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梦想,怎能飞翔
近日,由赵薇、佟大为主演的电视剧《虎妈猫爸》热播,无论是收视率还是网络点击率都创了新高,同时引来相关话题的热议。我想是因为电视剧直白地击中了当今中国家庭最焦虑的一个点——孩子的教育问题。
金颖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心理援助首席专家,著名心理专家。
多少父母和片中的虎妈一样,仿佛挥着看不到的刀砍向看不着的敌人,冲向看不见的未来。在极度的焦虑和万般的无奈中,一边抱怨着当下的教育现状,却又像帮凶,暗暗加着砝码,以期为孩子换取一个成功的未来。
我想提醒或焦虑无奈、或踌躇满志的家长们,何妨静静心,问问自己下面这两个问题,但愿你豁然开朗。
你敢把孩子培养成快乐普通人吗?
写这篇文章时,我正在印度开始为期一个月的静心之旅。在这个静心中心,很多人不远万里,来找寻让心灵回家的方法。大家坐在草地上、树荫下学习独自一人安静地和风儿,和大自然里的各种声音待在一起,关注呼吸。在课程中不停地提问和认真地做各种练习,去倾听内心真实的声音和找寻真正的自己。而老师很经典的一句话触动了我:“这里的教导不是让你成为一个超凡的人,而是让你学习重新做回一个普通人。一个可以在吃饭的时候就是吃饭、走路的时候只有走路、睡觉的时候好好睡觉的普通人。”
想来有点滑稽,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情与能力,我们生来就会。我常常看到很多孩子,在家长不去干扰的时候,可以就一堆沙子和一摊水嬉耍上大半天而不厌倦。他们是那么的专注,是那样的天真和充满想象力。但这些与生俱来的灵性,却在我们成人的世界里,被比较、被期望、被教育一点点地抹杀掉了。
关于孩子我们有很多的梦想。健康、快乐、豁达,这些基于普通的愿望,我们稍用心思就可做到;而学霸、明星、首富,这些裹挟着功利之心的愿望,实现的意义和可能性一样渺茫。
即便你无比认可成功学,你也应该知道人群的正态分布决定了所谓成功的人一定是少数的,去拼那千万分之一的可能,还是用心却简单地培养一个快乐的普通人?这个问题考量着父母的智慧和勇气。
你为孩子的远行准备了什么行囊?
生活里,咨询中,我接触到一些家长,当他们死心塌地准备未来让孩子去国外接受教育时,顿时如放下包袱般轻松。我提醒他们国外并不是孩子教育的诺亚方舟,同时也给那些没有条件送孩子出去的父母说,不必焦虑,谁能知道我们的孩子长大后的世界是怎么样的。
孩子的一生如同远行,父母的基础教育就像为孩子准备行囊。你为他准备刀枪斧钺,但也许长大后根本用不上,白费了十年磨一剑的功夫。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不快乐、内心不强大,精神世界不丰富的孩子,决不可能坚持跑完全程。
要说把孩子培养成普通人,志向远大的父母不甘心,好吧,那我们就来说说,什么才能让你的孩子变得“不普通”呢?
一个拥有灵性的孩子,是绝对不会普通的。他会创造出自己的非凡人生。这灵性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智慧,是自足的想象力和与万事万物连接的能力,是一种自我的力量,这力量远大于外在的鞭策。
一个有丰富精神世界的孩子,是绝对不会普通的。不论是科学,还是艺术,掌握现有的东西相对容易,但在前人已有的高度上提升一小步都异常艰难。这内在推动力就是个体独特的精神,要在童年时就被抑制和封闭,就永远缺失了。
作为父母的你,再怎么焦虑,都要尽可能调适好心态,你可以给孩子报不同的兴趣学习班,但要关注这些是不是孩子真正喜欢的;你可以要求孩子考出好成绩,但一定要明白分数不代表未来。对孩子多些信任少些操控,父母准备的行囊在肩,但路却在孩子脚下。真正让他飞翔的动力,不是父母的期望,而是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