仕花先后买了200多面国旗,对她来说,岛就是家,家就是国,五星红旗在岛上飘扬,是她守岛岁月里最坚定的信仰。

全国三八红旗手郁霞秋,是张家港市金港镇长江村走出的第一位女大学生,凭借高考“跳出”农门,她也是第一个“跳回”农门的大学生。为了家乡发展,她辞去无锡市妇幼保健院科室主任的“铁饭碗”,回村从招商办副主任开始,最终成长为长江村党委书记,长江润发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长江润发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十几年来,她带领企业成为苏州第一家上市村企,村子强了,村民富了,乡亲们都亲切地称她为“闺女书记”。如今,郁霞秋说,“我们要努力把村企办成全球性公司,从‘百亿目标’向‘千亿目标’进军,以高质量产业发展保障百姓高质量生活!”

获评“全国种粮大户”“全国最美家庭”等称号的沈填珍,是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荣炳盐资源区高庄村村民,也是远近闻名的“铁娘子”。从赤脚种田人变为机械化“种粮大户”,沈填珍一家人都“长”在了地里。地从5亩扩大到了50亩、500多亩,她也从一贫如洗到带领全村50多户走上种粮致富之路,其中有4户成为年播种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丹徒“荣炳”大米成了江苏品牌。

但不管市场上粮食有多贵,沈填珍都是第一时间把收割上来的几百万斤粮食送到国家粮管所。“做农民党员,就要好好种地,更要种好地!”她用一双“黑不溜秋”的手书写了种地“致富经”,也让最美家庭的好家风“长”在了田间地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百年奋斗路上,江苏妇女永远跟党走,弘扬正能量、凝聚她力量,谱写了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壮丽华章。奋斗新征程,江苏妇女以豪迈步伐砥砺前行,贡献“强富美高”新江苏,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新作为,创造新辉煌。


党旗下百年巾帼别样红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