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涵育家文化 赋能家力量

作者:策划执行/王晓艳 文/王晓艳 张丁 李远江
聚焦 2022-06-02 12:54:01

image.png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千千万万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家庭文化建设是家庭家教家风的精神内核和集中体现,家史、家书、家学、家味……

这些家庭文化元素蕴含丰富,让我们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素养,养成做人的风范和生活的格调,

凝聚家庭力量,浇灌“家庭树”根深叶茂,

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image.png

商楚苘(左二)记录了外婆(左三)的口述史,一家人从家史中获得家风滋养与情感力量


追寻家史 构建“家庭树”

2004年出生的商楚苘写的《外婆和她的房子》一书最近出版了,里面记录着外婆吴根妹口述的家史。“我终于认识了外婆,那个曾经熟悉的陌生人,我也终于看到了一个时代。”

她以00后的视角,带领读者进入50后外婆辗转的生命历程和家庭变迁故事。作为两代人中间的一代,吴根妹的女儿、商楚苘的母亲,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奕斐说,母亲喜欢回忆自己的人生,几乎每次的主题都是“忆苦思甜”。在“忆苦”的时候,也能从苦里找出糖分来,她经常会感叹自己现在的生活:真是做梦也想不到会这样美好。沈奕斐说作为一个社会学研究者,经常面对躺平、内卷、压力、焦虑等词汇,但她每次和母亲在一起时,就会有一种神奇的治愈力量,只要听她讲讲她的人生故事,就会觉得人生特别有希望,尤其在今天这么美好的时代,还有什么可以成为自己不努力的借口呢?

商楚苘说外婆讲得最好的故事,就是关于她在不同时代居住的房子的故事。出生时江苏吴江的玩字村老屋,上小学跟着父亲住到了镇上由国家分配的房子,第三套和公婆一起租住的房子,第四套赶上单位分房买下来的房子……随着女儿长大到上海工作,又跟着女儿从狭小的出租房到公寓房再到复式房,居住条件的改变,非常好地体现了外婆生命历程的一个个转折,而这一幸福轨迹折射的,恰恰也正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富起来强起来的轨迹。

口述史里,受访者并不是随时随地都能打开话匣子的,理由很简单,说不说,对谁说,说什么,说多少,怎么说,这都取决于受访者的意愿。陌生人的访谈缺乏逻辑主线,而由外孙女来做则会有一条情感的逻辑线索。商楚苘不断地追问:“粮票到底是什么?”“楼上为什么不铺木地板?”“为什么没有收入,你还要上班?”不断地提出问题,这些困惑的解答其实正是打开个人生命和社会发展纽带的关键按钮。作为外孙女,她还天然地对外婆的情感世界感兴趣,外婆是怎么谈恋爱的,外婆和奶奶为什么会吵架,外婆和保姆怎么和平共处的,外婆面对外孙女,情感的叙述也变得更加生动。她们还重回实地考察多次,每周都重新作访谈,多视角的补充使得这一部口述史的质量有了一定的保证。

沈奕斐说,当巨大的历史车轮在每一个个体的生命历程中驶过的时候,都会留下或深或浅的辙印,并由此埋下他或她未来人生走向的草蛇灰线。对于00后、90后来讲,通过个人的生命史去了解中国的社会史,不仅能看到发展,更能看到发展背后的不容易,看到那些普通人的努力和社会的嬗变,能更好地珍惜现在。

家史不仅承载一个家族的记忆,还是每个人寻找自我、认识自我的最佳途径。原生家庭作为我们人生第一所学校,塑造了我们最基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寻访祖辈、父辈的故事,可以清晰地看到那些深刻影响我们的家族文化。如果历史是一面镜子,家史就是给每一个人量身定做的镜子。

家史学者李远江在倡导“社区家史计划”中,发现大家都知道家风传承很重要,但是很少人知道自己的家风是什么?很多人跑到《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经典著作中去寻章摘句,却不知道自己的家风应该有自家特色,是每个家庭独有的精神财富。要找到自家的家风并不难,只要我们仔细梳理三代左右的家族历史,就可以清晰地了解家风了。

