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借钱先公证,讨债快一步

来源:中国妇女网作者:周静 李晶
法律帮助 2012-01-12 13:50:00

相交多年,事关借钱顾虑多
    李秋芸与刘晓曦都是浙江台州人,两家相邻而居,她们从小就十分要好。长大后,两人在不同的城市读书,但依旧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甚至约定毕业后要去同一个城市生活,一辈子都做好朋友。
    2000年,23岁的李秋芸毕业后到北京闯荡,后来刘晓曦也在北京找到了工作。再次的相聚让两人倍感欣喜,接下去的几年一直亲密无间。
    2005年初,李秋芸在工作中结识了客户范伟同。在范伟同的猛烈追求下,他们交往三个月就结婚了。见好姐妹有了归宿,刘晓曦不免有些落寞。但想到范伟同一表人才,年纪轻轻就有了自己的公司,她还是非常替李秋芸高兴。
    李秋芸婚后便辞去工作,专心做全职太太。起初,刘晓曦经常去她家里做客,找她聊天,排解生活和工作上的烦恼。可随后的几年,刘晓曦有了自己的生意,渐渐变成了女强人,李秋芸则在家庭琐事的消磨中,变成了只知柴米油盐的家庭主妇。共同话题越来越少,见面的时间越来越有限,两人之间不免有些疏远了。但她们还是通过电话、邮件保持联系,用心维系着这份友情。
    一晃5年过去了,刘晓曦的生意越做越好,家底日渐丰厚。2010年5月的一天,她整日忙着工作,手机一直设置在静音状态。晚上一查看,发现竟然有13个未接来电都是李秋芸打的。刘晓曦的心下一紧,唯恐出了什么大事,立刻回拨过去。只听李秋芸在电话那头呜咽着说:“晓曦,伟同投资失败了,现在急需一笔钱。我看他着急发愁心里很难受,你能借200万帮帮我们吗?”
    听到李秋芸的哭诉,悬在刘晓曦心里的石头算是落了地。钱财能解决的问题算不上什么大问题,何况如今让她拿出些钱来也不是什么难事。于是刘晓曦一边安抚李秋芸,一边表示自己一定想办法帮忙。
    不过200万不是一笔小数目,如果只是借给李秋芸,凭着多年的交情,刘晓曦倒还放心。但中间掺和进了范伟同,她就有点没把握了。这个人到底可不可靠呢?

 

公证在先,追债未果上公堂
    尽管刘晓曦心中有顾虑,但老朋友开口相求,于情于理都不能不帮。几番思量之下,她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她借200万给范伟同,但范伟同要跟她一起到公证处给借款协议做一份公证。
    李秋芸觉得这么做多此一举,丈夫只是需要钱周转,既然答应按时还就一定不会食言,凭着自己和刘晓曦这么多年的交情,打个欠条就足够了。倒是范伟同急忙出来打圆场,说生意场上先小人后君子,做份公证大家都放心。
    刘晓曦心想,她和范伟同毕竟是生意人,把丑话说在前头彼此也都能理解。而见丈夫和好友达成了共识,李秋芸心里也就不再别扭了。之后,刘晓曦和范伟同签了借款协议,约定借款期限为3个月。而最重要的是,他们在协议中写下了这样一条:“双方同意就借款协议办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
    2010年6月10日,刘晓曦约李秋芸和范伟同一起来到公证处,给借款协议办理了公证手续,拿到了公证书。也就是说,如果范伟同到期不能还钱,或者不能偿还全部的欠款,刘晓曦可以直接向公证处申请执行证书,然后就凭借公证书和执行证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让刘晓曦的心里多了一份安全感,而她的钱也的确解了范伟同和李秋芸的燃眉之急。
    3个月的期限很快就到了,范伟同却一点还钱的意思都没有。碍于情面,也担心给人留下不信任朋友的印象,刘晓曦没有催他。可又一个月过去了,范伟同那边依然不见任何动静。刘晓曦觉得有些不妥,就给他打了个电话,说自己的资金也十分紧缺,希望他能早点还钱。
    范伟同在电话那头信誓旦旦地承诺“马上就还”,可这一句“马上”竟然又让刘晓曦等了几个月。担心范伟同再次搪塞自己,刘晓曦直接找到了李秋芸,却发现李秋芸也正在为此事着急。她说不知道在忙些什么,整天外出,甚至不跟她多说话,她每次提还钱的事,范伟同都嫌她絮叨,还因此跟她吵架,好多天都不回家了。
    李秋芸的这番话等于是堵住了刘晓曦的嘴,她觉得自己再说什么都显得多余而且无济于事。忍着心中的不满和怒气回到家,刘晓曦找出了当初的借款协议和公证书,看到“本公证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几个字,她想到了上法院。
    2011年3月,刘晓曦拿着借款协议书和公证书,到公证处申请办理了执行证书,然后将这三份材料提交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让范伟同还债。因为与李秋芸多年交好,刘晓曦知道范伟同名下有一家公司、三套房子,李秋芸名下也有一套房子,所以她提供了不少线索给法院。

 

