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们,在 2021年的中国故事中闪耀

聚焦 2022-01-14 14:34:18



2021年注定是重要里程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在庆祝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女性留下了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奋斗足迹。


她们宣讲党史,见证百年波澜壮阔;她们心怀国之大者,锚定宏伟蓝图;她们剑指深空、脱贫攻坚、夺冠奥运……她们奋勇拼搏,走在时代前列,如同一个个发光点,闪耀在 2021年的中国故事中。


“我”把宇航员送上太空

讲述人:容易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巾帼标兵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今年,长征五号B、长征二号F、长征七号等新老火箭联袂“出战”,上演火箭“总动员”的大戏。6月17日和10月16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先后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两次共将六名宇航员送入太空进入中国空间站,创造了中国航天一年两次载人发射的记录,整个发射过程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关注。


我为自己能成为其中的参与者、建设者、见证者,感到无比幸运和自豪。火箭是开展航天活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不管从事什么航天活动,都需要火箭把卫星送入太空。在我们行业内有一句话,“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强,中国航天发展的舞台就有多大”。


犹记2012年神舟九号发射,是我第一次参加载人发射任务,我在现场目睹火箭发射,火箭的舱门打开,航天员从火箭进入飞船的那一刹那,我暗下决心,一定要为把航天员安全可靠地送入太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021年初,根据工作需要,我接过了长征二号F载人运载火箭总设计师的重担。载人发射毫无疑问是最受关注的航天任务,在外界看来是万丈荣光。但载人航天人命关天,使命光荣,责任也重如山。保证航天员安全、可靠、准时地进入太空,是我们每一个载人运载火箭研制人员肩上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我和队伍一起努力的方向。今年我们需要完成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两次载人发射任务,这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历史上也是首次,我们倍感荣光的同时,也觉得压力巨大。于我而言,每一次载人发射都是一次重大挑战,每一次发射成功都意味着下一个挑战的开始。我和研制团队更多感受到的是千钧重担。


大家看到的火箭飞行虽然只有十分钟,但是在火箭研制过程中,我们需要倾注大量心血,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般对待火箭。高可靠、高安全是载人火箭永恒的追求,为了消除隐患,提高可靠性,我们努力开展技术改进,只要是有利于可靠性安全性提高的,无论多小的事我们都会不遗余力地去做好。


为了保证准时发射,我们在发射场对预案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梳理出发射前每一个时间段的工作项目,各项系统的主要动作和时间约束,明确了不同时段出现故障的处置原则和故障处置时间,梳理了备份产品存放位置,以及资源保障需求,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临阵不乱。


我在发射现场参与和见证了整个发射过程,非常振奋和激动。当我坐在指控大厅,如同坐在考场特别紧张。但当火箭升空的那一刹那,我突然变得冷静了,因为经过多轮严密的技术攻关和反复验证,我对我们的火箭充满了信心。


神舟十二号和十三号的成功发射,刷新了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新高度,意味着我国第一座自主研发的空间站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篇章,这是在建党百年之际,我们所有航天人献给党和祖国的最好礼物。


生逢强国时代,肩负强国使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再次发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伟大号召,紧迫感时不我待。在今明两年,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计划执行四次发射任务。未来的几年里,一年两发也会成为常态。火箭发射密度的提高,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保证火箭在执行高频次任务下依旧维持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准确和准时地将航天员送入空间站,对我们国家空间站建设意义非凡。


“大鹏之功,非一羽之轻”,航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分子,成绩的取得更归功于团结的团队。我为成长在这个奋斗的时代而深感幸运,未来,我要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继续“以苦为乐、以难为荣、以国为重、以梦为马”,为我国航天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七一讲话”


讲述人:任红梅(前排左三) 山西省阳泉市矿区段南沟社区党总支书记,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最美奋斗者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作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代表,赴北京参加百年华诞庆典,参加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七月一日,我在天安门广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亲耳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这是我人生中最闪亮的日子。


我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是坚持做一个踏踏实实为百姓服务的勤务兵,做一只群众心中的“鸿雁”传递温暖,做一个努力奋斗的基层社区追梦人,但组织却给了我极高的荣誉。这是党对所有基层共产党员努力工作的鼓励和肯定,它属于每一位基层社区工作者。


