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时茂:从慈父到严父
当年凭借谢晋导演的《牧马人》中许灵均一角,朱时茂成为一个时代人心中的偶像。三十多年过去,作为国内最年轻的院线电影导演,朱时茂的儿子青阳走入人们视野。
制片人和导演干起来了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2015年年初,由朱时茂担任制片人,儿子青阳导演的电影《谍·莲花》,以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加入贺岁片的战局。虽然同期有吴宇森的《太平轮》、徐克的《智取威虎山》以及成龙主演的《天将雄狮》……竟也票房不俗。明星子女大集结的阵容是该片最大的噱头。
“反正我觉得我就是我。”青阳在微博中写到:“我们是被父辈们的光环照耀了,但是这不说明我们就不用努力。”
同样是从纽约大学毕业的著名导演李安,38岁才有机会拍自己的第一部电影。而很多电影专业科班出身的人,最后都选择了转行。显然能够找到机会去拍一部电影并不容易,青阳一毕业就做导演,而且是导一个院线大片,青阳坦言:“我真的非常幸运,也非常珍惜这一次的机会,我很感谢我爸爸。”
朱时茂在儿子导演的电影中,出演剧中的“将军”一角。
两代人之间始终存在差异。朱时茂在中国电影圈摸爬滚打几十年,半路出家当起了导演,靠的是江湖经验;而青阳则是正经名校科班出身。电影开拍没多久,父子之间发生了冲突。
有一场戏是在一个蜡烛的氛围下拍摄的,朱时茂在现场看着监视器说,青阳,这个光不够。儿子“哦哦”地答应着知道了,却并不以为意,只顾继续忙活。朱时茂还想着给儿子留面子,就喊,青阳你过来。儿子竟没理他。“我就有点儿不舒服了,我说你过来一下,这个光,将来审查肯定是通不过的。”结果儿子来了一句,爸爸你不知道,这不是拍电视剧。父亲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一向慈和的他变得严厉起来:“我不知道?我拍电影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干什么呢!”
父子俩的争执让片场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尴尬,后来青阳说:“大家不知道是制片人和导演干起来了,还是爸爸和儿子干起来了。”
矛盾的爆发让青阳意识到,自己其实是忽略了和爸爸的沟通:“当时现场比较混乱也比较忙,没顾上跟爸爸仔细解释清楚,我们现在拍电影,对电脑的依赖很大,像光线这样技术性的问题,都是可以在后期进行调整的。”无论是在电影的制作还是管理上,年轻一代已经有了一套新的方式。
作为央视电影频道“青年导演扶持计划”的一员,青阳拍这部电影除了电影频道的资助,还有一部分资金来自父亲。对儿子,朱时茂永远都是支持的:“只要他专心事业,无论多少钱,即便是倾家荡产我都愿意出。”
爱无边的父亲
1991年,朱时茂38岁,青梅竹马的妻子范旭霞为他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他就是青阳。
“从阳阳降临人世那天起,我发誓要做个好父亲,尽最大努力给他幸福生活,让他快乐成长。”儿子也是朱时茂的快乐之源和解忧灵药,他用“心花怒放”来形容每次看见儿子的感觉。他对儿子的宠爱则表现在有求必应。好友陈佩斯说过,“他对儿子简直太好了,儿子的一句话就是‘命令’”。
一次,5岁的青阳看见邻家小朋友骑着小电动车在院子里玩耍,便追在后面央求,“让我开会儿,让我开会儿。”小朋友不理不睬,扬长而去。此番场景被倪萍看见,告诉了朱时茂。朱时茂感到一阵心酸,当即跑进商场,拍出几千元钱,买了一辆当时最新款的儿童电动车。
青阳小时候身体不好,患有过敏性哮喘,天气一变就咳嗽不止,厉害时能憋得喘不过气来。夜里孩子咳嗽得睡不成觉,朱时茂整宿抱着他,心疼地哄着,“没事,没事,明天就好了。”