有惊无险,借款公证占先机
    受理申请后,法院便开始调查范伟同的财产,刘晓曦感觉踏实了许多。可几个星期后,她的心情却再次跌落到了谷底。原来法院在根据刘晓曦提供的线索查找财产时发现,范伟同的公司亏损严重,已经资不抵债,连他名下的三套房子都被变卖了,如今他真的没有什么财产可以拿来执行。
    得知这个消息,刘晓曦气愤到了极点,甚至打电话数落了李秋芸一番,好朋友之间算是彻底翻了脸。后来,法院找到了范伟同,他说自己不是不想还钱,而是力不从心。除刘晓曦之外,还有一群债主每天催着他还债,可他的确拿不出钱来。
    刘晓曦和李秋芸毕竟朋友一场,她当然不想让范伟同倾家荡产。可那200万也是她辛苦赚来的,岂能就这样损失了?现在范伟同有一群债主,却又没什么钱,一旦大家都告到法院讨债,她又能分到多少?考虑到这些,刘晓曦咨询了律师。
    律师建议让范伟同找财产作为抵押,限期还钱。刘晓曦觉得律师所言在理,于是接受了这个建议,提出只要范伟同愿意拿李秋芸名下的房子作抵押,并且在3个月内还债,她就撤诉。而范伟同与李秋芸商量之后,也同意了刘晓曦的要求。2011年9月,两人在法院签下了调解协议。
    几经周折,刘晓曦的钱总算是有了着落。如果3个月后范伟同还是拖欠债务,她就可以再次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现在她不仅有借款协议、公证书和执行证书,还有一套房子作抵押,可以说是多重保险,万无一失。而刘晓曦之所以能有惊无险、占到先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她当初给借款协议做了公证。
    这份公证让她省去了上法院起诉、等待审理和判决的时间,直接进入了强制执行阶段,也因此让法院和她及时发现了范伟同资不抵债的状况,可以“先下手为强”,抢先拿到了财产抵押。如此一来,就算其他债主找到法院,也不会影响到她的利益。
    不过,钱保险了,情恐怕就危险了。因为这起借款事件,刘晓曦和李秋芸恐怕再也回不到过去的亲密无间了。有人说面对一个真正的朋友,你可以随时开口向他借钱。也有人说朋友之间不能谈钱,伤感情,一不小心就会“钱友两失”。该不该向朋友借钱,能不能把钱借给朋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衡量,但有一件事值得注意。那就是如果你决定借钱给朋友,又没有做好宁愿受损失也要仗义疏财的打算,为了保障自己,最好多做一些筹谋。
    不要觉得这种公证不近人情,也不要害怕给人不信任朋友的印象。如果跟你借钱的是你真正的朋友,他就应该考虑到你的感受,不让你的利益受亏损。如果有人以“感情”为借口,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解决自己的困难,而不惜让朋友冒险,那你就真得权衡是否要借钱给他了。
    那么,公证借款协议究竟是怎么回事,有何作用,又该如何办理呢?为此,本刊记者咨询了北京市方圆公证处。
    问:为什么刘晓曦公证了借款协议之后,在范伟同不还钱时就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是一种怎样的公证?
    答:她做的其实是强制执行公证。强制执行公证听起来有些复杂,其实说白了,就是针对一些涉及债务的协议、合同等做的一种公证,在债务不能履行时,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我们姑且拿借款协议举个例子,出借人和借款人向公证处申请,由公证处对借款协议的内容进行证明,然后出具公证书。当借款人不能还债时,出借人无需打官司,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问:什么样的借款协议能进行强制执行公证?
    答:
并非所有的借款协议都可以进行强制执行公证,必须符合下面几个条件。第一,借贷关系明确,出借人和借款人对协议中的内容,比如借款金额、利息、还款方式等,没有疑义。第二,借款人要在借款协议中明确承诺,自己不还款时,愿意接受法院的强制执行。这一点至关重要,只有在借款协议中做出这样的约定,才能证明不上法院打官司是出借人和借款人的意愿,才可以直接进入强制执行。
    问:办理这种强制执行公证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答:
首先是符合上面条件的借款协议,其次是出借人和借款人的身份证件,比如户口本、身份证,借款人已婚的还需要结婚证。如果请别人代办,要有委托书和代理人的身份证件。如果有担保人,要提供担保人的身份证件和证明他有担保能力的材料,比如他的财产证明。担保人也必须承诺自愿接受法院的强制执行。另外,如果有担保物,也要提供相应的证明,比如房产证、银行存单。
   问:公证的具体程序是怎样的?
    答:首先,出借人和借款人要到公证处提交材料,填写申请,由公证处审查。如果材料不全或者不符合要求,则需要补充。审查合格后,就可以办理公证手续,之后取得公证书。如果借款人到期不能还钱,出借人可以带着身份证件、借款协议和公证书再到公证处,申请公证处签发一个执行证书,然后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问:这种公证如何收费?
    答:不同地方的收费标准不太一样,我们一般是按借款的数额收费,从0.05%到1%不等。数额越大,比例越低。比如2万元以下收1%,100-200万元收0.3%,400万元以上收0.05%。

借钱先公证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