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翻红中年爱情 “神话”更接地气

家叙家议 2022-03-23 11:00:08

占据新年榜单前列的电视剧《小敏家》和电影《爱情神话》都是围绕中年爱情展开。人到中年,尝过爱情的甜,吃过爱情的苦,在看清爱情的真相后,是否还能相信爱情,还敢走进爱情,让自己的人生因为爱情而更丰富呢?不仅是青年人,中年人的婚恋观也需要与时俱进,他们的爱与情不仅影响着自我的发展,也决定着家庭的高质量精神生活。

爱情神话.jpeg

中年人的婚恋观也需要与时俱进


先婚后爱:去菜场时捎一束花

我和先生是两个大龄男女抱着“该结婚了”的心态在一起的,理智占了上风的优点就是我们冷静地评估了双方家庭,对方人品和性格,工作和朋友等等,觉得“合适”。

要说没有过恋爱的感觉,也不对,只是都过了为爱情上头的年龄,恋爱了一年多后就结婚了。其实我在结婚的时候还是有一点伤感的,跟朋友倾诉了一下,觉得自己没有很心动。

后来就经历了最艰难的一个时期,有孩子之后的那几年,他作为父亲和丈夫,一直在努力地去做好这两个角色。他现在说起来只是觉得“责任不能推脱”。但是对我来说,那个时候,一个负责的丈夫带来的心定远胜过爱情带来的心动。

当然有矛盾,最冲突的时候他也负气说加班,在公司过夜,我带着孩子在家里哭。但是在这些争吵里,我们看到了对方最真实、最脆弱的一面。我们都是善良的人,而且也都认为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关系、我们的孩子是值得珍惜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共同经历了很多事情,有高兴的事情,也有那种完全意料之外很崩溃的事情,比如娃有一次走丢了,我差点疯掉,还是他稳住了我……

就这样,等娃上了初中,不再需要那么多注意力,我和他反而越来越觉得对方有意思了。一方面是共同迎战生活的濡沫与共,另一方面有了很多生活细节的默契,让他捎个菜,肯定能买到全家都喜欢的水果蔬菜;聊起天来,互相知道对方的雷点、笑点。

所以现在,我和先生简直是天天“秀恩爱”,我家孩子正值青春期,有一次说到早恋的问题,他说他没兴趣,我们说为啥,他说,你们给我塞狗粮,我已经饱了。的确是这样,好的感觉一上来,其实中年人是更“浪漫”的,这种浪漫可能是买菜的时候捎带一支花,也可以是在他工作熬夜加班的时候,我帮他做个PPT。这样的爱情更成熟,更个性,是时间打磨出来的浪漫。


重新出发:病树前头万木春

我离婚好几年了,那段婚姻是冲动式爱情的果实,勉强持续了五年,最后因为他的婚外情推倒了最后一张“多米诺骨牌”。当时也被很多人劝,包括父母和闺密,都说你扶持着他好不容易发达了,怎么能放弃呢?人家也并没有要跟你离,不用这么较真吧?我并不是恋爱脑,认为爱情浓度低的婚姻可以挽救,但爱情彻底消失的婚姻不值得留恋。

当时离婚后的状态很糟糕,有一段时间我会觉得我没办法再和其他人从头开始,甚至一想到要和人恋爱就觉得很烦。但独处时,其实还是渴望有人能够在我身边。这两种状态轮流出现,所以我那段时间一会儿渴望和人交往,结果开始约会了又觉得都是当年玩剩下的桥段,一路走只会走上老路。

我遇到的交往对象,大多目的比较明确。有的一开始就分析双方的条件,房子车子,有没有孩子,收入怎么样,家里父母情况怎么样,虽然我的第一段失败的婚恋是因为爱情比重太大而实际问题考虑太少,但是真的这么实际了,我又接受不了。

带着不同心态认识或者交往了几段,逐渐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其中一段我真的重新恋爱了,各种暗示、小心思都来了一遍。到后面发现我和他想要的生活是不一样的,他喜欢随遇而安,比较躺平,但是我其实是很喜欢竞争,力争上游。

我最勇敢的一点就是一直没放弃“实战”,几段恋爱谈下来,我更清楚了自己的爱情定位,因为离婚后事业发展的挺好,没有太多经济压力,爱情对我来说更自由也更属于我自己,我不需要浓度很高的爱情,因为爱情在我生活中的占比不是百分百了,顶多占一半。

目前我有了比较稳定的感情,两个人势均力敌,互相欣赏,相见不恨晚。我不后悔年轻时仓促的爱情,也庆幸自己当机立断逃离了没有了爱的婚姻,在没有那么老的时候还能与爱情再次相遇。


自我翻新才能爱情翻红


文/梁熠

梁熠.jpeg

梁熠  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爱情神话》是最近热映的一部电影,被很多人评价说“终于在银幕上看到了中年爱情的样子。”这部电影讲的故事其实非常简单,就是男主认识了女主之后,两个离异的中年男女,互相有好感、但又有一些波折的故事。到影片结尾,他们也并没有就“激情似火”地建立关系,只是在波折之后,关系更进了一步:女方放下了一些防备,男方也更了解了女方真实的样子。

而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备受赞誉的原因,就是它将中年人的爱情拍得十分真实。影片里,男方追求女方,不是通过送花、送礼物,而是约咖啡之余,帮女方带孩子、给女方做菜;女方呢,面对男方的示好,几经犹豫,最终给出的回报是帮男方找到了开画展的场地。

