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仁者爱人 把关爱传递给她们
位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的浙江竹之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黄岩关注女性残障人士就业,并将助残就业切实落实到行动的巾帼共富企业之一。
这里,成为新生的第一站
在企业的帮助下,21岁陈某某,开始忽略先天身体带来的不便,严重社交恐惧的她,克服因身体原因没有办法上学的自卑,从不愿吃中饭到与员工们一起到食堂集体用餐;从不敢与同事交流到一起在女生宿舍午休、愿意带零食与员工分享。陈某某的母亲拿着女儿各项身体指标好转的体检单,泪眼汪汪,期盼孩子能正常生活的愿望终于在竹之语实现了。
今年以来,在黄岩区妇联、区劳动保障局等多家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台州市女企业家协会会员卢菊青,以“奉献温暖,让爱传递”为理念,率先在她所在的浙江竹之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竹之语巾帼共富工坊”,根据残障人士的身体状况和工作能力,分别在生产车间、仓库、后勤保洁等部门,提供适合的工作岗位,并致力于为残障员工营造一个平等友爱、融洽互助、和谐向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她们共享企业发展成果。目前该企业妥善安置残障人士33人,包括智力障碍、精神障碍、肢体障碍等人士,保底工资2070元,每人均依法缴纳了社保。
这里,成为精神的加油站
“勿以善小而不为!工作站创建以来,我们在提倡‘同工同酬、同吃同住、一帮一’的巾帼共富工坊助残模式基础上,积极开展’工疗+医疗+娱疗+心疗(心理健康)’活动,在保障这些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的同时,使她们的病情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身心状态有了明显的改善。我们希望的,不仅仅是解决残障人士的生存问题,而是让她们精神层面上也有一个大的改变,让她们找到自己的信心和实现自身的价值。”卢菊青说。
她是这样想的,也这样做着。在她的带领下,“竹之语巾帼共富工坊”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
这里,成为她们开心的补给站
工间休息时,见到管某某,这个29岁的姑娘羞涩的笑着跟你打招呼。这个本地重点高中毕业的姑娘,大二开始因学业压力办理了休学。家境困难,再加上心理上过不去的坎,她把自己困在家中,沉默寡言。她独自撑过了多么艰难的一段时间。到竹之语巾帼共富工坊后,管某某在管理人员的引导下,从参与团队活动开始,一点一滴,她从封闭的小空间走出来,工作主动性增加了,在每天与同事的分享中,变得开心,并且学会了关爱她人。
她的笑容回来了,因为她感受到了人心的温暖,体会到了自食其力的快乐。
竹之语巾帼共富工坊的理念,不仅是关注残障人士本身,而且关注为她们提供平等就业的机会,这样才能真正改变她们的生活和命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变“输血”为“造血”,才能真正帮助残障人士融入社会。
这里,成为她们乐不思蜀的家园
“竹之语巾帼共富工坊”设在竹之语厂区内,室内面积达1000平米,配套设施完善,内设有办公区,医疗室,工疗作业区,文体娱乐区,休息区,茶吧,舞台观影休闲区等区域。工坊建立以来,竹之语十分关心、重视残障员工的培养和发展,不断提升残障员工的保障和服务水平,对残障员工专门制定人文关怀措施,保障残障员工的福利和权益。
开展绘本《成长故事》分享交流会 ,启发思考,提升智能,让每个人在文字中都有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开展迎中秋活动,我们的嫦娥姐姐下凡送福了,大家纷纷来接福!“我接到了,我接到了”,欢笑声一片高过一片~~~大家对着气球许下心愿,然后用力吹大“梦想”,把装着梦想的气球轻轻放飞,就像自己隐形的翅膀,向远方翱翔!
梦想总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希望更多热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加入到帮扶助困行列,为需要帮助的女性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让我们一起用心、用情、用力为女性提供培训、就业等帮扶机会,让更多需要帮助的女性自尊自信自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让爱的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黄岩区妇联工作人员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