社区每天接触的都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百姓小事,但这些小事,对于居民来说却都是大事。作为直面居民的一线人员,我们代表着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因此我一直心怀敬畏。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真诚面对每一位居民,处处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我所在的段南沟社区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工矿型城市社区,拥有空巢老人多、留守儿童多、特殊人群多的“一老一小一特殊”现状。为破解这些难题,我提出了“鸿雁真情暖万家一首两翼”工作法,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头雁,居委会、便民服务中心为两翼,全面推行“鸿雁”系列为民服务活动,努力提升党员服务水平,打造服务型党组织“鸿雁”品牌。


面对“一老一小一特殊”的社区治理难题,我们不断拓展创新“鸿雁”品牌,领头雁基层理论宣讲活动、网格工作五联动、鸿雁进万家、亲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一系列活动,为社区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硬件和软件支撑。我们在辖区及周边的多所中小学等长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课程、阳光安全自护课程、禁毒课堂等,平均每年120余场,累计服务留守儿童、青少年4万余人次;开办雏雁爱心托管班,解决外出职工的后顾之忧。同时,我们长期举办“雏雁八小”先进个人表彰颁奖仪式,每年对100多名学习小标兵、志愿小雷锋、环保小卫士、防疫小先锋、普法小能手等进行表彰颁奖,促进青少年儿童全面健康成长。


除了留守儿童,我牵挂的还有社区里的空巢老人。他们的门牌号和家庭情况全都记在我的脑海里,也刻在我的心头上。每天早上,我总要看看这些老人的窗帘是不是拉开了;到了晚上,我会再去看看他们家的灯亮了没有;社区的老年活动室,我经常观察哪位老人今天没有来。“早看窗帘晚看灯,社区楼里数板凳”,成了我多年来养成的工作习惯。


社区党支部是最基层的党组织,与人民群众朝夕相处的基层党代表更是党的基层理论宣讲员。成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后,我充分利用丰富多样的宣传方式,采取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农村等进行党的理论宣讲。今年以来,我还通过网络微信直播、视频连线等形式创新宣讲方式,化身“网络主播”,让党的声音“带着热气”走进基层群众;通过走家入户、走访商户、与群众面对面,化身“播种机”,让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在宣讲中,我的嗓子哑了,甚至多次失声说不出话来,但我宣讲的步伐从未中断。


一位老大爷听了我的宣讲后说:“红梅呀,我可是要好好锻炼身体,好多活几年。”我问:“大爷,宣讲和您锻炼身体有啥关系啊?”大爷说:“以前都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咱现在的生活,看电视、玩手机、开汽车、坐电梯,那还不得把身体养得棒棒的好好享受美好生活,等着看看2035年,现代化的中国是啥样啊!”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新的赶考路上,我要把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同落实总书记关于社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不断创新社区为民服务工作方法,助力社区居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我是宣讲百年党史的“金牌讲解员”


讲述人:周甜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讲解员、“百名红色讲解员讲百年党史”首批宣讲团成员。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金牌讲解员”


作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一名红色讲解员,今年是我工作的第十个年头。和往年一样,每天做着同样一件事——讲解,可是今年每一天又和以往不一样,因为它更加壮丽多彩。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参与 “百名红色讲解员讲百年党史”宣讲活动。


2021年4月开始,文化和旅游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这项宣讲活动,我有幸作为首批宣讲团成员先后去北京、嘉兴、杭州、温州等多地,深入国家部委、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宣讲团成员一起宣讲党的百年历史成就和伟大精神谱系。我所宣讲的是井冈山精神,主题《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虽然以前去井冈山参观学习过,但为了更好完成宣讲工作,3月份我抽时间去了井冈山,在烈士陵园、革命博物馆,寻找故事中的线索、感悟故事中的环境。


