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爱创造生命的奇迹

作者:王婕
婚姻与家庭 2015-06-24 16:51:00

 

IMG_0577

2015年5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全国最美家庭”颁奖现场,捧着获奖证书,汪宝柱有些激动。再过几天就是汪强的30岁生日,这个“最美”是他和妻子送给儿子最好的礼物,也是儿子对父母30年付出最美的回报。

磨难伴着婴儿降临这个家

儿子是汪宝柱夫妇的骄傲。每当别人说“你们真不简单啊,把儿子培养得如此优秀……”夫妻俩的自豪便会毫不掩饰地写在脸上,笑得开心。

可是,笑容背后,又有多少人能想象他们经历了多少艰难与辛酸。

汪强七个月就从妈妈腹中落地。照爸爸的话来说,“一生下来就抢救,九死一生。”小小的生命经历了太多的磨难。

1985年5月23日中午,刘惠琴觉得肚子一阵儿痛:不好!破水见红了……送到医院,胎已经不能保了,只能生。疼痛难忍的一天后,刘惠琴被推进产房。因为难产,医生还下了产钳。几个小时后,汪宝柱等来了惊喜:母子平安。然而,仅仅几个小时,这个三斤多重的早产婴儿就出现了一系列并发症:脑出血、坏死性小肠炎、肺炎、黄疸、抽风,不仅喘不上来气,全身也开始不停地抽搐……汪强被紧急转院抢救,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

那段时间对汪宝柱来说,太煎熬了,儿子命垂一线,还得瞒着妻子。每天,他往医院跑两趟去看儿子,中午赶回家陪妻子,晚上跑到单位上夜班。35天之后,苦熬换来了好消息,孩子的肠子竟然一点点通开了,可以出院了。

可磨难并没有结束。瘦小的汪强,身体一直特别软,一岁多还不会坐,两岁多还不会说话走路,身体总晃荡,听力差,视力更不行。汪宝柱和刘惠琴急了,带去医院一检查:脑瘫智迟。

与邹市明合影

一家人与命运的抗争

为了给儿子治病,夫妻二人跑遍了天津的大小医院,走投无路的时候还去找过各种私人诊所,只要听说有偏方,他们就要找来试试。得知小海地有一对军医夫妇的针灸疗法能治疗脑瘫,刘惠琴每天往返路上五六个小时,带着儿子去扎针,这样的日子她坚持了好几年。

然而,燃起的希望再一次破灭,针灸在儿子身上一点儿都不见效。眼看儿子6岁了,依然不能正常走路,不会说话,吃饭要人喂,一蹲下就摔倒,连“1+1”都不会算……刘惠琴抱着孩子坐在床上,天天抹眼泪:完了,没希望了……

看着伤心的妻子,可怜的儿子,汪宝柱想,这样下去不行,得自己想办法。他买来很多医学书籍,开始大量查找资料,不断观察、研究中医的按摩治疗手法。慢慢地,他了解了很多医疗知识,脑损伤哪部位影响行动,哪部位影响语言,他都清楚。他相信,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儿子的病一定能治好。别人治不了,他就自己治!

于是,每天只要一有时间,汪宝柱就要给儿子按摩、训练。翻身、爬行、拍打、揉捏、坐立、说话、数数、写字……一天几个小时下来,汪宝柱常常累得腰酸背疼。

日子一天天过去,通过按摩加训练,汪强的平衡能力逐渐增强,开始学着迈步,能掰着指头计算十以内的加减法了,汪宝柱对治好儿子的病越来越有信心。

本以为孩子能逐渐好起来,可两年后,进步却突然停滞了,怎么训练都不见起色。刘惠琴好几次哭着说,赶紧把儿子送到特殊教育学校吧,你这么练下去给耽误了怎么办。亲戚朋友也不信他,能把脑瘫治好?倾家荡产也不可能!那段时间,汪宝柱压力很大,但他憋着一股劲儿,“我坚信从量变到质变,我一定能把儿子治好,还要让他上正常学校!”

