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恶意差评师案:网上江湖
来源:中国妇女网作者:风扬
法律帮助
2013-05-21 13:57:00

宅男赚外快,兼职差评师
2011年6月,王子华从广州一所专科学校毕业,他在人才市场奔波好久,一无所获。不是工作难找,是嫌工资低,懒得干。最终,他回到了深圳家中。
父母托人给他在建筑公司找了份工作,月薪两千多。王子华没事就宅在家里上网,渐渐迷上了网购,每月工资到手,不出半月就换成了淘宝里的新鲜物件。花销太大,他琢磨开家网店挣点外快,可家里不支持,也无进货渠道,不知卖什么。
那天王子华打开玩网游的QQ群,一个叫“风云123”的玩家发出一条消息“想轻松赚钱的私聊……”王子华进入“私聊”,回过一句“小子,有什么门路,带哥们儿一个呗。”对方说:“听说过差评师吗?”王子华表示不清楚,对方发来一个鄙视表情:“就是专门在淘宝上买东西给差评,卖家肯定求你删掉,这时你就跟他要点好处。”“这行吗?万一被举报怎么办?”“这你不用担心,咱们都是注册的小号,别用真实信息,买的都是小东西或者竞拍来的便宜货。具体怎么弄回头再教你。”对方给他留了差评师的QQ群号。
王子华马上进入QQ群,发现里面很热闹,已有两百多人,有学生、上班族、家庭主妇。自报家门后,群友竞相对他进行“培训”。在群友的指导下,王子华用虚假信息重新注册了一个淘宝账号。
一位资深差评师点拨他,第一步,自己去淘宝找合适卖家。所谓“合适”,就是挑选信用等级在2钻至4钻的卖家,这些卖家一般都刚起步,几个差评能让店铺关门,所以容易上钩。商品则要选择几块钱的包邮产品或正在促销的低价产品,风险较小。
很快,“风云123”告知王子华,有家卖电子产品的网店搞优惠,一副耳机只要2元,可以一试。“风云123”又在群里叫了三四个人,分别买进这款耳机。等耳机陆续发到手中,“风云123”通知,该行动了。
王子华以耳机没声音为由,给了差评。店主赶紧联系他。他按群友告诉他的方法,让对方在自己新申请的QQ号里交涉。店主答应给免费退货,前提是删掉差评。王子华表示,要求删差评,可以私了。店主求他高抬贵手,王子华不再理睬他。
过了不到半天,店主就沉不住气了,主动找上门,让他提条件。王子华说,往他账户打50元,差评立刻删除。店主试图讨价还价,王子华再次来个不理睬。而此时,其他群友的差评已让店主焦头烂额。
店主屈服了,通过网上银行将钱打出。收到钱,王子华一帮人不到半小时便删了差评。
敲敲键盘就有银子落袋,比上班轻松太多了。尝到了甜头,王子华投入了更多精力,也了解到“业内”更多诀窍。如用同一个账号不能频繁给差评,否则会被淘宝注意;选择对象要规避本地卖家,以免麻烦。
王子华花大量时间在淘宝上寻找猎物,目标锁定,便和同伙一起下单。一旦店家妥协,他们便能捞到数十至百元不等。才干了两个多月,王子华月入已达四五千。
自行组团队,白领店主险遭灭顶
王子华发现,很多资深差评师都有自己的团队,月收入过万。
与“风云123”商量后,他建起自己的差评师群,充当组织者,找准目标,然后群起而攻。等店家找来,王子华则代表大伙出头交涉,直接亮明差评师身份,逼对方打钱。钱到账,他抽成30%,剩下的其他人平分。
有了分工合作,群里的差评师们既轻松,又比单干赚得多,队伍快速壮大,到2011年年底,成员超过四百人。王子华也掌握了更多技巧。例如,针对同一件商品,多人全部给差评,可能导致淘宝客服的介入,不仅容易露馅,真逼得店家关门,对自己也没好处,所以根据情况也要给些中评和好评。
为确保稳妥高效,王子华要求成员选择本身有问题的店家,比如低价包邮、图样和说明不匹配、涉嫌刷信用等。自己不过硬,店家只能打碎牙往肚里咽。时至2012年春,王子华已经轻松月入2万元左右。他从不告诉家人和朋友自己做什么,只说是开网店卖游戏点卡等虚拟产品。
