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泡博物馆,美育进行时

作者: 口述/陈柯伊 采访、整理/王悦
家叙家议 2022-04-25 11:07:33

双减时代,带娃逛博物馆、泡美术馆,是很多家庭度过周末的理想生活方式。涂思美育创始人陈柯伊认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树立一种人生境界,成为“生活的艺术家”,赋能美好生活。


大约10年前还在读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专业时,陈柯伊就发现,大众对艺术欣赏还停留在“画得像不像”的层面上。她认为艺术的本质不是技法,随着美育的普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艺术最重要的是给人带来震撼心灵的力量,以美育人、以美化人。


看展,美育的最佳起点

如果想要让孩子拥有“美”,首先就需要带孩子来到“美”的面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挑孩子感兴趣、有联结的展览作为博物馆美育的起点。选到了,你就赢了一半。

记得去年今日美术馆的“宫崎骏与吉卜力的世界”展览,生动再现了21部动画电影的诞生过程。要带孩子们一口气全程看完吗?不用,不求面面俱到,只要挂一漏万。比如,事先做点功课,你就会发现,宫崎骏跟其他动画大师最大的不同点,就是他创作时先画出脑海里的一幅场景画面,再根据这个画面一步步构思故事。而当时的动画片制作,还没用电脑技术,要将一张张手绘图画连起来播放。

我们于是就制作了一些有图像的卡片,供孩子随机抽3~4张,卡片之间没有故事的连续性,让孩子根据手里的卡片画面,自己编一个故事。这样的小游戏,不仅让孩子们理解了动画原理,还能激发想象力、创造力,调动参与感。展览也不再是一个“高高挂起”的存在,而是一个可参与的主题,可触摸的活动。

当时有个10岁女孩令我印象深刻,她不仅用抽到的几张卡片按顺序正着编了个故事,又兴致勃勃地倒着编了个故事。所以,没有“静不下来”的孩子,只要找到孩子的兴趣点,他们总能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当然,家长们也要破除“一定全看完”的执念,不要强制孩子们必须待多久,如果观展都不享受了,超出了孩子的体力值和情绪容量,变成“为了打卡而打卡”,那样起的是反作用。

看展览是孩子建立文化认同感的重要途径,让看展成为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能让孩子的艺术修养渐渐养成了。

打开五感,叩响艺术之门

常见很多家长在名画前给孩子“指点”,这幅画可是某大师的名作,值很多钱呢!其实,一幅作品,如果跟我们的生活没有任何联结,纵使它价值连城,也无法打动孩子的心。家长不妨优先选择与孩子生活密切相关的展品切入。比如,大自然里的花鸟鱼虫,是孩子们容易亲近和喜爱的,我就带孩子们欣赏齐白石作品集《可惜无声》。

大家都认为,齐白石是画虾大师,其实虾只占他作品中很小的一部分。“可惜无声”的意思是,“可惜没有声音,不然你们都以为我画的是真的”。所以,我们在孩子的耳机里,放出了蜜蜂、蝴蝶、蚱蜢、蛐蛐的叫声,让孩子玩“听声音找画面”的游戏。先让孩子们在博物馆感受到快乐,再引发他进一步思考“齐白石为什么画花鸟鱼虫?”那孩子们就很容易理解,齐白石是通过画作表达出“不在乎跋山涉水去名山大川,生活中的一草一木都很美,其实美就在我的后院里”的思想境界。

又如,松美术馆收藏的《雏菊与罂粟》是梵高去世前一个月创作的,那时他病情好转,从山野采了一捧鲜花,雏菊清香、罂粟迷人,他担心花朵无法常在,因此支起画板将花画了下来。为了让孩子感受梵高创作这幅画时的心境,观展中我们会带一捧雏菊,让孩子现场通过自己的鼻子去贴近《雏菊与罂粟》,用情感去联结梵高的艺术人生。

如同钱钟书所说,“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动或者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因此观展中,我们要尽量通过游戏和道具,还有自己的长处,帮孩子打开五感叩响艺术之门,从各个维度欣赏作品、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对于孩子来说,感觉比知识重要。因为一个人心智的成长是从感觉经验开始的。


提好问题,激发孩子的思考力

如果说看展前的功课,对于一些忙到焦头烂额的家长来说是个负担,那不如转换角色,让孩子沿着他的喜好和思路,做个小小导览员,毫无压力地带领成人看展,也不失一个很巧妙的办法。好答案不如好问题,以下几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在孩子与作品之间建立情感联结: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件作品,为什么?最不喜欢的作品是哪一件,为什么?如果有一件作品可以收藏在自己家里,你选哪一件?你最想作为礼物送给好朋友的作品是哪一件,为什么?这些答案没有对错,且家长不需要做任何功课,就可以跟孩子无障碍交流,也是增进亲子关系的巧妙沟通方式。

对于有展览相关背景的家长,可以给孩子设定一个虚拟的角色,在展厅里玩cosplay的游戏,也能更好帮助孩子理解展览的主题和作者。比如,清华艺博的“华夏之华”展览,我们就让孩子以小小考古家的身份,仔细观察描述器物的特色,在不看标签的情况下推导出这个作品可能“离我们多久了?”“当时可能是用来做什么的?”“这个东西是怎么做成的?”……

最让家长挠头的当代艺术作品,没有艺术界盖棺定论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更适合用问题引导孩子去思考更深层次的东西,并带着问题去展览中寻找答案。红砖美术馆展出的“艺术卡门线”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徐冰老师把他创作的“天书”涂装在火箭表面传送到外太空,但是火箭最终发射失败了。他把发射过程、火箭残骸都通过展览方式呈现出来。

我们就问孩子,“虽然火箭发射失败了,但你觉得这是一个完全的失败吗?有没有成功的地方?”我还清楚地记得有个孩子当场说了一句特别有哲理的话,“失败就失败了吧,因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我们问到“这个展览融合了哪几个学科?你觉得是怎么融合的?”有一个孩子的回答非常深刻:“科技让艺术更加理性,艺术让科技更加浪漫”。还有孩子问:“如果当代艺术没有边界,那么万事万物是不是都可以被称为艺术?”……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答案,但最宝贵的是探究、思考和印证的过程。

如果家长们觉得问题难度较高,不妨为孩子准备随身的素描本和铅笔,随时做观展日记。比如让孩子临摹喜欢的花纹、器型,甚至哪怕就一句话的记录——我在哪天、跟谁、来到哪个场馆、看了一个什么展览,当天我印象最深的展品是什么……都非常有意义。

另外,很多展览出口都有衍生品商店,观展后,家长们不妨花点小钱买些相关书籍、明信片、冰箱贴或者记事本,这并不是乱花钱,几十块钱的小礼物,也许就能激励孩子下一次持续观展,也帮孩子与展览建立了联结,带回家后,他很可能再看相关书、纪录片或电视节目,孩子对相关主题的兴趣会更加浓厚。

我们涂思群里有个妈妈,每周末都去泡博物馆,5年里,她带着女儿去了145家博物馆,看了237场展览。她说,带孩子逛博物馆,就像逛超市一样平常,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从一起逛博物馆开始,从过好一个周末开始,让孩子们拥有更辽阔的人生。

这不仅仅是让孩子们学知识,博物馆的美学教育意义更在于,当一个孩子在其间逐渐了解到什么是真正的美、什么是真正的知识,他们就会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把美渗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他们将是未来的“生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