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见“妈妈”,看见“她”!

来源:中国妇女作者:文/梁熠
家叙家议 2021-05-27 15:08:05

image.png

妈妈也有她的梦想、她的人生、她的喜怒哀乐


现象级女性题材电影《你好,李焕英》,不仅诞生了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女导演贾玲,更是让我们每一个走进电影院的人,都开始反思自己和母亲的关系,都有愿望去重新了解母亲。


母亲角色的固化影响三种关系


“自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中年妇女的样子”,这句话看似平常,却点出了一个经常被我们忽略的事实:在家庭里,当一个女性成为母亲,她的身份就被限制住了,她会变成一个“妈妈”,而不是她自己。


也就是说,往往从女性怀孕开始,她身边的人包括她自己,都会无意识地只把她看作是一个要养育孩子的“母亲”,而忽略她自己的那个部分。而另一个事实是,我们又往往对“母亲”充满了期待和要求,我们认为,她一定要做“好妈妈”,甚至是“完美妈妈”,好像孩子的一切都维系在母亲身上,孩子出了问题也“都是妈妈的错”。


当女性被这样禁锢在母亲的角色中,会发生什么?这种角色的固化,会影响三种关系。


女性和自己的关系。如何看待自我?我们的自我是灵活的、丰富的,还是单一的、狭隘的?我们能够用来定义自我的维度有哪些?经常可以见到,有人在生了孩子之后,把自己的昵称改成“×××妈妈”。如果只是在必要的场合下进行这样的修改,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从此在任何情境、场合下,都只记得自己是“×××的妈妈”,而没有了自己的身份,更没有了自我,这不仅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养育孩子,也不能让我们更好地成为一个独立的、有血有肉的个体。


夫妻关系。一个很常见的场景是,当女性怀孕或者养育孩子后,夫妻便逐渐分房睡,即使孩子已经可以自己睡觉了,夫妻之间的关系却在不知不觉中有了某种变化,甚至是“隔离”。也许夫妻双方对孩子都很尽心尽力,但他们有机会独处时,如果不许他们谈论有关孩子的任何话题,双方可能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而如果女性充分地投入到了母亲这个角色中,男性却游离在父亲这个角色之外,那么,他们之间一定会有很多愤怒和冲突。


亲子关系。一个全心全意的“妈妈”,应该能把孩子养得很好吧?并非如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如果女性长期只拥有一个角色——“某某的妈妈”,那么她将很难做到两件事。一件事是适时放手。当我们把全部精力和时间都放在孩子身上,是很难学会放手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是我们更需要“孩子”,而不是孩子需要我们。


另一件事是为孩子提供一个积极的理想化形象。当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他会有一个“理想化父母”的需要,他需要看到父母是积极的、有力量的、有能力的。而一个完全只能困在家中操劳琐事、夫妻关系冷淡的母亲,很难展现出这样的形象。


《你好,李焕英》的意义正在于:它提醒我们,妈妈也曾是少女,妈妈也有她的梦想、她的人生、她的喜怒哀乐。


特别是,当我们作为子女谈论“原生家庭”的时候,我们更应该看到,也许,正是因为母亲被禁锢在了这个角色中,她才有了些我们不愿接受、甚至抵触的言行,所以,无论我们现在是不是、想不想成为“母亲”,都应该去看见我们的“妈妈”,去看见“她”。


image.png

梁熠  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看见”妈妈要做的两件事


以穿越的视角,聊聊妈妈过去的事。有一句话,是“妈妈”们最爱说的:“等你有了孩子,你就懂了。”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些事情,没有经历过,真的很难理解。或者说,如果你了解了一个人经历过怎样的事情,产生了怎样的感受,那么你就能更好地理解他。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往往会在这个部分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尽量不带任何立场地了解来访者是如何成长的、遭遇过怎样的事件、体验过怎样的感受——最终,来访者才成为了他现在的样子。


这就是一个咨询师“看见”来访者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是具有魔力的,当一个人被这样温柔地“看见”,他隐藏和压抑在内心的那些过往和感受,经由倾诉,得到倾听、接纳和重新梳理,他会感觉很放松、很安稳、很真实。而如果一个人很少被这样“看见”,他很可能也无法看到“自己”——他会触碰不到自己的内心,会麻木甚至痛苦地重复自己每天的生活。


同样,我们也可以这样去和妈妈聊聊,去陪她一起回到过去。如果“妈妈”已经习惯了她这个身份,我们更应该去主动问问她,在她小时候是怎样的?在她的少女时光有怎样情感的萌动?她喜欢过什么吗?她不喜欢什么?


