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并肩成长,各自“欢喜”

家叙家议 2019-12-10 10:13:55

我的咨询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中年父母。我常对他们说,危机同时也是机会,要抓住这个亲子关系培育的关键期。等到孩子真的考上大学远走高飞,每年的相处时间以天论的时候,你可能就会后悔没在这段时间调整心态,为亲子关系做最后的润色。

 

要求孩子,不如先面对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但人过四十,能获得的人生新机会逐渐减少,年轻时的宏图大志经过岁月的磨砺逐渐成为人生的奢望,每个晋升机会对中年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但这个阶段也面临着孩子长大成人,他恰恰是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方方面面跃跃欲试的开始。这好像是个矛盾,中年人会更多地将关注点转到孩子身上,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让孩子有跟自己不一样的发展前途,这意味着把自己内心的追求、未实现的梦想,寄托到下一代身上。可以说,这时父母的焦虑,孩子不一定是病根,而仅仅是个引子,把父母内心对未来的恐慌,对自己发展前景的无奈全部拽出来了。


      大部分孩子都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无论你寄予他多高的期待,他也只能按照自己的人生轨迹而行走,回归到我们做父母的身上,要求孩子的我们能做到几分?在面对机遇时,你能否克服困难努力争取;在面对考验时,你能否勇敢接受挑战,坦然接受挫折?父母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道理”,更是品行上的示范和榜样。

 

看清自己,直面 “一地鸡毛”


      人过四十正好处于人生的中间阶段,但四十能否就一定不惑呢?这要看你能否从人生纷繁杂务中抽身出来,领悟生命的规律,而从容地理解人世沧桑。


      在这个阶段,工作处于冲刺期,但还可能面对失业,没有一技之长,重新开始就会非常困难。而上一代父母渐老,各种病痛随时发生,都需要中年人及时出现,照顾年迈双亲,并且很多人还都是独生子女,两个人要关照四个老人。陷入筋疲力尽的境地,在很多家庭遇到问题时,有时一方会选择出轨的方式来发泄,有时也会因过度焦虑而抑郁,所以中年夫妻也面临两个人关系如何走下去。


      如此多的考验压得多少中年人身心疲惫,而这时,也是逐渐看清楚人生的过程,你无法逃避这诸多的责任,也真切感知力不从心。你难以完美兼顾事业和家庭,你只能尽力而为;你想尽办法培养的孩子不一定品学兼优,他可能学习成绩很一般;中年你的所有指标都不如当年了,青年的体魄,少年的精力只是昨日。这就是中年人面对和需要解的“惑”,就是你逐渐看到的人生真相,你的长处与短板都在哪里,坚持什么,放弃什么,需要结合实际去选择去调整去改变。

 

懂得放手,接受孩子探索世界


      青春期与中年期冲撞的一个点就是:父母经历上半生,自认为什么都懂一些,希望把自己的人生心得灌输给孩子,避免再次摔跤。但恰恰碰上的是充满对未知好奇、希望证明自己是个“大人”的青春期半大孩子。父母越希望给孩子点拨指导,往往越遭到孩子的反抗。经常听孩子说,中年人油腻的一个标志,就是把自己活得不怎么样的人生感悟强塞给年轻人。


      所以在这个阶段,中年人也要慢慢接受孩子长大的现实,他需要栽的跟头大概一个都不能少。你想帮他铺平道路,少走弯路,大部分孩子是抗拒的,因为他的路,得由他自己来决定。不如等他愿意请教你的时候,再跟他沟通吧。


      当然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成为他的朋友,了解他的内心,获得他的信任,当他对人生困惑的时候,自然会想到和你商量。

 

给与信任,让孩子学会担当


      这句话可能是最不容易做到的,多少父母看着孩子从襁褓里的婴儿,一直长成了大小伙子大姑娘,依然不愿承认他们长大了,依然希望他们能像小时候一样在自己身边,听话乖巧。但人生的自然规律是孩子渐渐长大,父母慢慢变老,我们需要逐渐信任孩子学习的自觉性,承担责任的信心,独立生活照顾自己的能力。一个家庭里,父母包揽的越多,孩子就会越没责任感、学习越没动力,因为他从来没感觉努力是为了自己而不是父母。


      所以父母伴随孩子长大的过程,就是慢慢撒手的历程,慢慢放弃太多管束、太多照顾,让他学着自我成长,管理学习和生活,培养和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对人生做出自己的选择。家长信任,孩子才能学会承担责任,独立而努力地实现梦想。


      中年也是人生的加油站,中年家长也要设计和践行自己出彩的下半生。

孩子 中年人 人生 父母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