我们的家族记忆还可以通过老人的回忆、书信、日记、档案、证书、老照片及老物件等历史资料加以重建。口述史和非虚构写作方法为我们寻找、考证和书写家史提供了方法和路径。时下,通过口述访谈和史料挖掘,以某一人物或历史事件为中心的非虚构家史写作,逐渐替代过往的家谱修撰,成为家史记录的主流形式。因其题材更小更加深入历史细节,而称之为微家史。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总会教导孩子要换位思考,要有同理心,但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这是怎么回事呢?事实上,换位思考不仅是一种态度,还是一种能力。和谐的家庭关系始终是家庭建设的关键,而和谐的关系建立在彼此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我们倡导晚辈采访长辈,通过跨代访谈来书写家史。这种跨代深层沟通,不仅是情感的交流,还是生命经验的交流、社会阅历的交流,它使得对话的双方甚至多方得以走出自己的小我,走进对方的历史世界,在感同身受的生命体验中达成理解和包容。

父母不曾带领孩子感知他人的生命经验,却要求孩子去换位思考,岂不是缘木求鱼?因此,通过寻访家史,让孩子从历史细节中感知长辈的生命经验,有助于培养换位思考能力。每一个人的故事都是特定历史的产物,我们的人格特质取决于原生家庭的家风家教家文化的涵养。

追寻家史目的是认识自己。只有充分了解自己,才能够理性地对待家族传统,才能够传承优良的家风,让自己乃至子孙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追寻家史的过程,也会推动我们重建与渐渐疏离的亲朋故旧之间的关系,让我们的小家庭和更加庞大的家族、世交、邻里连接在一起,找回久违的亲密感,从家史中获得源源不断的文化滋养与情感力量。


image.png

家书让一家人在精神上有了深度连接


家书万金 凝结家风之魂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奥运冠军们家人手写的家书刷屏网络,信中写满了运动员拼搏的故事和中国家庭的精神力量。网友说,看完这些书信更加体会到,奖牌背后凝结着运动员的拼搏和家人的支持。

“奋斗是青春最亮的底色,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你刻苦训练,努力备战的样子妈妈永远都记在心里。我还记得你在哈尔滨训练时,天不亮就要起来上早冰,天黑了才能回家吃口热乎饭,那天你在楼道里累得起不来了,对妈妈说,咱家为啥不住一楼啊,那时候,我听得好心疼……”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冠军任子威的妈妈写信为儿子加油鼓劲。

自由式滑雪冠军徐梦桃的妈妈也写来了家信:“每到冬天寒冷的时候,零下30多摄氏度的天气里,别人还在被子里睡觉的时候,你已经开始训练了……女儿,妈妈知道,你的每一跳成功的背后,是无数日日夜夜,千百次、千万次的血和汗水换来的。” 

齐广璞的妻子用家书鼓励他:“齐先生,这是你第四次站上冬奥会的赛场,作为你曾经的队友、现在的妻子,我为你自豪,也很清楚这其中的不易……你带着你的梦想,同时也带着我的梦想站在这个舞台上!”  

武大靖的妈妈也用家书抚慰他:“这么多年的辛苦付出,妈妈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这三届奥运会,年龄、伤痛、低谷,你是怎么熬过来的,妈妈真的很佩服你。”

冰雪背后是温暖力量的支撑。一封封家书,承载家人挚爱亲情,饱含情透纸背渗透骨髓的深切理解,成为鼓舞每个家庭成员拼搏奋斗的底气来源。

“家书是母亲手系风筝的那根柔软的长线。”首都女记协副会长谢湘说,她家获得了2021年“全国最美家庭”。这个最美家庭的最美主角是谢湘的母亲谢慕兰。她年轻时喜欢读《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名人家书,也喜欢给家人写信。写信、复信不仅成为她人生的一大乐趣,也是她的一种生活方式。

记得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时,谢湘收到母亲的一封信:“马上开始准备参加今年的高考。”已经在纱厂工作的谢湘因为不想放弃眼下看好的前途,更怕荒废的学业无法捡起,不想参加高考。是母亲一封封飞抵的家书和夹在其中的复习资料,点醒并给了她信心,赶着她往前走,最终如愿考入武汉大学。

她们四姐妹面临高考、入党、留学等人生关口时,母亲都以家书倾心交流,用自己的智慧帮她们走好人生之路,“这就是母亲的力量”。30年间谢慕兰共保存家人之间的往来书信近两千封。在她七十岁生日之际,四个女儿整理出版了三卷五本、170余万字的《慕兰家书》。