当我在展厅里想要拍摄著名革命文物“识别带”时,看见很多观众驻足凝望。90多年前的井冈山,战士们会在胸前戴上一条红领带,上面写着自己的姓名和籍贯,因为斗争的残酷,他们不知道自己会在哪次战斗中牺牲,只能通过佩戴的红领带让战友们在整理战场时识别自己的身份,所以它又叫做牺牲带。在整个井冈山斗争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达48000多人,可留下姓名的只有15744人。他们就是在明知革命艰险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戴上这根“牺牲带”,发出了以牺牲生命推翻旧世界的铮铮誓言!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这样深入实地的学习让我产生了强烈共鸣,所以在宣讲中更加直观真切地讲述井冈山精神,也感动了现场观众。还记得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宣讲结束时,一位同学说:“听完宣讲,我才知道当年的战士们和我们现在年纪相仿。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很难想象,那些来到井冈山的年轻人,他们知道自己将面对的是怎样的困难吗?知道敌人的疯狂与残酷吗?知道井冈山斗争会有多么惨烈吗?他们用献血和生命给出了答案。作为当代青年,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更应该用全部的青春热血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这样才对得起革命先辈的付出。”


今年清明节期间,纪念馆开展了“学党史忆初心 传薪火祭英烈”主题活动,有一名学生在明信片上写下对革命先辈的缅怀:“风吹动了您的头发,可是我还未看清您牺牲的样子,谢谢您!”


听完他们的感受,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宣讲“让青年人形成自己对红色精神的理解,在革命历史中与英雄人物建立桥梁”的作用。于是,我更加用心用力用情地投入到每一次、每一场的宣讲中,希望让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被更多人熟知。


回顾2021年,一幕幕就像电影画面一样在眼前回放,通过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宣讲,通过多元的主题教育活动,让红色故事、革命精神深入人心,我想这就是作为红色讲解员的使命和责任。


“对历史最好的纪念,是书写新的历史”。新征程上,我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交出优异新答卷。


我参加了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


讲述人:吴长碧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昭通彝良供电局牛街供电所党支部书记,曾任彝良县牛街镇水田村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长。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中央企业优秀党务工作者


2月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我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参加了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倍感荣幸。当亲耳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这是坚持党的领导才能铸就的辉煌壮举,大家的共同努力才有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回到水田村,我依然早上不到6点就穿上工装下地。去地里看看庄稼已然成了习惯,间距够不够、水分足不足,都会直接影响产量。一天下来,我要辗转几个村民小组了解百姓情况,脸上脖子上明显晒出了斑痕。下半年,我的驻村工作到期后,暂时离开了水田村,来镇里继续做乡村振兴工作。我告诉自己不能松劲、歇脚,必须加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整行装再出发。我以提升优质供电服务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为途径,继续不遗余力为建设好美丽乡村贡献力量。


回想2015年9月,我被派到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牛街镇水田村驻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扶贫队长。那天下午,我租了一辆面包车,带了随身的几件衣服,从全村那条唯一坑坑洼洼的三米宽石头路,单枪匹马来到这个典型的深度贫困村。


“脚上沾了多少泥,就给群众办了多少事。”从来到水田村的第一天起,我就把这句话当成自己的座右铭。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我深知自己的任务就是把党和国家脱贫攻坚的好政策,讲给水田每一户老百姓,带领他们通过双手努力过上好日子。


在村委会住下后,我就带着小黑板开始了“串门”工作,用最短时间走遍了全村,认识村里的所有人,通过摸排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而我随身携带的小黑板也成了我的流动讲堂,无论走访群众、宣讲政策、协调工作、处理纠纷,我都在小黑板上边写边画边说边讲。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扫黑除恶、人居环境这些词,一遍遍一句句一声声,送到了水田汉族、苗族村民的心里。


为了便于实施,我尽可能地把脱贫计划精细化到“一户一策”:青壮劳动力尽量外出务工,村里集体组织技能培训,留村的老幼可以发展各种产业,高山上种竹子和卖竹笋,旱地里建大棚育辣椒苗,围栏、山林中养殖猪、牛。


计划易成,执行实难。在各方资金还未到位时,为了村里的蔬菜大棚建设,我数次奔波于银行与亲朋好友间。建棚投资需200多万元,我先用个人工资和他人工资作抵押,找银行贷款50万元,又从亲朋好友处筹措70万元。村里不少人此前拖欠了银行借款,看到我为大棚的事屡次找银行,都悄悄把款还上了。176个大棚的土地流转租赁,在短短2天内完成。那两年辣椒收成好,市场价格也不错,银行贷款仅一年多就全部还清了。


