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其焦灼催婚,不如各自开心

来源:中国妇女作者: 文/本刊记者 张姿 邵玮
聚焦 2021-03-04 10:16:11

VCG211215244304 拷贝.jpg

父母应当给予孩子们更多的理解,让他们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催婚背后是父母的“越位”


2020年百合佳缘发布的《单身男女宅家实录》显示,因为疫情导致的“宅家”让父母们的“催婚”欲望更为强烈,有61%男性与44%女性的父母“催婚”一如往年;还有超过一成的父母,逮住与子女待在一起时间长的机会,催得更凶。只有催婚这么简单吗?错了。父母花式催婚大法与代子女相亲双管齐下才是“标配”阵容。2020年不一样的是,相亲阵地由线下转战线上,线上父母代子女相亲相当活跃。


郑女士就一直为35岁还单身的独生女儿头疼,本来对电脑很生疏的她,因为频繁登陆相亲网站,现在已经很熟练操作电脑了。“高龄产妇还好不好生?我们一天天老了,谁帮你带孩子呢?你老了怎么办?会不会孤单一辈子?……”从操心女儿生活现状,到忧心女儿晚景凄凉,郑女士觉得自己除了“出手相助”别无他法。


催婚背后,折射的是父母的“不安”,他们对孩子的未来充满焦虑和恐惧,在他们看来,美满的婚姻与和睦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唯一来源。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关爱,有时候反倒能变成一把枷锁,捆绑住孩子的人生。


郑女士的女儿阿诺早年谈过两场恋爱,但是自己喜欢的人都没入妈妈的法眼,外地的不行,家庭条件不相当也不行……挑来挑去,现在妈妈的条件倒是宽松了不少,但阿诺却似乎没有了谈恋爱的兴致,原因是相亲挫败了她对爱情的美好向往。我最高记录是一天同时和三个男孩相亲。”那次相亲结束后,阿诺就拒绝了父母安排的所有相亲,她再也不想马不停蹄地去见一个又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异性,面对那种难以言表的压力。


“我怎么就沦落到相亲的地步了?”阿诺忿忿不平。本硕博一路走来,她顺风顺水,从来自信满满,但没想到,转眼到了被“催婚”的年龄。


儿女大龄未婚,是父母的原因,还是孩子的原因?其实,很多时候是父母站在背后挑,挑来挑去,让孩子蹉跎了岁月。


前不久,一位“勇闯”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的北京小伙和上海阿姨的对话视频在抖音上火了。“上海有房吗?”“没有,老家有五六套房子。”“小地方五六套房子,上海一个阁楼都买不了。”“老家北京的。”


“哦,北京的可以,加个微信吧!”虽然该视频后被澄清为摆拍,但不少人直呼太真实了。原因无他,成年人了,谈个恋爱,相个亲,都逃不掉父母的介入。


而归根结底,成年人的人生课题,是不是应该由他们自己解决,儿女的幸福是不是应该由儿女自身操盘掌舵?父母更适宜的角色应该是坐在观众席上鼓掌,而非冲到舞台上代劳。


高级婚恋规划师、北京幸福桃花源文化交流中心总监田源告诉记者,“我们做了四年的周末相亲会,因为严格把控,来的都是白富美、高富帅,不是学霸就是精英,按理说,无论谁闭着眼睛抓一个回去结婚都不吃亏,可为什么,大多数都没成?”


因为高不成低难就。她建议未婚男女在找对象之前,要先找自己。自己眼里的自己和别人眼里的自己,是有差距的。有个姑娘叫暖暖,她在择偶之前,先调查了一番“异性眼里的自己”,她问所有异性的亲朋好友,我最大的优点是什么,我最大的缺点是什么,你建议我应如何提升个人魅力……结果,她很快收获了幸福。婚恋成功的基础在于,对自身、对现实都要有清醒的认识,充分知己知彼。


专家照田源 (3) 拷贝.jpg

田源 高级婚恋规划师、北京幸福桃花源文化交流中心总监


单身也可以很幸福


父母催婚,显然催的不是传宗接代,他们忧虑的是孩子的“幸福”,说白了,归根结底,“催婚”是源于父母对孩子“幸福”能力的不自信。不管是单身还是谈恋爱,让父母感觉到你是幸福的最重要。


