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PP窥探隐私,如何防?

来源:中国妇女作者:文/本刊记者 王艺潼
法律帮助 2021-07-14 14:09:57

image.png

保护好隐私,生活更愉悦


手机安装APP,很多时候会跳出弹窗,需要勾选“同意”或允许访问隐私,以此授权APP定位、查找等功能。如果拒绝,会导致无法下载或功能受限。而大多数人会因为授权协议冗长,或晦涩的语言忽略内容,直接选择同意或允许,为一些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APP带来便利的同时,隐私也面临被泄露的危险。 


image.png

李娜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好友信息,隐私陷争议


2021年1月,深圳市南山区法院对用户起诉腾讯侵权责任纠纷案作出判决,明确微信好友关系不属于个人隐私。一时间引起网友热议。


事情起因是李楠柯发现自己使用微信或QQ登录腾讯微视APP后,微视会获取他微信或QQ通讯录里全部的好友信息。因为用户登录微视APP,只能使用微信或QQ账号,他认为自己仅授权登录服务,但性别、地区,甚至好友关系等隐私信息,他并未授权微视使用,而且微视也从未告知会收集和使用这些信息。因此,他认为腾讯公司未经授权将其微信好友关系提供给其他APP,侵犯了他的隐私权。


2019年4月,李楠柯向哈尔滨市香坊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腾讯公司删除其个人信息、赔礼道歉并赔偿维权合理支出。香坊区法院受理后作出裁定,要求腾讯公司立即停止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立即停止在微视APP中使用李楠柯微信头像、昵称的行为,停止在微视APP中将申请人推荐给其他用户,以及获取申请人所在地区及好友关系等全部个人信息的行为。


随后,腾讯公司提出了管辖异议,申请将案件移送至深圳市南山区法院审理。但申请被香坊区法院驳回,腾讯公司随即上诉。2019年8月,哈尔滨市中级法院作出终审裁定,将案件移送至深圳市南山区法院。


南山区法院认为,微视APP是一款短视频社交类软件,其与微信APP的实际运营主体都是腾讯公司。腾讯公司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可以将其开发、运营微信APP所积累的用户关系信息在其关联产品中合理利用。李楠柯主张的性别、地区和微信好友关系三类信息,均形成于其使用微信软件的过程中,在一定范围内已公开,即上述信息已被包含软件运营商在内的相关主体所知悉。其中,性别、地区信息由用户注册微信账号时选择填写,不具有私密性。而微信通讯录的好友,既未包含他不愿为他人所知晓的私密关系,他人也无法通过其微信好友,对李楠柯人格作出判断,从而导致他遭受负面或不当评价,所以微信好友关系不属于隐私。2021年1月,南山区法院驳回李楠柯的诉讼请求。李楠柯上诉。


网友对微信好友关系不属于隐私的判决,大多持反对态度。其实早在去年7月,北京互联网法院曾判决一起微信好友关系是否属于隐私的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当时法院认定微信读书APP在未经用户有效同意的情况下,获取微信好友关系,自动关注微信好友,还向共同使用微信读书的微信好友默认开放其读书信息,构成对个人信息权益的侵权,判决腾讯公司停止微信读书收集、使用用户微信好友列表的行为,删除列表信息,解除用户与微信好友的互相关注,停止向微信好友展示其读书信息,并书面赔礼道歉。


推送广告,位置惹纠纷


除了好友信息,另一个因被“定位”引起的纠纷,也备受关注。2021年4月15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已受理涉豆瓣APP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纠纷案,认为隐私被侵犯的豆瓣APP用户梁宇平,在使用软件过程中,发现豆瓣APP可以根据他所处的地理位置,推送所在区域的广告信息,但梁宇平并未授权豆瓣APP收集个人位置信息。他认为,地理位置信息属于个人敏感信息,具有隐私属性,豆瓣APP未经许可获取,并依据获取的信息定向推送广告,侵犯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因此,他将豆瓣APP告到北京互联网法院,请求判令豆瓣APP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提供退出定向推送选项,并赔偿损失1元。


豆瓣随即回应,称已与梁宇平达成和解。4月16日,法院向双方送达了准许梁宇平撤诉的民事裁定书。撤诉原因是梁宇平与豆瓣的一些误解已消除,也认同在此事件中,豆瓣并未非法收集或使用他手机定位信息。豆瓣再次申明,始终会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并愿意听取梁宇平及社会各方意见,依法持续完善平台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机制及相关政策。


同日,豆瓣APP更新了“豆瓣个人信息政策”,新增了“基于位置权限的附加功能”这一条,并写道:“当你需要使用豆瓣搜索热映电影、同城活动及相关票务服务,或接收基于位置权限的个性化推送信息、广告时,你可以选择开启设备位置权限,授权我们收集和使用你的精准定位信息,以便我们向你推送附近的内容和服务。若你不开启此权限,你将无法收到基于精准定位信息进行的推荐,但不影响你使用其他服务。”其中,“精准定位信息”这一关键词被加粗标注,并加粗字体划线提示。


虽然案子以和解收场,但APP超权限使用用户信息问题依然存在。今年3月,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等联合发布《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明确规范APP收集个人信息范围,规定APP不得因为用户不同意提供非必要个人信息,而拒绝用户使用其基本功能服务等。《规定》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


4月26日,工信部会同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个人信息保护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内容包括APP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范围、方式、运营商保护义务等。


此外,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也确立了以“告知——同意”为核心的个人信息处理系列规则,要求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在事先充分告知的前提下取得个人同意。


隐私信息,仍需谨慎对待


法律法规日趋完善,是不是意味着APP用户从此可以高枕无忧?APP开发商的授权协议,还需要仔细阅读吗?如果遭遇隐私泄露,应当怎么做?对此,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娜给出建议。


李娜表示,泄露个人信息是否侵犯隐私,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看。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如果行为构成侵犯他人隐私权,权利人可以寻求法律的保护,要求侵害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或者赔偿损失。


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个人隐私出现数字化、网络化形式,侵犯公民隐私、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也从纯粹的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等方式,转变成了信息网络中的流转、交易。


虽然国家对于APP用户的隐私与个人信息加大了保护力度,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对于自我保护方面,也应多加注意,还是应当运用阅读授权、隐私保护等协议,了解可能收集的个人信息范围,谨慎填写相关协议,并将协议内容截屏保存。


如果使用过程中出现弹窗,需要勾选授权,也要仔细阅读内容,保留好相关证据。一旦发现信息泄露,可以到“APP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举报平台”或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投诉、举报,也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所以,对于一个将要使用的APP,在第一次使用时,应当做到“三好”,看好授权、认好内容、留好证据,这样才能以最完备的方式,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