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是奋斗路上的最强后援

作者:风清
婚姻与家庭 2019-06-11 13:48:58

1

高俊英一家人既经历过相对无言的心酸,更有相互扶助的温暖

最暖情话——家里有我

清明小长假过后,正准备出差的高俊英意外接到了父亲住院的消息。父亲年纪大了,会不会有事?她想放下工作马上去医院,丈夫马清奎体贴地安慰她:“没事,家里有我,你走你的。”第二天便接到了丈夫的平安电话:“放心吧,爸只是轻微脑梗,已无大碍。”回家后她才知道,丈夫不仅安顿好了父亲,还把母亲也接到医院做了全面体检,一切都料理得妥妥当当。

“没事,家里有我”——婚姻多年,这句普通的家常话对高俊英来说却是夫妻间说的最多也是最温暖的情话。

那年,婆婆病了。丈夫远在深圳打工,公公还在教书。高俊英不想让丈夫担心,自己带着儿子陪婆婆到医院看病。为了能挂上专家号,她凌晨四点多就赶到医院排号。事后丈夫怪她没告诉自己,她就一笑:“没事,家里有我。”

后来公公不幸罹患肝癌,仿佛一棵大树轰然倒下,全家人都慌了,就连一向沉稳的丈夫也没了主意,高俊英“忽然就觉得肩上多了副担子”。她一边安慰悲伤的婆婆,一边开解失神的丈夫。为了让丈夫安心带公公看病,她对丈夫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没事,家里有我。

那时她经营着一家儿童摄影店。店虽小,却是全家人的希望。为了多挣点钱,她起早贪黑,一边照顾孩子,一边打理生意。每攒够一笔钱,便赶紧给公公送去。家远,当天赶不回来,她就把孩子托给店里的员工照看。经常店里家里两头跑,高俊英很快就瘦了一圈。婆婆心疼,也过意不去,又惦记年幼的孙子,便嘱她“没事不用回来,有事再叫你。”可高俊英总是轻轻拍拍婆婆,也不多话,依然忙前忙后。

公公每次的化疗费用都高达两万多元,而店里每月最多营收也就一万出头。为了给公公治病,高俊英把能拿的钱都拿出来,不够再和丈夫四处张罗着跟亲友们借。丈夫觉得她跟着自己受累了,对不住她,她却说:“给老人治病是咱的义务,老人用钱的时候,咱不出谁出?”一番话让丈夫释然了。

那是一段难熬的日子。一家人患难与共,虽然有相对无言的辛酸,也有相互扶助的温暖。公公临终前告诉儿子:“俊英人好,以后过日子要多听她的。”

牵手—— 一起奋斗逆袭

其实,高俊英一直都是丈夫“手心里的宝”。温婉秀丽的她,天生有一种“文艺范儿”。少女时期的她喜欢摄影,梦想有一天能成为摄影师。丈夫宠她,结婚时托人花两千多元从香港为她买了一部单反相机,在月薪不足三百元的当年,这可是天价之宝。高俊英很珍惜,把相机视为自己的最爱。

说起来两人的婚姻还有些戏剧性。高俊英与丈夫不在同一个县城,她属于“远嫁”。两地习惯不同风俗不同,婆家娘家在婚礼操办上意见不一,言语失和,场面一时有点失控。人家结婚又热闹又喜庆,他俩却是又尴尬又紧张。但这段意外插曲非但没有影响两人的关系,反倒成了感情的添加剂。婚礼上丈夫始终握着她的手,悄悄在她耳边发誓:越是这样,咱越要争气,一定好好过!

