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来了,失独老人绝境逢生
晚年幸福,有法守护
2021年3月,上海市妇联发布了2020年度上海市妇女儿童维权十大优秀案例,其中一个受害者为失独老人的诈骗案引发关注。
失独老人,找到“替身女儿”
年过七旬的何建国和周琴住在上海,过着平静的退休生活。1999年,两人唯一的女儿因一次意外去世,夫妇俩备受打击。女儿的死亡赔偿金50万元,在当时是一笔巨款,多年来两位老人一直把钱存在银行,从未动过。
工作原因,周琴2002年认识了在银行工作的朱玲。当时朱玲只有20多岁,尚未结婚,与周琴女儿年龄相仿,且同样是短发。思及女儿,周琴对朱玲有种说不出的亲切感。朱玲也经常打电话和周琴聊家常,有时还会陪她逛街购物,让周琴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周琴想买一双软底鞋,朱玲便陪她逛了好几家商场,给她买了一双合适的鞋。周琴想散心,朱玲就开着车带她去摘葡萄、玩农家乐。朱玲结婚生子后,还带着孩子来看周琴,让老人体会到“祖孙三代,其乐融融”的温馨。
在多年接触中,朱玲和周琴越走越近,她曾表示要和周琴住到同一小区,以后方便照看她的晚年生活,这让周琴很受打动。想到如果女儿还在,也会这样陪自己逛街、聊天,照顾自己,周琴仿佛在对方身上找到了女儿的影子,对朱玲更是多了一份依赖。
朱玲在银行做信贷员,周琴经常将一些积蓄交给朱玲让她帮忙理财。每次钱款到期,朱玲都支付本息,周琴十分信任她。
之后朱玲从银行辞职,渐渐从周琴老人的生活中淡出,但逢年过节还是会发短信问候。老人再见到朱玲是2016年,她告诉周琴自己开了家公司,名为熠海公司。随后开着一辆路虎带周琴去新公司转了一圈。看到员工们在门口齐刷刷地站成两排迎接自己,老人觉得朱玲的公司很有“实力”。
毫无防备,落入莫测陷阱
周琴不知道的是,朱玲在步步设局。她声称有个汽车新能源投资项目,想让老人投资,并许以一定收益。周琴在丈夫不知情的情况下,先后给了朱玲200万元,这笔钱包含女儿出事后,老两口一直没动的50万元赔偿金。朱玲的目标,还不止这些。
2016年9月的一天,周琴突然接到朱玲的电话,声称要出国,让她帮忙签一份委托书,用于办理公司一些事宜。说话间,朱玲事先叫好的出租车已停在了周琴家的楼下,她坐上这辆安排好的车,去了公证处。
周琴信任朱玲,认为她让自己办的事不会有差错,于是没仔细看就在文件上签了字。然而周琴签字的这份文件,实际是一份办理熠海公司工商变更的委托书。随后,朱玲将熠海公司20%的股权转到周琴名下,周琴就这样“被股东”了。
如果不明其中隐情,可能会认为平白拥有了股权是好事。事实恰恰相反。这家熠海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但实际到位的出资只有80万元。朱玲将周琴变成股东后,立即以该公司名义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这笔贷款的担保如何解决呢?由周琴名下的两套房产作抵押担保,这才是朱玲的真正用意。
朱玲对周琴说,公司生意越做越大,拓展了不少国际业务,打算扩大资金投入,想借房产证一用,向银行贷款。对于这次“帮忙”,朱玲承诺的期限是三个月。周琴当时已经被朱玲“忽悠”蒙了,觉得她生意做那么大,不会骗自己,就把房产证给了她。
随后周琴瞒着老伴,跟随朱玲去银行签了几份文件。一份是《抵押合同》,大致内容是熠海公司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以老人两套房产作抵押。另一份是《保证合同》,写明周琴作为股东,对1000万元贷款承担连带保证责任,若公司无法还贷,周琴将以个人财产清偿贷款。
“现在帮你忙,就是希望今后养老的时候,如果碰到具体困难,你能帮帮周阿姨。”周琴当时这样对朱玲说。朱玲满口答应。
转走巨款,骗子“诈死”脱身
此后又过了一段时间,周琴才开始觉得不对劲。那200万元新能源汽车的“投资款”,承诺兑现收益的时间到了,朱玲却一直找借口推托。周琴多次追问,朱玲却说:“我说的话,别人不信无所谓,但是您一定要跟我妈妈一样信任我。我从来不会骗亲人的。”她还告诉周琴,公司业务已遍布多国。周琴决定继续相信她。
