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里奔波,为孩子找到梦中的妈妈

来源:中国妇女网作者:本刊记者 白俊霞
婚姻与家庭 2012-09-29 11:03:00

一封来信,牵动高墙内外
        今年的2月3日,江夏区司法局局长姚仁明查看着“特别家书”。“特别家书”是湖北省司法局开展的一项活动,让监狱的服刑人员给司法局写一封信,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在300多封“特别家书”中,服刑人员黄昌的来信引起了姚仁明的注意。
        在来信中,黄昌说自己因为触犯法律,于2007年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在沙洋熊望台监狱服刑。这些年来,他在司法局工作人员的帮教下积极改造,2010年取得了一个改造表扬,2011年又拿了四个,他希望能在司法局的帮助下实现一个心愿。他在信中写道:“我有一事相求,就是想知道我的亲生母亲是否还在人世。”
        原来,黄昌两岁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他由父亲抚养。记得母亲离开的那天,他追着母亲走了好远好远。他哭喊着“妈妈,妈妈”,母亲回过头来,停了几秒钟,还是走了。从此之后,他常常在梦中见到母亲,然而,梦中的母亲长什么样总是模糊的,留给他的只有渐行渐远的背影。
        几年之后,黄昌的父亲再婚了。他几次问父亲,亲生母亲长什么样,父亲都简单地回答“圆脸,短发,个不高”,就不再说话。不管黄昌怎么努力回想,也无法记起圆脸、短发、个不高的亲生母亲是什么样。
        长大之后,尽管黄昌的爸爸对他十分疼爱,但失去母亲的黄昌始终觉得自己在生活中少了点什么,让他在周围的人中抬不起头来。后来,他结识了一些社会上的不法分子,觉得人生有了依靠,甚至把这些人当做自己的精神支柱……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在信的结尾,黄昌再次写道:“我就是想见母亲,哪怕见一面都无怨无悔!”看到此处,姚仁明心酸不已。
        为了让黄昌安心改造,姚仁明让司法局的工作人员组成了一个“圆梦专班”,包括办公室主任冯运清、社区矫正科负责人周文华等,一起帮黄昌找到梦中的母亲。

几番波折,寻找梦中的母亲
        圆梦专班的成员通过查看黄昌的资料,得知他的父亲叫黄泽毫,母亲叫张春花。2月8日,他们来到江夏区郑店街劳七村,找到黄昌的父亲黄泽毫,想先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同时打听张春花的下落。
        在一幢两层的红色楼房前面,年逾50的黄泽毫正在打理农田。得知圆梦专班想要寻找张春花,他连连摇头叹气说:“我们分开后,就没有再见过面。”他和张春花的老家在黄冈,1984年结婚没多久就搬迁到这里居住,1986年生下长子黄昌,第二年生下次子黄攀。黄昌两岁的时候,他和张春花因为感情不和离婚。黄昌随父亲生活,黄攀则跟着母亲回到黄冈。此后没几年,他和张春花就分别再婚了。
        黄泽毫回忆说,黄昌小时候比较听话,但长大后性格变得内向,不愿意说话,只读到小学六年级,连毕业证都没拿到就进入了社会,随后和一些不法分子成了朋友。他觉得这可能和儿子缺少亲生母亲的爱护有关系。2004年的时候,他怀着对儿子的愧疚,去黄冈找过张春花,结果无功而返。
        司法局的工作人员把黄昌的“特别家书”读给黄泽毫听。听到“我两岁时,母亲就离开了我和父亲,从小父亲对我疼爱有加,我在被人看不起、说三道四的环境中长大,我痛恨、仇视这些人,才与社会上的坏人交朋友”时,黄泽毫禁不住长叹一声,表示一定要了却儿子的心愿。
        第二天,黄泽毫带着司法局的工作人员去黄冈总路咀镇,那是张春花娘家所在的地方。不料,在这二十多年间,当地已经完全变了样,到处都是新建的楼房,还有很多正在施工的工地。他们问了很多人,都不认识张春花,也不清楚张春花的娘家在哪里。
        一行人的寻亲之路,就这样陷入了死胡同。圆梦专班并没有停止努力,3月21日,冯运清等人想到了一个办法,他们和公安局取得联系,调取武汉江夏区名叫“张春花”的人的户籍信息,让黄泽毫当面辨认。遗憾的是,在14个“张春花”中,没有一个是他们要找的。
        正在大家心灰意冷的时候,黄泽毫突然想到:“离婚之后,张春花的户籍会不会从武汉迁回黄冈了呢?”警察又调出黄冈的“张春花”,一共有六人。黄泽毫指着其中一位说:“她很像!”资料显示,这位“张春花”居住在黄冈团凤县上巴河镇。