家书就像是这个大家庭的幸福青鸟,往来于家人之间,让一家人在精神上有了深度连接。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夫妻恩爱、儿女成才、孝敬父母都水到渠成。《慕兰家书》不仅是一个家庭的书信,也是对一个时代的记录。部分原始家书已经被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收藏,入选“见字如面——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丁说,不要以为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写信是过时的行为。事实上,家书只是换了新的载体、新的内容重新“寄出”。

2020年的抗疫阻击战,产生了一批往来于前线和后方的“疫线”家书,成为全民众志成城、践行抗疫精神的真实写照;2021年庆祝建党100周年,革命先烈后辈写就的一封封告慰家书,让人们走近英雄和英雄家庭,感受初心和使命,传承红色家风,厚植家国情怀,激发前行力量,也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家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除了具有历史价值、伦理价值、文学价值、艺术价值等学术研究价值外,还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是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家庭文化教育的综合教育载体,在传承优良家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家书是家庭文化的实物载体,是家庭的传家宝,是行走在岁月中的家风,承载着家庭的历史,寄托着家人的情感,是人们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见证。

家书的独特性在于其内涵丰富,从内容到形式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且具有连续性、故事性、情感性,是开放的、可实践的、与时俱进的。 

抗疫家书和冬奥家书等,绝大多数是电子化的,经新媒体传播而广为人知,虽然失去了私密性,但是感动了更多人。不管家书的形式怎样变化,其情感永远不变,是内心世界的真实表达和家人醇厚亲情的见证。互联网时代,倡导家庭成员通过家书进行交流,增进理解沟通,化解家庭矛盾,破解家教难题,有助于构建温馨和谐的家庭关系,形成尊老爱幼、夫妻恩爱、兄弟友爱的家庭亲情氛围,有助于立德树人,涵养美好家风。


image.png

用家的味道撬动乡愁,吸引归乡人带着梦想,加入建设家乡、美化家乡的行列


家味悠长 为乡村振兴加料


“小时候,‘妈妈的味道’是一首歌‘囡囡,回家吃饭啦’,即使一碗小小的馄饨,也是味蕾的甜蜜和享受,心灵的满足和归属。长大后,‘妈妈的味道’是一根线,无论身处何方,总有温柔的呼唤在耳畔萦绕,看尽多少人间繁华,最恋的还是家乡的炊烟袅袅,‘妈妈的味道’是温暖,是牵挂,是念想,更是动力。”

今年5月8日母亲节,浙江省妇联推出了山乡26味活动,一起寻味心灵深处“妈妈的味道”,助力省内26个“加快发展县”的妇女创业共富。

“妈妈的味道”是浙江省妇联推出的工作品牌,以家庭饮食文化为切口,探索了一条妇女在促进家庭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的新路子。

image.png

用“妈妈的味道”丰富家庭内涵、助力女性创业


既有传统饮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乡村振兴中新近发展的美食产业,铸就了乡村振兴的家庭内涵和创业女性的产业基石。

乡村的餐桌变成情感的磁场,以“美食”为牵引,挖掘民间巧女、传承传统文化,助力妇女和家庭在乡村振兴中增收致富。联动千家万户,走入百姓心间,用家的味道撬动乡愁,吸引归乡人带着梦想,加入建设家乡、美化家乡的行列,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image.png

胡丽芳把馒头生意“越蒸越大”


每天清晨五点,杭州富阳西部的新登镇上山村胡丽芳一家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们一天要做七八千个馒头,最高一天销量达到了3万个,胡丽芳一家也因为做馒头火了。在她七八岁的时候,家里做起了酒酿馒头的生意,爸爸妈妈每天都要起早贪黑地做馒头,然后拉到集市上去叫卖。这一做就是26 年,也是靠着这一屉一屉的馒头,爸妈撑起了这个家,供女儿上完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她辞去杭州的工作回家,接过爸妈手里的擀面杖做馒头。

对胡丽芳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在哪里生活”,而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她把家里的馒头生意“越蒸越大”,线下给酒店、饭店、社区生鲜超市供货,线上在杭州范围内多个社区开展“社区团购”,做电商直播。 

