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儿子做一卷手绘本

来源:中国妇女网作者:龚小然
家叙家议 2014-06-18 15:27:00

儿子的“事迹”给妈妈灵感
    罗李骊曾在重庆一家广告公司做设计,2007年,儿子圆圆出生了。从圆圆两三岁开始,她就时常把儿子一些啼笑皆非的举动画下来,“圆圆手绘本”的文件夹里,已经有百余幅漫画了,每一幅漫画后面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
    第一次为儿子绘画,是在四年前的夏天,圆圆才两岁多。那天,罗李骊下班回家,圆圆看到妈妈满头大汗,马上拿出扇子来给妈妈扇。妈妈正感动呢,圆圆又拿着扇子跑进卧室。妈妈奇怪地跟进去,发现圆圆正对着爸爸妈妈的结婚照扇扇子,一边扇还一边说,看,我也给爸爸打扇。这一幕让罗李骊大笑,就琢磨着把儿子可爱的举动画下来,于是便有了名为《打扇》的四格漫画。
    从那以后,儿子的有趣事迹就成了罗李骊笔下的素材。
    后来,圆圆妈干脆在绘画本上设计出了一家三口的漫画形象:圆圆妈手拿画笔,圆圆爸身穿军装,圆圆则是个大脑袋。发现儿子的趣事,或者他只要一问:咦,这是什么?妈妈就赶紧把当时的场景画下来。孩子每天“怪相”不断,“相机也有拍不到的”,反倒是漫画记事,让儿子的成长过程生动起来。

用画画教育儿子
    圆圆一天天长大,越来越调皮。妈妈训斥也好,讲道理也罢,圆圆都听不进去。圆圆三岁的时候,打破了一个碗,假装没看见,张大嘴巴,看看天花板,看看墙壁,就是不肯面对自己的错误。妈妈立刻拿出画笔现场作画,圆圆看到画中那个嘴巴张的大大的自己和地上破碎的饭碗,不好意思了,终于说自己以后会小心。
    于是,妈妈的漫画不再仅仅是记录,还成了教育儿子的“杀手锏”。
    儿子在幼儿园里,被小女生用鼻涕打败,圆圆想还击,可是苦于没有鼻涕。于是,左扭右摆闹个不停,就是不肯上幼儿园的班车。妈妈立刻拿出纸和笔,画了个圆圆流鼻涕的漫画,写上“鼻涕即是武器”。对他说,你要是拿鼻涕去抹同学,你就会变成这个样子。一向爱干净的圆圆急了,不要这样画我,我不用鼻涕去还击了!
    圆圆一点儿都不喜欢上学,有一次发烧了,他高兴地说,妈妈,我病得这么严重,明天是不是可以不用上学了?妈妈说,病严重就不用上学,要是不严重还得去。圆圆失望极了。在他看来,生病多好啊,有好吃的,还不用上学。妈妈没多说,当晚就创作了一幅圆圆赖学的漫画。第二天,圆圆看到漫画很不满,觉得妈妈把自己画得太丑了。妈妈说,你要是病好了去上学,妈妈再给你画个乖大头。圆圆想了想,决定,为了得到乖大头的画,赶紧去上学。
    一个星期六,圆圆爸过生日,来了好多亲戚庆祝。第二天,是另一个亲戚的婚礼,圆圆痛痛快快地玩了两天,又不想上学了,对妈妈说,要是我现在老了就爽了,可以随便玩几百天。
    妈妈一听,拿起画笔,迅速画了一幅“圆老头”。“圆大头的梦想是退休,不用上学,有大把时间可以耍。”圆圆一看,立刻声明自己要去上学,因为“不要当老头”。

漫画的感情多于技术
    圆圆六岁半了,用漫画来记录孩子的成长点滴已成了罗李骊的习惯。除了画漫画,罗李骊还把乐趣搬到了墙上。
    走进罗李骊的家,最吸引人的是墙上手绘的一棵紫薇树:小小的紫薇花爬满整面墙,仔细看,树干上还有铅笔标注的时间和高度——这是儿子的身高树。
    从圆圆3岁开始,她每两个月就在“树”下给他量一次身高,看着他像一棵树一样越长越高。
    有时看见妈妈画画,圆圆也会跟着乱涂乱画。圆圆妈说,她还不知道儿子有没有天赋,“我只想他过一个快乐的童年。”
    圆圆妈也在蛋糕上、雨伞上创作,能让圆圆高兴好几天。每次画完,罗李骊都会给作品拍照,放在QQ空间,就像一本生活纪录册,和朋友一起分享。同住一个小区的邻居和网上的朋友,都想请罗李骊为自家的孩子画成长集。罗李骊没有答应,她说,她能给儿子作画是因为每一天都能观察到儿子的一举一动,画出来的漫画感情多于技术。在她看来,如果只是临摹照片来画出一个集子,也就失去了意义。
    罗李骊说:不会作画的父母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记录孩子,比如摄影,写作。“只要投入了感情,无论什么形式都是孩子最好的成长印记。”

亲子 罗李骊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