在湖南卫视第11期《我家那闺女》节目中,一位女店主小七如此说:“不要因为家长催就去结婚,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让他们(爸妈)放心,让他们感觉到你是幸福的。说到底父母是想你幸福的,而不是活成他们眼中的样子,要沟通,而不要‘愚孝’。”这或许值得大龄单身男女们共勉。子女应真诚地与父母交流自己的婚恋观,讨论婚恋深层次问题,让他们尽可能理解自己的想法,并让他们知道你是幸福的。


很多人的单身生活其实同样精彩。33岁的薇薇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年薪几十万。她有一群单身好朋友,经常约着一起吃饭、逛街、购物,朋友圈里经常看到她美美的照片。一有假期就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0》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单身人数超2.3亿。其中广东、上海、浙江、北京的1人户占比最高,表明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单身群体越多。现代社会,女性经济越来越独立,社会的发展让分工更细化,这都为单身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和可能,年轻人被婚姻“功能性”一面裹挟的因素越来越少,他们有了更加多元化的选择。薇薇说:“单身生活挺好,结婚随缘,比我好的不想娶我,比我差的我也不想嫁,总不能因为结婚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质吧?


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2018年曾发布过一份《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对于“如果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结婚对象,您会怎样?”的问题,69.53%的青年选择继续等待,直到找到理想的人才会选择结婚;15.61%的青年选择“保持单身”;有9.34%的青年愿意“降低择偶标准”;仅有5.52%的青年选择“将就结婚”。


这就是两代人的代沟,父母们在物质不丰裕的年代结合,在婚姻中“抱团取暖”,婚姻说到底还是过日子。而孩子们追求浪漫爱情,强调“感觉”和“缘分”。但社会在进步,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父母应当给予孩子们更多的理解、包容、尊重,让他们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找到适合他们的生活方式。


最好的催婚是父母婚姻幸福


62岁的李大妈曾把女儿的结婚问题当成家庭的头等大事,如今李大妈每天遛遛狗、散散步,还和老伴一起出门旅游,再也不替女儿相亲了。


李大妈的改变源自看到一部叫做《剩者为王》的电影。影片中的父亲面对迟迟不婚的女儿,深情告白,“她不应该为父母结婚,不应该在外面听到了什么风言风语就想要结婚,她应该想着跟自己喜欢的人白头偕老、去结婚。虽然我不知道那天什么时候会来,但我会和她一起等待。”


看完这部影片后,李大妈豁然开朗。毕竟,她的初衷是女儿能找到真正的幸福。与其一味“强行关心”,导致家庭关系紧张,不如丰富自己的退休生活。


“中老年人退休后闲暇多,需要新寄托,儿女的婚事就成了父母新的焦虑点。”心理咨询师李昂介绍,催婚状态下的子女一旦妥协,未来婚姻若出现问题,很容易迁怒到自己的父母,造成更大的家庭问题。所以有催婚焦虑的父母应进行自我调节,例如培养自己的新爱好,以免把焦虑转嫁给子女。


某种意义上,最好的催婚方式是父母自己婚姻幸福。何美的父亲,就像“别人家的爸爸”——不仅不催婚,还很支持她,“我的女儿,轮不到别人来说三道四。我们是女儿永远的家,她如果选择一辈子不嫁人,我也愿意养她一辈子。”


有父亲这句爱意满满的话作靠山,何美一直底气很足,哪怕到了39岁“大关”,也并不因所谓的“市场变小了”而放弃寻找真爱。也是受爸爸态度上很放松的传染,何美没有焦灼和怀疑,她的眼神里永远闪烁着初恋般的热情。


在一次户外登山活动中,她结识了比自己小7岁的小李,由于两人兴趣相投、三观契合,半年的恋爱后,他们顺利走入了婚姻殿堂。


“好饭不怕晚”,当父母从容起来,埋头自己的生活,儿女反而获得更多弹性。用何美的话来说,“当你周围的空气一片清新时,蝴蝶都想在你身边停留,爱情也想和你一起散一场步。”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婚姻也如是。


催婚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