家的味道伴随每个人的一生,是无可替代的温暖,是挥之不去的亲情,家庭饮食文化传承的不仅是一道菜一桌饭,而是生活的味道,是缘于舌尖的家庭凝聚力。

在桐乡乌镇大约没有人不知道打理百年“泰丰斋”的王美芳一家人。这家始于乾隆三十六年,以家庭手工作坊的形式代代传承的浙江老字号手工糕点铺,传到了王美芳的手上,她成为姑嫂饼的第六代传人。记忆里,父母亲手做的姑嫂饼甜甜的,漫延在无忧无虑的童年里。长大后,她开始跟着父母学做姑嫂饼,才了解到里头的苦。她从事姑嫂饼的制作与传承十多年,还在自己家建了一座糕点博物馆,越来越发现,姑嫂饼给他们家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能量。

image.png

姑嫂饼承载着王美芳一家源源不断的能量

作为江南水乡特有的历代传承的糕点,姑嫂饼不仅是一种食物,更蕴含了一种家庭生活的美好。忙碌的时候,一家人一起努力做糕,从不喊累;闲暇的时候,一家人一起喝茶吃糕,聊生活中的大小事。哪怕大家各自忙手里的事,也能时刻感受到彼此就在身边。这种深沉又温暖的家庭精神,滋润着一家人的生活和事业。

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忘记了传统美食,疏远了传统亲情,王美芳一家人致力于姑嫂饼在孩子们中的推广。每次走进课堂,教孩子们做姑嫂饼,讲述家乡美食背后的故事,王美芳都能从孩子们欢喜的脸上,看到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惊喜和对自己劳动成果的骄傲。

制作姑嫂饼给孩子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在看似简单的步骤中一点点地完成祖祖辈辈爱吃的美食,了解他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成长的背景,希望能让这些体验融进他们的生命里,成为他们特有的印记,长大后也能爱家、爱家人、爱家乡。


image.png

这个纳西族百年音乐世家的家庭音乐会以歌会亲,用音乐来交流情感传承精神


家艺流传 音乐世家的文化根脉


今年的中央电视台少儿春晚上,全国最美家庭、纳西族百年音乐世家第五代传承人达坡玛璐演唱了《我是纳西潘金妹》,这首歌曲是玛璐的妈妈专门为女儿写的。她说:“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需要从孩子做起。在孩子从小生长的过程中要多多接触本民族的文化。”

用音乐来交流情感传承精神,是这个音乐世家的家庭文化。一家几代人致力于纳西族歌舞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和弘扬,“一个平凡的纳西人家,能够走出国门,活跃在世界舞台,靠的就是优秀家风文化的底蕴。”第三代传承人和文光说。

多年前他们全家在北京中山音乐堂成功举办过家庭音乐会,2020年底,他们举办的一场家庭音乐会轰动了丽江古城。和文光的《梦中的香格里拉》,妻子和国芳的《三坝谷气》,第四代传承人达坡阿玻的《你的万水千山》……几代人同台“竞技”,以歌会亲。

“根深树不倒,林茂水长流”的家训,让一家几代人都注重精神文化传承。这棵家庭树的根是东巴阿敏,纳西民歌世家第一代传人,她是当年塔城地区著名的民间歌手,在丽江、维西、香格里拉、德钦四县村落里的对歌场上,从来没有败过。第二代传人肖汝良是纳西族地区唯一会唱几百首古歌和即兴填词演唱古歌的“纳西刘三姐”,第三代传承人和文光打造了“纳西民歌世家”品牌。他是著名的民族音乐家,国家一级作曲家,一直在积极地传承纳西族的传统文化和音乐,也是这个大家庭的核心力量。他在丽江城里创建了古城区四方文艺传承队,纳西族原生态歌舞队、古歌传承基地等,抢救性地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让传统民艺得以薪火相传。

达坡玛吉是纳西民歌世家的第四代传人,当年演唱着父亲创作的歌曲《纳西乐》考上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她把父亲创作的歌曲唱遍大江南北。她演唱的民歌传承了外祖母的原始唱腔,用流行元素推广,让纳西民歌更有传唱度。和她同为第四代传人的弟弟达坡阿玻是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硕士,中央民族歌舞团青年歌唱家,东巴神乐创始人,被叫做“纳西情歌王子”。他认为纳西民歌就是东巴音乐的延伸曲调,在他开发的东巴神乐课程里,古老的东巴音乐结合传统的五音疗法,创新出一种音乐养身方式。

姐弟俩经常在各种演出中演唱《月亮姆》,这首流传了上百年的经典曲目是他们家的传家之宝,不仅有传统的版本,也有现代流行的版本。

达坡玛吉说:“在民族音乐的传承过程中,我们的家庭更和睦友爱了,更加注重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家庭关系的和谐,对家庭文化建设有着特别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