杭州的张伟,是一名公司白领,由于宝宝降生,加上房贷压力,2010年年底,夫妻俩注册了一家专卖女装的淘宝店,当作第二职业,挣钱补贴家用。网店虽不大,但在二人悉心经营下,每月也有几千元额外收入。
2012年4月底,张伟搞优惠活动,挂出近十件低价促销商品。不想,挂出仅一小时,店里访客便络绎不绝。张伟不知道,其中就有正在网上踩点的王子华。
王子华锁定了张伟店里几款廉价商品,将截图和链接发到自己QQ群中。群友们商议后,选定了一款售价4.8元的连裤袜作为目标。
随后,守在电脑前的张伟惊讶目睹了几分钟狂销47条连裤袜的场面。而且,买家居然不对商品进行任何咨询,就纷纷下单了。喜悦的张伟忙叫妻子过来看。虽然优惠价几乎是赔本赚吆喝,但这等销售速度着实让他们激动。
47条连裤袜分别被六个买家购得。张伟发货的第二天,快递陆续被签收。可是,当天下午,店铺突然出现两个差评,均称货品存在“跳丝”的质量问题。张伟迅速跟买家联系,却联系不上。晚上,他又接到两个差评,还有一个中评一个好评。同时四个差评,对起步只有一年多的小店,几近灭顶之灾。
差评师花样百出,淘宝店主发帖求援
当晚十点半,一个差评客户总算发来消息,给张伟一个QQ号,说通过QQ联系。张伟当时就觉奇怪,为什么不用阿里旺旺?
他加上QQ,对方开门见山:“我们是职业差评师,如果要删差评,每删一个收40元。”张伟傻眼了:“这东西不赚钱的,你不满意可以退货,大不了运费我负责!”对方态度强硬:“我说的很清楚了,要删差评,就把钱打到我账号里。”说完便从QQ上消失。
张伟首先想到向淘宝客服举报,但客服告诉他,只有阿里旺旺的聊天记录才可以作为举报的证据。
张伟投诉无门,考虑一夜,无奈把钱打出。差评随即被删。钱虽不多,张伟心里窝囊,明摆着是讹人,他却无力反抗。
更让张伟意外的事发生了。时隔仅三天,他的店铺又遇麻烦。这次是一款9.8元的促销T恤,被给了两个差评,对方用另一个QQ号向他索价50元。张伟愤怒拒绝,并立刻将T恤下架。可僵持两天,他担心销售受影响,还是给了钱。
王子华摸透了店家心理:他们不敢硬扛,只能花钱消灾。
张伟不断妥协,王子华愈发有恃无恐,接着的两个多月,他更换联系方式,又指挥了四次针对张伟网店的攻击。忍无可忍的张伟,终于爆发,在淘宝卖家的论坛上发帖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向有经验的卖家咨询对策。许多和张伟有类似遭遇的店主热情回应,建议他保存好与对方的聊天记录和交易信息,一起向淘宝举报,以求得到重视。
2012年6月,陆续接到受害卖家举报后,淘宝网成立专门调查小组,掌握了大量恶意差评师的作案证据和相关信息,递交给杭州警方。警方立即成立联合专案小组,与多地警方联手,为受害卖家进行取证。
此后几个月,淘宝网出台一系列措施,如取消好评率与搜索排名的关联,从本质上降低好评率对卖家的影响;对评价页面下买家的个人信息予以展示,那些短时间内注册、未实名认证的“恶意差评师”自然会被识别,令其差评失去参考价值等。
杭州警方圈定了一批恶意差评师名单,并通过交易记录等信息掌握了其真实身份及住址。历时数月,长沙、重庆、深圳、石家庄等地的七名嫌疑人落网。
2012年11月17日上午10点,和淘宝卖家周旋一夜的王子华还在大睡,两个来自杭州的警察敲开他家大门。警方通过卧底,进入王子华QQ群,搜集了他组织成员恶意差评的证据。身陷囹圄的王子华后悔不已,原本只想赚点外快,不料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