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个家庭都有最美时刻

作者:闫实
婚姻与家庭 2014-12-29 19:08:00

IMG_8814
陈宝华   香港编剧,曾获提名台湾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代表作品《我本善良》、《荣归》、《新不了情》等

从《我本善良》到《妙手仁心2》,从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的家族戏《荣归》到家庭热播剧《婆婆来了》,陈宝华创作了很多描写亲情、伦理的电视剧,其中不乏作品在播出时创下了同档期的最高收视率。在陈宝华看来,好的剧本犹如一面镜子,观众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并产生共鸣。

有人说,陈宝华的笔下,总有写不完的新故事,闹不完的新矛盾。其实,陈宝华从未刻意地在剧情中制造问题或者夸大矛盾,她只是展现生活的真相,并通过作品告诉人们,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婚姻和家庭,善良的人终究会获得幸福。

2014年深秋的一个午后,陈宝华如约来到中国妇女杂志社,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采访过程中,陈宝华风趣幽默,让人看到了这位来自香港的编剧率直可爱的一面。谈及“寻找最美家庭”话题,陈宝华更愿意把自己对“家”的感悟拿出来分享。 

珍藏全家福,家庭的传统文化

提起与家庭相关的人或物,陈宝华首先想到的是全家福照片。陈宝华告诉记者,香港人的文化教育和生活习惯虽然比较西化,但在骨子里仍留存着中国传统的伦理和宗亲观念,因此香港人很重视家庭。这一点从电视传媒中就可以反映出来,香港很多电视剧都会以“家”字命名,例如《万家灯火》、《家好月圆》、《侬家有喜》。

这里提到的家,不仅仅是人们住的屋子,更是融合了人情和血脉、让心灵和精神休息的地方。而全家福就如同温馨的族谱,一张张笑脸写满了亲情和幸福。

在陈宝华的儿时记忆中,父母会在每年新年的时候带着她和兄弟姐妹照全家福。照相之前,母亲会为全家人准备新衣服,之后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去照相馆。

当时,照一张相片并不像今天这样容易,全家福对于一般家庭而言更像是奢侈品。不过,只要条件允许,几乎每个家庭都愿意拿出钱和时间来置备这件奢侈品,因为珍藏一张全家福照片是许多家庭的传统。

反而是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手机有照相的功能,数码相机几乎家家都有,照相变得很容易,可是拥有一张漂亮美满的全家福却越来越难。

陈宝华认为,这是因为如今的人们都生活在快节奏中,尤其是那些在异地施展抱负的年轻人,他们忙着追逐事业,没有时间去想要不要回家陪父母照一张全家福,而有些父母即使想要照全家福,也怕耽误子女的工作,不会说出来。

如今,很少有家庭专门去照相馆照全家福,曾经有媒体以此做文章,批评人们的亲情变淡了。陈宝华并不认同这种说法。在她看来,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一直没有变,只不过表达方式变了。以前想念远方的亲人,人们会看照片、会写信。可现在通过手机或电脑,就可以视频通话。

在交流如此方便的今天,陈宝华仍提倡人们每年照一张全家福。因为手机和电脑里的内容不小心会删除,而珍藏的全家福往往会成为家庭里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家人之间幸福的记忆。

推荐2 陈宝华作品 婆婆来了1
陈宝华(右二)和《婆婆来了》的主演们在一起

寻找家庭最美的时刻

从事编剧29年,陈宝华写过很多不同类型的家庭。谈到最美家庭,她立刻会想到那些夫妻福祸与共、父母子女相亲相爱的家庭。但在这些家庭之外,陈宝华认为每个家庭都有最美的时刻。

例如,三世同堂的家庭美在天伦之乐;丁克家庭美在自由浪漫;再婚家庭美在珍惜宽容。对于个人来说,最美家庭其实是在提醒人们寻找自己家庭的最美时刻。

在陈宝华的心目中,家庭成员关系和睦,这个家庭就最美。

当然,家庭是由不同的人组成,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是非。所以,陈宝华常在作品中向观众传递这样的观点:家人之间一定会有争吵和误会,这是件很平常的事情。不过,家人之间又不能太计较是非对错,因为家不是辩论说理的地方,而是让人们感受亲情的地方。

一个家庭犹如一部电视剧,每个成员在其中都有自己的角色。想要家庭和睦幸福,家人之间要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

在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里,有“亲疏有别”和“等差之爱”,家人之间也会有这两种情形。例如,父母和子女有血缘,这种亲子关系与生俱来,关系最为亲密,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也最浓。无论是在电视剧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子女之间几乎没有化不开的情仇。夫妻之间没有亲缘,但两人因为相爱走到一起,所以夫妻关系不像亲子关系那样牢固。

不过,人们常说:“夫妻床头打架床尾和”,也就是说,一对有感情的夫妻,是没有隔夜仇的。而在家庭关系中婆媳关系最微妙,她们虽然不是血亲,但却要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俗语所言:“婆媳亲,全家和”。可见,和谐的婆媳关系对于家庭的幸福很重要。

陈宝华的作品《婆婆来了》,讲述了两对婆媳之间的矛盾。演员顾艳在剧中饰演一位农村婆婆,来到城里和儿子一起生活,她本想帮助儿媳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孰料儿媳从小被娇生惯养,变着花样来反抗她的约束。演员归亚蕾则饰演一位城里的婆婆,由于儿媳的个性张扬和叛逆,归亚蕾在剧中也与儿媳斗智斗勇。

看完电视剧的很多观众都会感叹:婆婆不是妈!这正是陈宝华想向观众传达的思想。或许有人会疑惑,这种思想有些挑唆婆媳关系的味道。其实,陈宝华的本意不是怂恿媳妇们去做“恶媳妇”,而是希望媳妇们能以轻松和开朗的心态对待婆媳关系。现在很多媳妇结婚前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结婚后她们会改口管婆婆叫妈。

在两个妈妈之间,媳妇常会拿婆婆的缺点和母亲的优点相比。例如,自己生病时妈妈常嘘寒问暖,可婆婆却不很在意;自己生活拮据时妈妈总会伸出援手,可婆婆却视而不见。带着这种抱怨的心态,婆媳怎能和睦相处呢?所以聪明的媳妇,首先应该意识到婆婆和妈妈是不一样的,不要对婆婆有过多的苛求。其次还要意识到婆婆也是自己的亲人,她是丈夫的妈妈,孩子的奶奶,婆媳其实是一家人,经营好婆媳关系,才能经营好家庭。

今后,陈宝华依然会创作家庭剧,在她的剧本中会继续出现“父母子女珍视血亲,夫妻婆媳不苛求姻亲,家人善待彼此,家里充满了亲情和宽容”的画面。

陈宝华说,这些画面就是一个家庭的最美时刻,她会继续通过电视传递美好,提醒人们珍惜与家人共聚的时光。

家庭 陈宝华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