2020年,我们水田村全村实现脱贫。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5年的1420元,到2020年达到8520元。


在水田的这六年,我们村的水管打通了,村民喝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经过和我的工作单位南方电网协调,乡亲们用上了10千伏稳定的电;高速路也修到了村子里,成为村民们通往外界的新选择;一所崭新的小学建起来了,我们村没有一个孩子辍学。


如今的水田村,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安置点还成了彝良县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建设示范点。曾经的偏坡陡坎荒山变成了绿水青山竹海人家,老百姓的观念也转变了,多产业支撑的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让我倍感欣慰。只要党和国家有需要,只要老百姓有需要,我就愿成为一棵树,永远扎根于人民群众中。


我东京奥运会夺金牌实现大满贯

讲述人:巩立姣 河北省体育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运动员兼教练员、高级教练,铅球奥运冠军。全国妇联执委,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体育系统先进工作者


我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人一定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在遇到困难时,我就用这句话激励自己再坚持一下,也正是这种坚持让我的2021年收获满满。


8月1日,在东京奥运会田径女子铅球决赛中,我以第六投20米58的个人最佳成绩,破除了“只差一枚奥运金牌”的遗憾,完成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大满贯。站在领奖台的最高处,国旗升起时,我低声跟着唱国歌,心情无比激动,为了这一刻,我足足坚持了21年。


我父母都是勤劳的农民,小时候我在家里玩三轮车的轮子,轻轻松松就把轮子给扔出去了,父亲见状随口说了一句:“妮子力气这么大,去做运动员吧。” 12岁那年,我进入专业队。从那时就憧憬有一天能站在竞技体育最高的领奖台上,让国歌在赛场奏响,让五星红旗在赛场高扬。


铅球训练是枯燥且孤独的,一天投200多次,寒来暑往,21年从不间断。冬练三九,遇到极寒天气,被冻成“冰球”的铅球贴在脖子上,很快粘住了,一扯就能扯破脖子上的皮;夏练三伏,汗流浃背,筋疲力竭是像吃饭喝水一样的日常,但我从未想过放弃。我每天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要比昨天多掌握一个动作要领,要比昨天再多投掷一米……那是一段不断和自己较量的日子,我没时间追剧、看电影,也没时间回家,只能把翻涌的思念放到一个个铅球中投往家的方向。我想,当我站上最高领奖台时,我最在乎的人就能在那儿看到我。


慢慢地,我开始被关注,也收获了许多不俗的成绩,但我始终记得,使我阔步成长的是运动生涯中的那些“逆风”。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我虽收获过一银一铜,但均是由于获得奖牌的选手被查出服用禁药而递补获得,我从来没有站上过领奖台,我想站上去,而且是最高的那个。


2016年是我练得最好的一年,但偏偏出了差错。里约赛场上,我鬼使神差地错过了奖牌,得知自己注定是第四名后,在赛场上的每一投对我来说都是煎熬。赛后,我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甚至考虑是不是应该退役。这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奥运精神,唤醒了我从事体育的初心,我学会了坦然面对“遗憾”。坚持就是胜利!2017年,我在瓢泼大雨中拿下伦敦世锦赛中国代表团的首枚金牌,也为自己拿下盼了10年的国际大赛金牌。


但赢得奥运金牌一直是我心中的执念。今年东京奥运会田径女子铅球决赛前一夜,我没睡好,仅有四五个小时的浅眠,脑海里全是完美的、能投得更远的技术,我要夺冠,一定要!赛场上,我做得很好,且在已经明确夺冠的情况下继续挑战,第6投,刷新了个人最佳成绩。


行百里路半九十。“21”是我的幸运数字。2021年,我奥运金牌梦圆;21年,我坚持奥运精神追求卓越;未来,我还要向21米的目标成绩冲刺。


我相信只要脚踏实地朝着目标勇毅前行,每一天都会离实现心中的梦想更近一步。2022年,我将继续拼搏逐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