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们一个描绘梦想的家
二十三年来,父亲吴锦起初为两个儿子学画建起的画室,已培养了一千多名学生,成为吴锦一家人的事业。
2014年,广东“十大优秀书香之家”评选,要求候选人用5分钟推介自己的家庭,吴文粒上台说了一段话:“我爸爸的职业不是老师,我们家也不是教育机构,但我爸爸二十多年来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推动农村的艺术教育,到现在,我们家的雅粒画室已经培养了一千多名学生。”几十个字打动了评委,吴锦家庭成功入选。
改变命运的雅粒画室
广东湛江雷州半岛,地处偏僻,基础教育落后,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对这里的孩子来说,报考文化课分数低的艺术类院校,不啻为获得与外面世界竞争机会的一条捷径。
北和镇糖厂的下岗职工吴锦和妻子黄柳桐都深深地知道这一点。幸运的是,他们的两个儿子都喜欢画画。只是学画的成本高了些——纸太贵,一张杂志大小的纸要裁成四块给孩子用;学费尤其贵,当地考上广州美院的学生回来办美术培训班,家里的钱只够交一个孩子的学费,大儿子在课堂里画,小儿子就在窗户外面听。
也许正是这个场景,让他们最终下决心自己盖一个画室。做起来也简单,鼓动同事乡邻,大家有沙出沙,有瓦出瓦,到时候几家一起凑钱请老师,怎么也比去外面学画便宜。
雅粒画室就是这样诞生的。
谁也没想到,枇杷树下16平方米的沥青棚里,竟然有七个孩子考上了艺术院校,其中就有雅粒兄弟。
雅粒画室好厉害!只是吴家的孩子已经上了湛江艺术学校,雅粒画室还会开下去吗?面对别的家长的询问,吴锦夫妻郑重点头,当然开,我的孩子有出路了,希望别人也能有出路。
家长把孩子送来了,近的就在同乡,远的湖南湖北,多的时候能来一百多位,路远的、贫困的,干脆就住在家里。两口子,一个负责监督管理,一个负责洗衣做饭,整整23年,雅粒画室的学生几乎占据了他们所有的日子。
不是每个孩子都爱画画,以学画之名跑出来泡录像厅的也不在少数。说起爸爸的耐心,吴文粒实在佩服。“我爸爸每天点名,没回来的,他要去镇里的各个录像厅去找。”他还很会跟人谈心。其实文化不高,也许是因为天天看报纸,他的世界总是比别人大,道理也就总比别人多。“有个吸白粉的少年,我爸总逮着他聊天,让他来学画,现在这个人成了我们镇小学的美术教师。”
命运的改变原来可以这样简单。那个得了小儿麻痹症的孩子,上完小学就辍学了。吴锦在街上遇见他,拿着小板凳在地上爬。吴锦像看见自己的孩子一样难过,他去找孩子的父母:他身体不好,你们还要照顾他,不如让他学一门手艺,以后可以自己照顾自己。孩子原本阴暗的前途被雅粒画室照亮了。锦伯让他学画,还帮他联系初中入学,下雨天,他们用单车推他去学校。如今,小伙子在中山市开了自己的文化公司,不用父母操心,还把弟弟和亲戚带出去一起做。
吴文粒说,小时候,爸爸极少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有点余钱,就带他们逛博物馆看古迹。“我爸爸一直知道什么对孩子最重要。”
做别人所需要的人
无论走多远,雅粒兄弟俩的身上都带着父母教育的印记。
吴文粒已经是深圳盘石室内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开一辆白色陆虎,自信地穿行在高楼大厦之间,他的衣着与发型都颇为讲究,俨然是一位成功人士。但他从不回避贫穷的过去。
父亲经常拿一个保温瓶盖子去借米,是他幼年心上的一根刺。父母早年进糖厂做临时工,失去了农村的土地,微薄的工资根本不足以养家。而两个孩子上艺校,每月的伙食费也要靠借。“我们虽然不是吃百家饭的人,但也差不多,太多人帮过我们。”
所以,父母很早就告诉两个儿子,做别人需要的人,就像我们需要别人。
