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出有旋律的花鸟

来源:中国妇女网作者:苏容
巾帼风采 2014-03-05 16:15:00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现当代花鸟画研究方向硕士生导师、绘画系主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美国大学艺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文史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重庆国画院艺委会委员。出版有个人画册《黄静——现代花鸟画》。
    画家黄静在《心语》一文中说,“每当我坐在画案前,望着窗外随风摇曳的绿叶,聆听着小鸟婉转悠扬的歌声,以及空气里流动的优美旋律,嗅着画盘里墨汁散发出的阵阵清香,我就会感到格外惬意。我悠然地勾线染色,随心所欲,无所顾忌。仿佛间,天空更加蔚蓝,空气更加清润,微风拂拂,野花溢香,山雀鸣啼……”

黄静的世外桃源
    画家黄静创作时常常沉浸在自己理想的世界中,享受着没有干扰,完全自由的状态。她召唤心中的美,如同散花的天女,妙手一挥,鲜花遍地,鸟飞蝶舞。她是她作品的神,要有光,要有鸟,要有花……它们可以是任何颜色,任何种类,任何形态,任意构图,任意开放与飞翔。
黄静画画时喜欢听音乐,有时是轻快跳跃的民族风,有时是宁静脱俗的古典乐,心随乐动,笔随心走,她感受到的是一种“近乎神性的喜悦”。于是,一幅幅充满旋律感,洋溢着美好与幸福的画面在眼前展开,色彩绚丽,流光溢彩。 
    《花与蝶》是一团火的斑斓,炽烈而热情。金黄设底,背景几抹高亮的笔势,为作品定下了生命礼赞的基调——花团蝶簇沿左下向右上斜出,蝶是花,花是蝶,振动的翎片和腾起的花瓣交相辉映,相互转换,凝结出一股向上的力道。在温暖的时空中,绽放和飞翔是世间何其美丽的两种运动方式。《后花园》则描绘了黄静唯美的伊甸园:大团大团的山茱萸、绣球、百合竞放,画面被一层游动的雾气弄得水色淋漓,色彩的香氛像花蜜一样自由奔流。黄静全然解除掉了笔与线的束缚,在这幅画中,花形随色,画面中央有着华美勾线的胭红团花,随意几转就变成了一团流动的色彩,像是花枝摇曳暗香浮动的花影,虚实转换间让画面有一种巧妙的韵律。画中几只大鹦鹉都没有繁复的设色,在如此缤纷喧闹的花园里,这种大胆留白,让鹦鹉仅凭着它们雪白的羽翎就足以成为画面主角。
    “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黄静在虚实间,建立着自己的世界,引领着看画的人抛却尘俗,进到一个没有喧嚣与拥挤,没有戒备与猜忌的世外桃源。

美是多彩而奇妙的
    生活总是那么平凡,能够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并且表达出来,是黄静的理想。
    在黄静学画的年代,国画手法还相当保守,传统绘画强调“以墨为主,以色为辅”。而黄静对美的理解是光影色彩,是淡淡的风,是生命的流动,“有时是一阵轻轻的涟漪,有时是一段美妙的韵律。”显然,仅靠“墨”已不足以表达她心中的美。黄静的探索与创新从此开始。
    她的灵感通常来自大自然,她喜欢夜幕下古建与古柏的暗影透出的历史沧桑感,喜欢春日里洒在桌上的斑驳阳光,喜欢黄昏时的植物园——那与白天迥然的色彩是另外一种浓烈。她还爱上了云南的孔雀,阳光下斑斓飘逸的羽毛在她眼中全是画的元素。还有海南强烈的阳光——在雾都重庆待久的她,掉进那样灿烂的阳光里,仿佛饥饿的孩子面对一桌美味,她近乎贪婪地感受那让人“刺激”的强光,不断地闭上眼,感觉树影和阳光在眼皮上交替跳跃。当她猛地睁开眼睛,有时是一道刺目的利剑,有时是一片白花花的朦胧……这一切的一切,她都想画出来,心中的激情太满的时候,一笔一画简直太慢了,于是,干脆将调出的颜色朝着画布猛泼下去,心中的旋律自由而奔放。
    最让她激动的是去北欧。“哇!没有任何污染,空气非常清新,天空非常纯净,云朵非常洁白,阳光非常明媚,花朵非常鲜艳,黄色就是黄色,蓝色就是蓝色……”回来后,她尝试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希望人们跟着她的画旅行。
    大至两米巨幅,小至一个扇面,黄静的每幅作品都营造着一个奇幻而美妙的世界。看她画的你会有种幸福感油然而生。
黄静说:“生命是有限的,做真实的自己,画自己喜爱的东西,画自己感动的事物,这样的生命才有意义。”
“画到精神飘没处,
 更无真相有真魂”,黄静在
 虚实间,建立着自己的世界,引领着看画的人抛却尘俗,
 进到一个没有喧嚣
    与拥挤,没有戒备与猜忌的
世外桃源。

  
 

后花园(之二)


  “突破花鸟画传统式样,打破传统构图中特定的时空关系,立体、流动、多元地表现当代人的生活,已成为历史的必然……要让中国花鸟画传统保持其永恒的生命力,就必须赋予当代花鸟画崭新的精神内涵,重建花鸟画图式语言的新概念。”
——黄静

后花园(之三)

清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