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教授的遗嘱,为何无效?
来源:中国妇女网作者:陈凯
法律帮助
2013-08-21 10:59:00
传递财富传递爱 陈凯律师专栏

陈凯 北京市十佳青年律师、中凯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公明财富传承管理集团首席律师、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理事长,著有《传递财富传递爱》
1958年,27岁的张鑫大学毕业,决定留校任教。在大学里,他认识了比自己小两岁的李萍,两人谈起了恋爱。两年后,学校给张鑫分配了一套住房,他和李萍也顺势登记结了婚。
转眼间,张鑫和李萍共同生活了五年,两人却一直没生育子女。眼看同龄人都已为人父母,张鑫和李萍不免有些着急。于是,两人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发现李萍因为身体的原因无法生育。
拿到这样的检查结果,李萍深感内疚,她向张鑫提出了离婚,希望张鑫能重新组建家庭,以弥补他无法做父亲的遗憾。但张鑫却拒绝了妻子的提议,在他看来,孩子固然重要,但夫妻感情同样重要,怎能为了要孩子而抛弃结发妻子呢?
为了解开妻子的心结,张鑫主动提出夫妻俩可以收养一个孩子。看到丈夫如此体贴自己,李萍深感欣慰。于是,李萍托人从东北老家收养了一个5岁的女孩,并办理了相关手续。张鑫给女孩起名叫张芬,张芬的到来让张鑫和李萍尝到了为人父母的喜悦。
20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张芬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张鑫也快退休了。此时张鑫不但成为学校的学科带头人,还是享誉学界的知名教授。原本张鑫一家三口相处很融洽,但因为张芬的婚事,一家人却产生了嫌隙。
原来,张鑫的得意弟子王堂刚从美国学成回国,张鑫有意撮合王堂与张芬结婚,他多次约王堂到家里来玩。王堂不但敬重张鑫,似乎对张芬也是情有独钟,可张芬却对王堂不理不睬。
张芬的冷漠让张鑫起了疑心,仔细了解后,他才发现张芬早已经瞒着父母谈了恋爱。而张芬心仪的对象李华没有学历,这让张鑫无法接受。他要求张芬和李华分手,但张芬却因此和父亲吵了起来。
这次吵架让张鑫耿耿于怀,他越想越气,随后将张芬赶出家门。而张芬的性格也很倔强,她一气之下竟与李华闪电结了婚。
从此以后,张芬不再理会父母。渐渐地,张鑫和李萍开始衰老,两人行动不太方便,还要时常去校医院看病。养老的问题常常让两位老人愁眉不展,就在这时他们经亲戚介绍,认识了保姆高梅。在与高梅相处一段时间后,张鑫和李萍感觉高梅为人本分,心地善良。于是,张鑫、李萍和高梅三人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约定由高梅照顾张鑫和李萍的晚年生活,为他们养老送终。为报答高梅,张鑫和李萍同意在百年后将房屋赠与高梅。
2012年12月,李萍和张鑫先后因病去世。安排完两人的身后事,高梅便拿着房产证和遗赠扶养协议去了房屋管理局,准备办理过户手续。可房屋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却告诉她,想要继承房产,必须先办理公证手续,另外还需要张芬签字才行。高梅为此天天去找张芬协商,但都被她拒绝了。
无奈之下,高梅只得将张芬告到法院。高梅以为,她持有遗赠扶养协议,又辛辛苦苦服侍了张鑫夫妇多年,法院一定会支持自己的请求。可她没想到,张芬却在法庭上提交了两份校医院的诊断记录。
按照诊断记录的记载,早在2008年底,也就是张芬与父母发生争执后不久,张鑫和李萍都先后到校医院去看过病,所挂的科室都是精神科。而诊断结果表示李萍患有精神抑郁症,张鑫则患有“钟摆症”,即俗称的狂躁抑郁症。张芬表示,她的父母年纪较大,都患有精神类疾病,因此父母订立的遗赠扶养协议是无效的,法院应该撤销这份协议。
而高梅也知道,张鑫和李萍经常要吃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但她并没有想到,张鑫夫妇患有的疾病会影响到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
经过几次审理,负责这个案子的法官表示,张鑫与李萍在订立遗赠扶养协议时都已年过70岁,两人常年患有精神类疾病,因此高梅无法证实订立遗赠扶养协议时,两人神志是清醒的。最终,法院判决张鑫夫妇订立的遗赠扶养协议无效,两人的房产应该由养女张芬继承。
代理这个案件的律师提醒说,年纪较大或曾经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想订立遗嘱,应该提前到有关机构进行精神鉴定,以确保遗嘱的效力。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