从考上艺校的那一年起,吴文雅、吴文粒就成了“雅粒画室”的义务美术老师。每年寒暑假,别的同学外出旅游,两兄弟则赶着回家教课。吴文粒第一届带的14个学生,两个考上了广州美院,12个考上了艺术中专。他因此名声大振,在艺校读书三年,带了三年考前班。而他学生中的一些人,后来成了老师的同行。
吴文粒学的是室内设计专业,靠扎实的绘画功底,一到深圳就找到了给设计公司画图的工作。有了工作,不能再按时回雅粒画室上课了,他告诉父亲,以后雅粒画室请老师的费用我来承担。
这是家庭对他的期望,但只有他知道这份承诺有多沉重。
刚去深圳没钱租房,就假装加班,为的是可以悄悄睡在公司。深夜人去楼空,他在公共洗手间用自来水洗澡。洗完衣服,两手扯着衣领不停地甩啊甩啊,因为只有这一套衣服,甩不干第二天可怎么穿呢!天快亮了,要赶紧跑出去,然后,等到上班时间,若无其事地和其他同事一样从外面走向公司……
一年又一年,他对雅粒画室的支持从未间断。哥哥吴文雅也在广州开了自己的广告公司,兄弟俩的帮助让雅粒画室如虎添翼。吴锦和妻子每年都能迎来一大群报喜的学生。“锦伯,我考上了广州美院环境设计系!”“锦伯,我考上江门五邑大学服装设计专业了!”还有,陈灿聪去美国参加芝加哥国际烟斗展了,莫堪安的雕塑作品三次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陈非丽考上广东工业大学时装表演系,还获得第21届世界模特环球大赛“中国区十佳模特”——这是吴锦大儿媳黄碧华的功劳。学舞蹈的她每年寒暑假在雅粒画室免费教跳舞,六十多位农村女孩子在城市找到了她们谋生并实现梦想的舞台……
两年前,吴文粒将雅粒画室翻盖成一座两百多平方米的楼房,来学画的孩子再也不用忍受露天的蚊叮虫咬了。
薪火相传能量汇聚
对于吴锦来说,儿子们事业有成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是否在帮助人。在深圳十年后,吴文粒终于有了自己的公司,合伙人是他的表弟,也是他在雅粒画室的学生。两人双双去意大利深造,靠“自杀式的拼搏”,拿到了米兰理工大学的硕士学位。但吴锦并不因为儿子公司每年千万元的业绩而骄傲,也不太过问儿子获得深圳“最佳室内设计师”、“大中华区十佳会所设计师”、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陈设高级研修班授课教师这一系列头衔的意义。这位父亲最看重的是,儿子公司三分之一的员工都来自雅粒画室。
雅粒画室出名了,众多学校来这里设考点招生。广东省粤剧学校、广东省陶瓷学校、广东省轻工业学校、湛江市艺术学校……雅粒画室成为真正的艺术人才培训基地。
这不再是一个家庭的事业,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参与进来。有一家青少年基金会给雅粒画室捐助桌椅板凳和书籍,现在雅粒画室已经有了几千册图书。“周六日,镇里的小学生都会来我家看书弹钢琴、学画画。”
而每个从雅粒画室有所收获的人,都愿意回报这份情意。2015年春节,两百多名学生回到他们锦伯的身边,搞了一个“薪火相传,能量汇聚”的聚会,他们说,锦伯老了,我们会一起把雅粒画室办下去。
吴锦很满意儿子像他一样时时把家乡放在心上,2014年,吴文粒发起了一个公益项目——“湛江设计力量”。“一千三百多位湛江籍设计师团结在一起,足以形成湛江的新品牌。”2014年的“亚马逊”风灾,他一天募集到五万多元的救灾款,以湛江商会的名义赈灾。
他的梦想依然与雅粒画室相连,他希望发动身边的公益力量,重新盖一个功能更全的雅粒画室,而所有受益的孩子也许就是未来的湛江设计力量,湛江艺术力量……
这一切,都因为他来自一个不一样家庭,不一样的雅粒画室。
一个个吴文粒从画室走出去,兑现梦想;一份份爱的回报,簇拥着这个热衷艺术公益的家。二十三年,吴锦一家在爱的艺术接力中,传递“最美”力量,成就“最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