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协议难证明,微信转账定是非

法律帮助 2016-02-22 10:50:00

买房后发现屋顶漏水,心有不满引出经济纠纷,口头协议却遇到了证明难题。法庭上各执一词之时,微信转账成为了关键的一环。文/通宣 木子

1l-11274

案例:

大学毕业那年,吴宇应聘到一家国企工作,拿到了北京户口。不过由于房价高,结婚时他并没有买房,户口也一直在人才中心。2014年春天儿子出生,为了尽快给孩子上户口,方便以后入托入学,夫妻俩打算买房子。

吴宇跑了北京的很多地方,找了好几家中介,看了不少二手房,选中了一套位于通州区的房子。房主贾舒当时正想换到离市中心近一点儿的地方居住,方便女儿上小学。两家人都是为了孩子,特别能体谅彼此的想法,所以交易过程非常顺利,但是在结算水、电、煤气、供暖等费用时却出现了纠纷。

原来吴宇收房后看见卧室房顶有重新粉刷的痕迹,仔细查看后发现房子曾经漏水,屋顶需要整修。他由此回想起看房那天,贾舒说孩子正在卧室里睡午觉,没有让他进去,只给他看了几张照片,不禁觉得贾舒是故意隐瞒房子的真实情况,欺骗了他。

因为这件事,吴宇跟贾舒理论了一番,两人闹得很不愉快。2015年“五一”假期,贾舒提出结算各种费用,让吴宇支付6000元。由于心里有怨气,吴宇一口回绝,说那些钱要拿来补偿自己支出的维修费。僵持了两个月,贾舒将吴宇告到通州区法院,索要6000元。

贾舒在法庭上说,她从来没有故意隐瞒房子的情况,也没有欺骗过吴宇。漏水的房顶已经粉刷妥当,不会影响居住,吴宇只是找借口不想付钱。可此时,吴宇却不再纠结房顶是否漏水、贾舒是故意还是无心了。

吴宇告诉法官,他和贾舒早就在中介公司的调解下达成了口头协议,约定两人各退一步,把6000元减为3000元,而且他已经通过微信转账把钱付了,贾舒没有理由再打这场官司。为证实自己的说法,吴宇找了中介公司的张洁作证人。当初他就是通过张洁得知贾舒在卖房,买卖过程中的各种合同和手续也是在张洁的帮助下完成的。

面对法官的询问,张洁承认曾经帮吴宇和贾舒进行过调解。不过因为费用数额比较小,两人又都有些情绪,谁也不愿意花时间写协议,所以只达成了口头协议,并没有留下书面的证据。

听张洁这么一说,贾舒立即反驳,说尽管张洁在他们之间做了一些调解,但自己并未同意减少费用,也没有与吴宇达成口头上的协议。但结合吴宇和张洁提供的微信证据,法院认为他们之间的口头调解协议成立,于2015年11月驳回了贾舒的请求。新的支付方式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说法:微信转账记录,证明协议已履行

一般来说,书面协议有白纸黑字,自然容易证明。可如果是口头协议,一方又矢口否认,想证明会有些困难。吴宇和贾舒之间是否有协议,就面临着“证明难”的问题。而这个时候,微信成了关键。

张洁的微信里保存着她和贾舒的聊天记录,虽然不能证明贾舒和吴宇达成了协议,但可以看出张洁在为他们调解,提到了减少费用金额的事。而吴宇的微信转账记录则显示,他通过微信给贾舒转了3000元。

严格来讲,这些证据还不足以证明贾舒和吴宇提出的解决方案,无法说明他们达成一致的意见。不过此时,法官在吴宇和贾舒的微信中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情况:贾舒收款了!

微信转账不同于银行转账。银行转账由银行操作,收款人只能被动地收钱。吴宇如果通过银行汇钱给贾舒,不管贾舒态度如何,她的账户里都会收到钱,没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但微信转账需要收款人主动操作,在微信中点击“确认收款”才能转账成功。

如果贾舒不同意吴宇提出的解决方案,完全可以拒绝收钱。可她虽然一再否认与吴宇达成了调解协议,却主动收了钱。这等于是通过实际行动表示她愿意接受调解方案,并且已经履行了协议。

贾舒 吴宇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