母子相见,诉说24年情思
        经过和黄冈司法局的协调,4月9日,圆梦专班的冯运清等人专程前往黄冈团凤县上巴河镇调查“张春花”,也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这位“张春花”会是黄昌的母亲吗?24年没见,她能接受这个正在服刑的儿子吗?这些问题,让他的内心有些不安。
        “她就是张春花!”给圆梦专班带路的人指向一个面容慈祥的中年妇女,还介绍说张春花现在的丈夫有一个儿子,叫王攀,已经娶了媳妇,刚抱上孙子。为了不干扰“张春花”的生活,他们把她叫到村委会的办公室了解情况。一提起黄昌,她就说:“我和前夫的大儿子叫黄昌,离婚后就再没见过,当时他才两岁。小儿子黄攀跟着我改嫁,跟现在的丈夫姓,改成了王攀。”
        这个回答让圆梦专班兴奋不已:找到了!她就是黄昌梦中的母亲。得知多年未见的儿子黄昌写了一封信,张春花的眼神都变了,她急切地拿到手中摩挲了几下,又有些失望地交给冯运清说:“我不认识字。”
        于是,冯运清就给张春花读起这封“特别家书”。得知24年不见的儿子如今身在监狱,她的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了下来,还懊悔地说:“他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对他我有愧啊,生了他却没养他。”在大家的劝慰下,她才渐渐止住抽泣,急切地询问儿子的服刑情况。
        冯运清告诉张春花,虽然黄昌被判了8年,但因为改造积极成绩突出,目前正在审批他减刑8个月的申请,如果获得批准,他再有不到三年就可以出狱了。她的眼泪又流了下来,一个劲地说:“谢谢政府!谢谢你们!”
        随后,冯运清就问张春花,想不想和黄昌见面?和大儿子见面会不会影响新组建的家庭?她立即表示也十分想见儿子,还说现在的丈夫对她很好,不会有什么意见。她还打电话给远在新疆打工的丈夫,丈夫很理解她:“谁家当妈的不心疼孩子呢!”支持她去和大儿子见面。
        第二天,圆梦专班就和沙洋熊望台监狱把一切都安排好,为黄昌圆梦。下午,圆梦专班带着张春花在监狱的会议室里焦急地等待着。不一会儿,身穿蓝色监服的黄昌在狱警的看护下来到了会议室。面对满屋的人,黄昌有些犹豫,不敢往前走一步。
        “黄昌,这是你妈,你的亲妈!”顺着副监狱长的指示看过去,黄昌看到了坐在沙发上的母亲。他两步并作一步地站到了母亲面前,嚎啕大哭:“妈!你怎么不要我了呢?”
        张春花再也忍不住,一下站起来紧紧抱住儿子,也哭着说:“儿子,不是妈妈不要你,妈妈在梦里都想再见你一面!”黄昌哽咽地说:“以前别人都说我是没妈的孩子!现在我可以跟别人说,我有妈了。”母子二人抱头痛哭,24年来无法表达的情意,似乎都化成了流不尽的泪水。
        24年未见,母子二人谁都没想过会在监狱重逢。然而,母子二人都相信,只要心中有希望,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黄昌给在场的工作人员接连鞠躬,连声道谢,感谢司法局为他圆梦。圆梦专班的人员拍下了母子重逢的照片,还专门给黄昌留了一张,让他天天能看到梦中的母亲,不忘母亲的叮嘱和承诺:“我等着你回来!”
 

司法局的工作人员千里奔波,帮黄昌寻找母亲
 

在司法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黄昌和父亲(左一)、母亲(右一)团聚
 

千里奔波 妈妈 孩子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