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证能绑定忠诚吗?

法律帮助 2016-02-17 11:04:00

 

download

 许多人想用一纸公证来绑定忠诚,认为公证了的夫妻协议就能保障婚姻和自己的利益。可是,感情和财产究竟又有多少能因公证而得到保护呢?

文/王艺潼

邹凯与赵蕾在读大学时开始恋爱,毕业后就订了婚。在筹备婚礼时,邹凯却发现未婚妻总是神秘地接一些电话。想着赵蕾可能是因为筹备婚礼比较辛苦,所以过于敏感,邹凯也没有太放在心上。

可是没过多久,赵蕾却拿出一纸协议,要求邹凯签名并和她一起去公证处公证。邹凯一看,才知道这是一份“忠诚协议”,内容主要是要求他婚后不能有家庭暴力,也不能发生婚外情,除了将所有的收入都交给女方外,如果男方违反协议则需要净身出户。

原来,赵蕾的“闺蜜”徐叶给她出了许多保护自己的对策,“忠诚协议”只是其中之一。徐叶甚至送给赵蕾一只录音笔,让她录下邹凯承诺如果出轨就净身出户的对话,还要将手机短信和微信里关于这方面的对话记录保留下来。

赵蕾觉得,如果邹凯真的爱自己,就不会惧怕签协议,而录音和短信,也算是保留了邹凯许诺忠诚的“证据”,只要进行了公证,就具有了法律效力,不怕他反悔。

为了让未婚妻放心,邹凯只好带着赵蕾来到公证处。可让两人没想到的是,公证人员看完协议后,拒绝了他们的申请,就连短信和微信的对话内容,也一并拒绝了。让赵蕾不明白的是,在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为什么公证处不能公证呢?

现在,很多人对公证存有误区,认为只要双方都同意就可以公证。所以,许多夫妻签协议,约定忠诚于婚姻,但又怕对方反悔,就想用公证加一层保险。案例中,赵蕾要求公证的协议和证据,内容涉及忠诚和财产,虽然邹凯也同意,却被公证处拒绝了。对此,北京市长安公证处业务五部主任武军说明了原因。

武军说,公证其实是对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证明。虽然婚姻法也要求夫妻具有相互忠诚的义务,但“忠诚协议”却属于道德方面的约束,法律没有对“不忠诚”做出禁止性规定,只是在一方有过错时,无过错的一方有权请求另一方给予补偿。

违法和不确定的事情,都不属于公证的内容。在婚姻关系里,尽管双方出于自愿,订立了忠诚协议,但却不能用公证来保障协议的法律效力。不过,双方还是可以通过律师的审查和见证,或订立夫妻财产协议来维护权益的。

需要注意的是,夫妻财产约定,必须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对夫妻财产的口头约定或录音是不能作为证据被公证的。而订立财产协议,只要形式和内容不违法,公证与否都是有效的,只不过公证后,可以直接作为法院审理案件的凭证。但如果涉及到财产赠与,则应当公证,否则在实际交付前,对方有权撤销。

案例中赵蕾想对短信、微信的对话内容做公证,也要看具体情况。对一些电子证据的公证,其来源必须合法。例如短信公证,只有手机号码登记用户或经该用户确认的手机号码使用人,才能申请办理。

而对微信、QQ等聊天内容的公证,由于微信的信息可以选择性删除,QQ的聊天记录,也有软件可以进行修改,所以需要在公证员在场的情况下,对现场产生的一些即时性信息公证。自己下载的聊天记录,是不能被公证的。

即使电子证据被公证,到了法庭上,能否成为证据还要由法官做出判断,看是否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目前,对于电子证据的公证,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所以公证员在对这一领域公证的时候都十分谨慎。其实,一纸协议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约束的作用,信任才是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情感。幸福的婚姻更需要夫妻双方相互信任、共同经营。

公证 赵蕾 邹凯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