又过了一年,在汪宝柱的努力下,奇迹出现了。汪强的进步突飞猛进,他竟然能心算100以内的加减法!汪宝柱和刘惠琴决定送儿子上学。刘惠琴带着孩子去找学校,几次哭着回来,学校不肯收。夫妻俩找到校领导,央求了很多次,对方终于松了口:让孩子试读一天,行,就留下,不行就去读特殊学校。

汪宝柱心里有底,他知道儿子一定没问题,因为在家里他早就开始一天四节课的训练。果不其然,第一天放学回家,争气的儿子就给爸妈带回来一个100分,两朵小红花。

就这样,九岁半的汪强入了学。在班里,他的成绩甚至经常超过正常孩子,十道数学题,他能一道也不错。升二年级的时候,汪强以语文100分、数学98.5分的成绩,在全年级排名第二。

为了提升汪强的智力,四年级时,汪宝柱开始训练儿子下象棋。这一次,汪强又让所有人震惊了。经过半年的训练,在比赛时他居然从年级第一、学校第一,一路战到了全区第六。一家人高兴坏了,专门下馆子吃了一顿以示庆祝。

儿子给汪宝柱夫妇带来了骄傲和希望,父母也用爱让儿子明白,不管生活多苦多难,有爸妈在,咱家的天就不会塌!

 

CI3V0043

家与爱的奇迹

读小学时,汪强总被高年级甚至同龄的孩子欺负,每次去学校总免不了挨打,汪宝柱多次找对方沟通都不见好转。被逼得没辙了,他对儿子说,我教你拳击吧,以后别人打你,你就揍回去。学好了,一辈子都用得上。

汪宝柱成了儿子的拳击教练,曾做过武警教练的他是名业余拳击手。刚开始训练,汪强连沙袋都对不准,一出拳就打偏。别人一个动作学半个月,他得练半年,但父子二人谁也没说过放弃。

每次训练,汪宝柱就是儿子的活靶子,陪练18年,他身上的伤已经多得数不清了,肚子上常常青一块紫一块,头上不是包就是坑。但只要不破皮不出血,不被妻儿看见,汪宝柱就会忍住不说,自己买点儿止痛消炎药就挨过去了。有一次训练,儿子一拳过去,汪宝柱左眼瞬间就看不见了。到医院一检查,玻璃体混浊出血,先后去医院治疗了三次,他才渐渐恢复了视力。即便每次都被打得伤痕累累,汪宝柱还是对儿子说,你下手不够狠,再使点劲儿!使劲儿!

后来,汪强开始作为职业拳击手参加全市、全国的各种职业比赛。每次打比赛,父母一定形影不离地陪在汪强身边,爸爸为汪强装护齿、做按摩、赛前指导、心理疏导,而妈妈则负责照顾儿子的生活起居,当好后勤。

2008年,汪强获得天津市艺龙杯拳击对抗赛75公斤级第一名,2013年还在上海中外对抗赛中获得了银牌,这次比赛,汪强打得很艰难。父亲提前半年开始对他进行集训,一遍一遍地看视频、仔细分析对手的技能、打法,每天苦练好几个小时。可谁知,还有几天就要比赛了,他们才得知对方临时换了人。再调整战术已经来不及,汪宝柱心里没底了,汪强更是忐忑不安。赛前一晚,汪强几乎一夜未眠,汪宝柱和妻子担心儿子,不停地给他按摩、鼓励,“不管输赢,咱们全力以赴,别怕……”

开赛。汪强上了场,看着人高马大,块头远超儿子的对手,汪宝柱和妻子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对方先发制人,拳头瞬间挥了过来,汪强暂处下风。台下,夫妻二人握紧了拳头,高声呐喊着,拼命给儿子助威。几秒钟后,汪强牙关咬紧,开始反击,拳头快速有力地砸过去,一步一步紧逼对手……全场雷动,很多外国人也用中文高喊着,“汪强,加油!加油!”比赛结束,汪强最终因有效拳数少于对方而获得银牌。但在父母眼里,儿子虽败犹荣,他的勇敢和永远不服输的精神最让他们骄傲。

汪强现在经营着“汪强拳击俱乐部”,招收、培训拳击爱好者。他还经常在网上与很多脑瘫患儿的家长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们千万不能放弃孩子,只要努力就有希望,我爸妈就靠着坚持把我培养出来了。我都敢挑战邹市明,不信?我和拳王打场比赛给你们看看!

他果然给邹市明下了战书。后来,汪强真的见到了邹市明,邹拳王为他题词,鼓励说:汪强你感动了我,我们拳击健儿不屈不挠,挥动拳头,为国争光……

三十年前的病残孱弱的脑瘫儿,长成聪明强壮的英俊男人。爱把这一家人凝成一体,绝境中不屈服,挫折中不放弃。强大的职业拳手汪强是生命的奇迹,更是爱的奇迹,是相亲相爱的父母和儿子,一起与命运搏斗创造的奇迹!

寻找最美家庭 最美家庭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