在他们互动的过程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生活细节。这其实就是中年爱情的魅力:从天上回到了人间。

也许我们最初走入爱情,都是带着浪漫和幻想,讲究的是“电光火石”的瞬间;但中年的爱情,却是实实在在的陪伴和支持。因此,对中年女性来说,我们并不缺少丰富的经历和细节,需要的只是找到正确的态度去看待过去和展望未来。

其实,爱情本身从来不需要去神话,它也不是万能灵药,甚至,它也未必是人的必需品。但是,变得更真实、更接地气、更能为我们理解和掌控的爱情,又的的确确能够滋养我们、丰富我们,让我们的人生有着不一样的模样。


亲自定义爱情

提到中年爱情,我第一个想到的关键词便是“清醒”。人到中年,曾经有着“少女心”“恋爱脑”的我们,多半会变得更加理性、清醒,人也更有力量、更有经验、更懂爱情。

所以中年爱情能够翻红的基础就是:亲自定义爱情。年轻时我们对爱情的定义,往往是外界、社会和他人灌输给我们的,而现在,我们有了自己对爱情的认知,知道了什么样的人让自己更舒服,而爱情在自己这里不是不可或缺而是锦上添花。在此基础上,我们只需要再深一步思考一个问题:自己在爱情中的核心需求是什么。

找到过往的感情经历中,让自己感觉最好的一段关系或者体验最好的时刻。思考在那个场景中,发生了什么,对方的哪些行为、言语让自己感觉很好;以及自己的这种很好的感觉,具体是满足了自己的哪些需求。比如,如果是因为对方总是夸赞自己,这可能是对方满足了我们需要被认可、被赞美的需要;如果是因为对方做事情很有主见、很能解决问题,那这可能是因为对方的这个特质,能让我们很有安全感,满足我们依赖他人的需要……

在一段感情中,我们会有很多种需要被满足。所以,尽可能多地找到它们,接下来第二步,就是给这些需要排序,以及试着给它们寻找可替代的途径。

我们要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在爱情中不可能同时满足我们所有需要,我们也不能把自己的全部需要都放在爱情中去满足。所以,第二步就是帮助我们找到自己在爱情中最核心的那个(那几个)需要。如果在排序上遇到困难,我们可以思考,这个需要一定要在爱情中得到满足吗?在友情、亲情甚至是兴趣爱好、工作中,是不是也可以满足它?如果只想或者只能在爱情中被满足,它的优先级是多高?如果爱情里没有它或者很少,我们能够坚持下去吗?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可能是持续一生的,因为我们自己也会发生变化。

勇敢面对“不自由”

不管婚内爱情还是重新谈爱,中年爱情好像都不那么自由,因为中年人的羁绊更多。但怎么在种种“不自由”中遵从内心的需要,让自己的内心获得最大的自由呢?

热播剧《小敏家》里,两个四十多岁的男女,各自有孩子,爱情对他们是奢侈品,要告别前任留下的影响,消弭与孩子的隔阂,才能向着爱情重新出发。但他们没有因困于生活琐事就不再追求浪漫与仪式感,为纪念恋爱一周年,陈卓为小敏准备了一后备箱的惊喜,两人坐在楼下,喝着香槟,吹着晚风,拍纪念视频。向我们展现了一段受限制的中年爱情的美好模样。

很多中年女性,面对爱情时往往多了一些洒脱和底气。也许我们的爱情经历并不顺利,也许我们曾经在其中举步维艰,一片真心被伤害得伤痕累累。也许我们一直没有勇气或者机遇真正走入爱情,大多数时候还是一个人面对生活。我们或许会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其实这个世界没有人能够替你负责,寻找爱获得爱终归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无论过去我们的爱情画卷上留下了什么,那都是自己所做的选择,并且那也是过去的自己带着很多的局限做出的最好选择。


看见自己最重要

因为种种原因,很多中年女性一开始接触爱情时,会下意识地把自己放在一个被动的位置上,潜意识里,已经把选择权、决定权全部交给了对方。然后,她就只能被动而困惑地一遍遍去思考和猜测:对方要干什么?对方要选择什么?其实在亲密关系中,不管多少岁,都有权利主动做出自己的选择。

我有个朋友阿红,每一次遇到的都是“渣男”,在她四十岁的时候,彻底对爱情绝望,说已经把爱情排除出人生目标了。

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原因很快就找到了,她的原生家庭重男轻女,她小时候需要一直讨好父母,才能得到表扬和被爱的感觉。因此,在她进入亲密关系的时候,为他人付出,就成了她最熟悉的表达爱和获得爱的方式。而那些能够理所应当接受她这种方式的男性,又恰恰是与她截然相反的比较自私的人,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只会随着两个人交往的深入越来越不平衡,最终彻底倒塌。

还有什么比看见自己更重要呢?走入爱情,就是两个人“各取所需”,只有看见自己的需求,才能做出更符合自己需要的选择。

当意识到一直捉弄她的不是爱神,而是她自己的心魔,她进行了自我翻新,当再开始一段新感情时,了解双方的边界,学着合理地提要求,收效颇好,并且给我总结自己的心得,既然已经拖到中年才谈情说爱,那么就要以更成熟的方式谈,这种有把握的谈恋爱感觉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