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笔连接世界:长城女画家的志愿记忆
1995年的初秋,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香气。那时只有10万人口的怀柔县城,要接待来自180多个国家3.5万多名妇女代表,整个县城都沸腾了。作为驸马庄中学初中部唯一的美术老师,校长通知我被选为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志愿者时,我激动得整夜未眠。那时的我并不知道,这次志愿经历将彻底改变我的人生轨迹。

“田老师要去见外国人了!”学生们比我还兴奋。那时候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社交媒体,国际交流还是稀罕事。孩子们追着我:“老师您一定要把见闻记下来,回来讲给我们听!”我特意准备了厚厚的速写本,想着把听到的、看到的都画下来。
因为英语不够流利,我被分配在基础会务组。第一次站在会场入口引导时,我的手心全是汗,那本被翻得起皱的《英语500句》更皱了,我反复默背着:“Welcome to China...This way please...May I help you...”会场上,我负责引导代表入座、解答咨询,看似简单的工作却让我紧张得手心冒汗。
大会间隙,我在休息区画速写,钢笔刚勾勒出一位法国女士的侧影,就被她发现了。“C'est magnifique!(太棒了)”她的惊呼引来了五六位代表围观。我的小画很快成了“抢手货”,钢笔在纸上沙沙作响,十几分钟完成一幅。马来西亚代表特意整理头巾让我画,印度尼西亚姑娘捧着画像又唱又跳,香港代表还教我粤语“画得好靓”。当我把画作赠予她们时,常常收获热情的拥抱。
有位法国代表捧着画像说:“希望有一天能在巴黎看到你的画展,我来当你的志愿者。”当时只当是客套话,没想到多年后我的首次海外个人画展真的选在巴黎,命运的神奇让我至今感慨。

2005年3月,田凤银在法国巴黎举办画展时与法国美协主席阿尔弗莱德先生合影
大会期间,我意外成了“长城文化大使”。当代表们问起怀柔的特色时,我不仅介绍了板栗和西洋参,更骄傲地展示了自己创作的长城油画照片。我拿出用两个月工资冲洗的20多张长城油画照片,被代表们争相传看。

长城写生
“长城原来是有颜色的!”美国代表惊叹道,“和纪录片里灰蒙蒙的样子完全不同,和我们去八达岭看到的也不同。”在夕阳下呈现橘红色调的城墙,漫山遍野的金黄秋叶,这些她们亲临八达岭时未能见到的景象,通过我的画作鲜活起来。一位代表的话点醒了我:“你笔下的长城既雄伟又温柔,就像中国女性。”

我用200多张人物速写结束了这次难忘的经历,大会闭幕那天,我摸着速写本的封底,想起法国代表说“画家是崇高职业”时眼中的光,马来西亚妇女姐妹讨论艺术教育时的热忱,这些都让我重新审视自己。
五年后,2000年,我做出了人生中最重大的决定——辞去稳定的教师工作,成为一名职业画家。这个决定让家人朋友都难以理解,但我知道,是那场国际盛会打开了我的视野,让我看到了艺术的无限可能。

2009年,田凤银在法国财政部举办油画展并与法国财长拉加德合影
30年弹指一挥间。当年乡村中学的美术老师,如今已在25个国家举办过68次长城主题画展,两次代表世界女画家受邀参加联合国妇女地位大会。

2015年3月,田凤银受联合国妇女总署邀请代表世界女画家参加在联合国总部召开的世界妇女地位大会
2024年,我在第68届联合国妇女地位大会上发表《长城精神赋予时代女艺术家的使命》演讲时,提及自己曾在第四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做志愿者的经历,刚果代表当即说起“我们来过怀柔,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我忽然明白,95世妇会给予我的不仅是国际视野,更是用艺术连接世界的勇气。

今年春天,长城美术馆中,一位离异6年的抑郁症患者站在油画《破云》前泪流满面:“这些穿透乌云的光,就像照进我心里的希望。”后来她常常到美术馆来,和我聊天或在画作前良久驻足,每次的状态变化肉眼可见,如今她已成为馆里的志愿者,希望帮助更多女性走出阴霾,走向自信与美好。
这样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也是这些亲身经历让我逐渐确信,长城无形的精神力量能如此鼓舞人,艺术治愈心灵的能量能让生命如花绽放。现在我把创作之外的更多时间投入公益,每年为妇女儿童提供20余场免费美育活动,希望有更多女性走进美术馆,让艺术之美滋养她们的精神家园。

站在北京世妇会30周年的节点回望,我常想起代表们传看长城画作照片时发亮的眼睛,想起她们说“女性要像长城一样坚强又美丽”。如今我的800余幅长城作品中,总有一抹温暖的橘红——那是1995年秋天,3.5万名妇女用友谊为我的调色盘增添的色彩。那个秋天教会我最重要的事:画笔可以描绘长城,也能联通世界;颜料既能渲染画布,更能点亮生命。
口述:田凤银
采访、整理:陈昊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