不过,一个突如其来的催债电话,彻底打乱了老人的生活。电话的大意是,熠海公司欠了钱,周琴是公司股东,要帮忙还款。以为是骚扰电话,周琴没放在心上。谁知几天后银行工作人员找上门,告知周琴,熠海公司欠银行的1000万元贷款未归还本息,现在要担保人周琴代为归还,否则就要拍卖作为抵押物的两套房产……
原来,朱玲以熠海公司名义贷到1000万元后,立即将钱转走,用途不明。朱玲让周琴签订担保合同及抵押合同的同时,还办理具有强制执行力的公证文书,即如果无法还贷,银行有权直接申请强制执行,拍卖房产。
没过多久,周琴夫妇名下的两套房就被法院查封了。面临无家可归的境地,周琴向上海市宝山区公安局报案。谁知立案不到10天,离奇的事情发生了。朱玲的家属向公安局送来一张“死亡证明”,称朱玲在国外爬山时不慎滚下山坡,在当地医院死亡,该死亡证明还经过了当地使领馆认证。家属已凭这张证明,注销了朱玲在国内的户口。
经办民警告诉周琴,他们对于嫌疑人的“死亡”是存疑的,但从现有证据出发,只能依据法律规定做撤案处理。
黄培明 上海市金石律师事务所律师
公益援助,老人绝境逢生
无奈之下,老两口向央视《律师来了》节目组求助。通过节目牵线,上海市金石律师事务所的黄培明律师成为两位老人的公益律师。
分析案情后黄律师发现了两个突破口。一是抵押房产进行贷款等情况,周琴的老伴何建国不知情,然而银行提供的两份合同上,却有何建国的签字。黄律师首先对赋有强制执行力的公证文书提出异议,并申请对抵押合同、担保合同上何建国的签字作司法鉴定。结果何建国的签字均为假冒。
黄律师还认为,银行放贷可能存在违法违规情况,这是另一个突破口。熠海公司是个空壳公司,5000万元注册资本实际到位只有80万元,近几年没有经营过。银行是否核实过贷款用途、监测过资金走向?是否合法合规进行过贷前、贷中、贷后审查?黄律师向银保监局申请履职监管,要求调查。
与此同时,银行也将周琴夫妇告到上海浦东新区法院,要求他们作为1000万元贷款的担保人,归还本金及利息1200万元。法院于2019年8月开庭审理。
法庭上,黄律师提出,房屋抵押合同缺少房产共有人何建国的签字,应为无效;熠海公司向银行贷款的合同是主合同,老人签字的担保合同是从合同。主合同涉嫌贷款诈骗,应属无效,主合同无效则从合同无效。
2019年底法院判决,由于房屋抵押合同上,何建国的签字并非出自其本人,该合同无效,周琴夫妇无需以其房产承担抵押担保责任。然而除了房产抵押合同,周琴还签署过一份保证合同。法院判决,周琴需依据该保证合同,以其个人财产对1000万元承担连带偿还责任。周琴不服判决,上诉至上海市金融法院。2020年3月案件进行了二审。
摆脱债务,骗子异国落网
二审中黄培明律师再次提出,银行未对贷款尽到审查义务、相关工作人员涉嫌违法放贷。法院对双方进行了多次调解。
2020年9月,银行与周琴达成和解,不再要求周琴就1200万元贷款本息承担保证责任。随后房产交易中心也涤除了老人名下两套房产的抵押登记,法院对房产解除查封。至此,老人的房产保住了,也摆脱了背负的巨额债务。
天网恢恢,朱玲也在不久后有了消息。2020年11月,黄律师接到热心群众的举报电话,称看了《律师来了》节目,对周琴夫妇的求助印象深刻,他无意间在东南亚某国看到了疑似朱玲的人。
接到该线索,黄律师立即与上海警方取得联系,将举报人提供的信息提交警方。经警方比对,此人就是朱玲。2021年1月底,朱玲被老挝警方逮捕,并对其假身份、假死亡进行处理。
目前,中国与老挝警方已互递法律文书,老挝警方已经处理完朱玲的假身份、假死亡,即将把朱玲遣送回国。
2021年3月,上海市妇联发布2020年度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十大优秀案例,此案入选其中。“入围理由”中写道,因子女缺位,失独老人更容易被别有用心之人的“热情”“关爱”所迷惑,以致放松警惕。本案的典型意义在于依法保护老年妇女合法的财产权益,提醒社会各界要特别关爱失独家庭的老人,对于该类人群的养老、人身及财产安全给予更多的重视与关怀,让老年人能够真正“吃不愁、病不忧、孤不独、乐有伴”。
(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