婚后小两口恩爱有加,很快成了令人羡慕的一对。生老二那年,她下岗了,一家四口全靠丈夫一个人撑着。她不想丈夫太累,也不想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于是想到了那部相机:开个儿童摄影店,既能带孩子,又能挣钱!想法说出来,全家都不看好,高俊英急得直掉眼泪。丈夫心疼她,也理解她,找朋友借了三万元:“干吧,我支持你,赔了我兜着,实在不行以后咱再干别的。”店虽然是她开的,责任却是他扛的。

谁知摄影店刚起步,丈夫也下岗了。为了尽快还清开店借下的钱,丈夫只好远赴深圳打工。高俊英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创业,辛苦自是不言而喻,但要强的她为了让丈夫在外安心,总是报喜不报忧。丈夫知道她的性情,也懂她的不易。

有次丈夫要从郑州赶回深圳,高俊英一同到郑州进货。办完事,俩人相互别过,她扛着装满相框的大包去赶回家的大巴。看着妻子吃力的背影在熙来攘往的人流中渐渐走远,丈夫“定”住了。片刻之后,他追了上去。高俊英只觉肩上一轻,回头一看,却是丈夫的大手。“也不知为啥,那会儿忽然觉得很委屈,酸甜苦辣,说不清啥滋味,就是想哭。”但她眨眨眼,忍住了,甚至还笑了笑。“我俩都没说话,一起默默走着,但心里很亲。”那天丈夫退了票,一直把她送回家,第二天才又重新启程。

因为累,高俊英病倒了。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是腰肌劳损,说不定会瘫痪。得知消息丈夫急了,立马打道回府,见到她第一句话就是:“我不走了,以后我陪你,咱一起干。”

从此丈夫成了她的“助理”,夫妻俩一起到小学、幼儿园门口免费为孩子们拍照,既做公益,又做广告,生意渐渐火了起来。丈夫不仅做“助理”,还做“参谋”,当初能从一家儿童摄影店发展到现在的连锁企业,“好多时候都是他在经营上为我出谋划策,并且眼光独到。像后来的早教中心、推拿中心、产后恢复中心都是他发现的市场商机。”

从下岗女工华丽变身为连锁企业经理,成功实现人生逆袭,高俊英成了励志榜样。全国最美家庭、鹤壁市巾帼创业标兵等一连串荣誉也接踵而至,此时她却将丈夫由幕后推至台前:他的支持帮助是我的信心和底气。

做公益——心想到一块去了

因为成功创业,高俊英曾先后两次通过当地妇联获得了政府再就业无息贷款。“政府这么帮咱,咱有了能力也要帮助别人。”其实从创业之初她就涉足公益,和妇联结缘后,更是积极参加妇联组织的各种扶贫济困活动。每年六一和春节,不等妇联打招呼,就早早地把孩子们需要的奶粉、玩具、衣物等准备好,再挨家挨户给帮扶对象送上门去。最让她高兴的是丈夫对此也很支持,夫妻俩心想到一块去了。

高俊英出身农家,从小过的是清苦的日子,但身边的叔叔婶子大爷大娘都对她好,她喜欢大家庭那种浓浓的亲情和人情味。结婚那年,小姑子要到外地读大学,她把新婚置办的漂亮衣服都拿出来,随小姑子挑,喜欢哪件要哪件,姑嫂处成了姐妹。婆婆的衣服她也包了,大小款式都随婆婆的心。街坊邻居羡慕地说:这家可娶了个好媳妇!

小时候母亲常说一句话:好人缘是一个人的好德行。母亲手巧会做衣服,常帮村里人裁裁剪剪,全村老少至今都念她的好。从母亲开心的笑容里高俊英明白了:帮助别人是快乐的。

有空的时候她会和丈夫一起带着儿子去福利院,为那里的老人和孩子做点事。受父母影响,儿子在街上看到需要照顾的老人自然就会上前扶一把。时间久了,儿子也成了福利院的义工,每逢周末,就会主动要求妈妈:咱到福利院去一趟吧。

不仅带着家人做公益,还带着企业做公益。高俊英常跟自己的员工说,没事就到福利院看看,哪怕不带钱和东西,就陪着老人说说话,陪着孩子玩一会儿也是好的。

这些年,做公益成了高俊英生活的一部分。她先后为鹤壁市福利院捐送了十余万元的物品,给困难家庭送去了十余万元的奶粉,同时还关注留守儿童,资助贫困学生……“我觉得无论做人做事,都要以诚相待,以心换心。尤其是做生意,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回馈社会。心有大爱,才能走得更远、更好。”

高俊英 励志榜样 最美家庭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