有好长时间,父亲带着儿子几乎天天跑医院,于是,一些场景像电影镜头一样印在青阳童年的记忆里——父亲看他咳嗽时心疼的面容,背着他上楼的背影;为了赶排练,父亲带他加塞儿看病,一个劲儿地向谦让的病友抱拳感谢。
那几年,朱时茂家里总飘着中药味。中药汤太苦了,他总是自己尝一口,再喂儿子喝一口。直至今日,爷儿俩闻到中药味儿也会一起反胃。
青阳在父亲的百般呵护中成长。在一次电视访谈节目中,朱时茂信誓旦旦从来没有打过骂过儿子。青阳却在一旁窃笑不停说:“我记得5岁那年,我看《牧马人》,一激动,把脚踹到你脸上,你把我的脚打开了。那不是打我吗?”朱时茂一脸“委屈”:“那叫打吗?那是下意识动作,是摸啊!”“不,就是打!”青阳一边说一边亲昵地用手捅着父亲,父亲回身抓住儿子的手,父子俩孩子般嬉闹起来。
为了给儿子治病,1999年,朱时茂万分不舍地把8岁的儿子送往美国加州。青阳在妈妈的陪伴下,离开了溺爱无边的明星父亲,过起了一名普通中国移民孩子的生活,身体却令人惊奇地健壮起来。学游泳,学空手道,学钢琴……青阳茁壮成长。
朱时茂夫妻力挺儿子
无话不谈的父子
朱时茂每年去美国探亲一两次,每次走的时候,小青阳一般都懂事地不哭不闹,但是,父亲走后的第二天,他就会说:“这个杯子我爸昨天用过,我要用它喝水;这把牙刷我爸昨天用过,我就用它刷牙!”当范旭霞把儿子的话告诉朱时茂时,他说自己的心“揪揪地疼”。
青阳10岁那年,朱时茂探亲假到期了,分别的那天,青阳终于爆发了一次,他抱着爸爸的腰使劲晃:“爸爸,你能不能改机票不走啊。要不晚点儿走,等飞机起飞了再走。可能今天的飞机改成明天飞,你明天再走……”直到朱时茂坐进汽车离开,儿子还在车后大声喊:“爸爸,要是飞机晚点,你就回来……”朱时茂泪如雨下,不敢回头。
14年,他与儿子就像候鸟一样,分飞在大洋两岸。而父子的心,由一条越洋电话,时时刻刻紧密相连,父子俩无话不谈。“我们聊学业、健身,说电影、音乐,甚至谈情感,八卦酒吧中的趣事、糗事。如果哪天没有打电话,就感觉浑身不舒服。等听到儿子声音后,就感觉满足了,身轻体健了。”
儿子生活中有了郁闷烦恼也经常向父亲请教,比如谁谁写信表示喜欢他,而他不喜欢对方怎么办?朱时茂便支招:“你可以委婉地告诉她,你们不合适。千万不要伤害别人,因为人家喜欢你没有错。”
父子感情没有因为距离而疏远,反而更加亲密。青阳最崇拜的人是爸爸,从想当一名电影明星到想当一名电影导演,他的理想始终都离不开电影。
2009年,青阳高中毕业。在美国考大学可以同时申请十几个学校,而青阳却在一大排的申请登记表格中,填报了唯一的一个志愿:美国纽约大学电影制作专业。当时朱时茂还着实为他担心,就报一个专业,万一考不上怎么办?青阳却说:“放心,我一定能考上,相信我。”青阳如愿以偿。在校期间,他导演的《太阳女神》获得好莱坞电影节最佳学生短片奖。父子俩的共同语言也越来越多。
青阳大一放暑假回国时,正值朱时茂自导自演了贺岁喜剧片《戒烟不戒酒》。青阳不仅成为朱时茂最得力的助手,还在电影中进行了RAP演唱。在电影上映发布会上,朱时茂高调而自豪地向媒体记者介绍了学电影导演的儿子青阳。
2011年,朱时茂荣获“中国演艺界十大孝子”称号——他父亲去世很早,兄弟姐妹10个,生活负担全部压在母亲身上。朱时茂16岁当兵入伍,后来在北京工作有了自己的房子,最先想到的就是把母亲接来和自己一起住。但母亲不适应,还是要在老家安度晚年。于是,朱时茂经常跟母亲打“热线”电话,有空就回去看望。在他看来,孝顺就是让母亲高兴,“她喜欢什么,就为她做什么。”耳濡目染,青阳也传承着爸爸孝顺尊长的优良品德。第一份收入到手之后,范旭霞的衣服和鞋子便全由青阳“置办”了。大学毕业回国后,青阳除去必要的外出工作,所有时间几乎都陪着父母,陪爸爸打高尔夫球、健身、游泳;每隔一个月,还要驾车千里去青岛看姥姥。
对于刚刚踏上导演之路的儿子,朱时茂显然要比以前严厉,他对儿子说:“你将来会经历很多的事情,有人会对你赞不绝口,有人会对你议论纷纷,还有的人会对你不屑一顾。面对各种各样的议论,你只要按照自己选好的路一步步走下去,并把握好一条:认认真真地做人,老老实实地拍戏,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