在聊天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回到妈妈年轻的时候,会看到一个怎样的她?是不是会好奇她的性格、她的故事、她的困惑?再去了解一下妈妈年轻时候的时代背景,我们一定能够看到一个更丰满、更立体、更真实的“她”。


有一位朋友,一直为妈妈的“抠门”而困扰。不管是平时买东西,还是出门旅行,妈妈总是能省则省。朋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不明白,明明只要多花几十块,就可以不用那么累,或者吃得更好一些,住得更舒服一些,但妈妈却那么心疼。而且,她每次给妈妈买了好吃的、好用的东西回家,妈妈也总是会唠叨两句:“太贵了”“也就那样”——这让朋友也很伤心。后来,朋友和妈妈聊天,无意中聊到了过去。妈妈带着几分唏嘘地回忆起自己刚结婚的日子:两口子收入都低,孩子又经常生病,双方家里也没有能力支持原来,妈妈也曾是一个有些大手大脚的年轻女孩,但婚后严峻的现实,让她飞快地变成了一个精打细算、甚至锱铢必较的妇女。


原来,妈妈不是原本就这样的——朋友将自己代入进去,想象着那个女孩当时面临着怎样的压力和焦虑,在改变自己生活习惯的过程中,她会不会也有失落、遗憾、甚至后悔;那一次聊完,朋友对妈妈的这个习惯多了几分理解:妈妈不是完人,更不是只为满足儿女期待的工具人。换成是自己,自己也无法保证多年的习惯,马上就能改变。


正是这样的交流,能让我们和妈妈都意识到:妈妈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女人,妈妈也是她自己。


自我承担,放下对“妈妈”的期待。上面这个建议听起来不难,但可以想象很多人会莫名觉得别扭,或者干脆还带些抵触。这是因为,在“看见”他人之前,我们必须先“看见”自己。如果你也觉得,道理说的都对、建议也不难——要先做到这一点:爱自己。


就像有些观众看完了《你好,李焕英》,会更认可“我哭是因为我没有这么好的妈妈”,很多人即使已经成年,还依然困在某种无意识的期待中。正是对“妈妈”的期待,期待妈妈无条件地、全然地爱自己。


在心理学上,这被认为是个体停留在心理上的婴幼儿时期,期待一个全能的、无条件满足自己的父母;如果父母没能给予足够多的回应,而是打压、忽略、歪曲孩子的需求,或者孩子遭受了过大的挫折,就会无法顺利地走出这个时期,形成成熟、自我认同。


于是,即使我们早就成年了,却仍然在期待一个“好妈妈”来弥补当年的那些遗憾和创伤。应该意识到这其实是一个死循环:我们越期待这样一个“好妈妈”,越不能看到“妈妈”真实的样子;而“妈妈”为什么不能“看见”小时候的我们、不能那么无条件地爱我们呢?因为她同样没被这样爱过、这样看见过。


如果我们想到,父母也曾经是孩子,会难过而又释然地发现:不是妈妈不爱我,是她给我的爱已经是她的全部。是的,我们或许没有得到那么理想的爱,可以为这种遗憾而哭泣,可以抱抱过去的我们自己。当我们先看见了自己,我们或许就能慢慢放下对“妈妈”的期待,从而真正地看见她。


“妈妈”承载了太多期待和意义,让我们忽略了“妈妈”角色之外的那个“她”。每个“李焕英”都应该是她自己,每个“妈妈”都应该被更多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