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女的孩子爱读书
许春宇 中国首家女性会员制书店——北京雨枫书馆创办者
让女人有书香
阅读是我从小的爱好。初中时,我梦想中的工作就是当图书馆管理员,我想象自己穿着长裙在高高的书架间穿行,还能看好多书,多惬意啊。大学毕业以后,我进入IT行业,换过很多岗位,却不知不觉中离书本越来越远,离梦想中的书店也越来越远。
2006年,母亲被诊断为癌症,我辞职准备回家照顾母亲,后来知道是误诊,虚惊一场。但我不想再回到那种朝九晚五的生活中去,尘封在记忆深处的愿望又开始探头。反复思量以后,我决定开一个小书店。
我老公说这是出力不讨好的事,因为书店很难赚钱。但我想,人的一生总要为自己热爱的东西奋斗一次。
我做了调研,北京还没有一家专门针对女性的书店,也没有一家书店提供借书业务。我并不倡导买书,因为一本书不一定是你买回家才属于你,而是你看过才属于你。以前我老买书,书架膨胀,跟女人买衣服的道理一样,好多书买回去一次都不看,有的只看一次就再也不理了。我觉得建立看书习惯远比买书更重要。我要开一家女性专属的书店,不光卖书,还给那些和自己一样的“书女”们一个随心所欲的阅读环境。我希望走进书馆的每个人,如同走进自己的书房一样放松自在。
2007年,我的雨枫书馆正式开业,白色围栏,紫色台阶,门口一行小字:“让脚步停留,让心行走”。
我的目标读者是25岁到45岁的知识女性,为了满足不同女性的需求,我将书馆的书分为“女人写的书”、“女人需要看的书”和“写给女人的书”三个大类,又找了很多爱读书的朋友推荐书目,以确保每一本书对读者都有价值。
书馆实行会员制,每个月可以在雨枫借阅相应数量的图书,不限时间,并享受雨枫提供的“折扣购书”、“书女大使”等服务。
我们希望通过会员制把女人“拴”在书上,让她们享有爱上阅读的价值,人生因此大不同,尤其是,女人有书香,整个家庭就有书香。
和孩子做书友
我曾经给一个爱看电视却希望孩子读书的妈妈建议,拿出时间跟孩子一起读书。我说,你不用读孩子的书,你就读你自己的书,让孩子看到你在做你认为有价值的事,而不是你勉为其难地帮他做事。她尝试关掉电视和手机,和孩子一起读书,坚持了两年,每年的阅读量超过了一百本。现在每周读书已经成为他们的家规。而那位妈妈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的女人是美丽优雅的,读书的女人也是智慧从容的。
我跟我女儿是书友,我觉得这比任何关系都好。我们俩一起读书,也经常互相推荐书。我今年推荐她看了《了不起的盖茨比》,她推荐我看《三体》。
我有一个思路跟别人不太一样,我主张孩子快读,绝不允许她一本书读一个月,哪怕她夜里十二点不睡我也支持她把书读完,因为有时候为了自己的喜好打破常规作息是值得的。她小时候读书好多字都不认识,我也不鼓励她查字典,先读下去再说,积累最重要。到一定时候,不认识的字就都能认识,不理解的意思都能理解。曾经有一个假期,我们俩坚持了一周,一人每天读完一本书。
从孩子开始就建立阅读品位很重要。我会引导她读一些经典,即使她不一定细细读完,我也希望她能打开眼界,知道还有这样的书存在,而且是那样美好。我在书馆开“青少年读书会”,介绍经典好书也是这个意思。
通常孩子在小学四年级就可以向大部头的书过度,这个时间点错过了,孩子以后就很难读长篇了。我女儿四年级时,我让她读哈利·波特,这是很好的过度书,虽然厚,但内容吸引人,一共七部,她反复读了四遍。现在,她读一个大部头一点都不困难。
另外,不要光在文学类图书中打转,还要读些科学类的书,要读新闻读时政。我还鼓励她看电影。因为很多电影来源于图书,一个人对电影的品位和书的品位是相似的。有时候她看完电影,马上去找小说原著,还跟同学分享,摘出经典段落和好词句,这就是深度阅读。
我们俩一起读书的时候,她偶尔会拿过我的书读一小段,了解我在看什么。我看到好诗也会给她朗读,有时她会仿写一段念给我听。她还爱写歌词,找来一些曲子配,我们就一起唱出来。读书,让母女增加了好多很好的互动内容。
春日的下午,母女俩坐在家里的飘窗前各自读书,阳光照进来,两人沉浸在安静的气氛中,谁也不跟谁说话。我偶尔会抬头看她一眼,觉得女儿读书的样子好美。我看她的时候,她也正看我,母女相视一笑,心领神会。这就是我们的读书时刻,互相欣赏,共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