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基层记者手记:4位老师和44名学生的爱心小学

作者:张鑫
妇联直播间 2016-10-19 09:17:00

10月18日清晨,中国妇女杂志社记者团开始了“云南行走基层”的下一站行程——沧源佤族自治县糯良乡贺岭村贺岭小学。山路曲折盘旋,延伸向大山深处。窗外风景如画,满眼苍翠的群山被云雾环抱,在外人看来,这是诗意的人间仙境,但对于当地人来说,大山是隔绝、贫困的代名词。

1046113171

贺岭小学坐落在绿树掩映的小山坡上,刚下完雨,通往学校的小路有些泥泞湿滑,贺岭小学的陈校长称这条有些难走的路是通往知识的阶梯。

1468505890

这是一所4位老师和44名学生的小学,学校地处中缅边境,是糯良乡唯一的一所边境全寄宿学校,半数以上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有的长年在外打工,家庭大多生活贫困,一些孩子就“长托”在这里。

490100908

1006921019

"阿姨好,叔叔好!"孩子们很有礼貌地和我们打着招呼。虽然这里的留守儿童无奈与父母分离,但他们的脸上没有呆滞的表情和干渴的眼神,他们的笑容依然灿烂迷人,眼睛清澈明亮。

1551027522

1876676473

“儿童之家”活动室、区角活动间、文体器材室……教学楼不大却“五脏俱全”,各具特色。挑扁担、小推车、套圈……文体器材室里的器材都是老师和家长动手制作的,他们各显神通,用心为孩子创造童趣世界。

415030531

1849833468

小校医院、理发店、超市、娃娃家……老师利用废弃物品建立起微缩的城市体验馆,过家家式的学习,为孩子们打开了体验城市生活的一扇窗。

644788027

2087132954

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缺少父母的关怀和陪伴。贺岭村妇女之家的妇女当起了孩子们的“妈妈”,妇女们利用劳动后的休息时间教孩子们唱歌、跳舞、缝补衣裤,聊天谈心,帮孩子们拨通远方父母的电话,让孩子们和父母交流,弥补缺失的亲情。

504585836

一棵浸透岁月光影的古树守护在贺岭小学的教学楼前,孩子们爱在古树下荡秋千,这里成了他们的“游乐场”。这棵经历200多年岁月的古树仿佛一位老人,静谧而安详地聆听他们的欢笑,见证时光荏苒。

1440264204

1316373518

1913626422

尽管校园生活不能阻断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思念,但温暖的阳光照亮了他们的心灵。学校内的“儿童之家”,让这里的留守儿童感受了“家”的温暖。终日陪伴他们的老师,是他们坚实的依靠。妇女之家的“妈妈”,为他们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286505594

贺岭小学的陈校长说:“我们不期待这里的孩子学习有多出色,将来的成就有多高,只要看到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就心满意足了!” 这朴实简单的心愿,也是天下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心愿。

贺岭小学 留守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