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更幸福的自己
张怡筠 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心理学博士。
很多女性都知道,和谐的家庭关系是幸福感的来源。因此,如果能处理好婚姻家庭中的各种关系,幸福指数就会提升。
那么,如何才能处理好家庭中的各种关系呢?我认为首要的一点就是,在出现矛盾时,不要总是试图改变别人,有时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
我曾经遇到这样一对夫妻。妻子感觉很痛苦,她认为丈夫很自私,一旦婆媳之间发生矛盾,丈夫总是站在婆婆一边。丈夫解释说,妻子和母亲曾发生过一次矛盾,当时他确实站在母亲一边。之后,妻子就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认为丈夫和婆婆联合起来欺负她。接下来,妻子对婆婆的态度非常不好,还抱有敌意,时间长了,婆媳关系越来越僵。丈夫认为,每次引发婆媳冲突,都是由于妻子的态度不好,如果想改变婆媳关系,妻子作为晚辈应当做出让步。
了解这些情况后,我就把丈夫的想法告诉了妻子。妻子却说,自己从来没想过,问题出在自己的身上。在她看来,只要婆媳有矛盾,丈夫就应当站在自己一边,如果站在婆婆一边,就说明丈夫更爱婆婆,于是她就把所有的气都发泄到婆婆身上。
针对他们的问题,我就对妻子说,夫妻二人的问题不应当转嫁到第三人身上,这样会造成恶性循环。后来,这位妻子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与丈夫坐下来,冷静地处理了两人之间的矛盾。这时,妻子才发现,原来她与婆婆的关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总会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除了要多想想是不是自己的问题,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不要总是与对方争论是非对错。
之前,在配合电视心理咨询节目《心灵花园》中,我曾看过许多 “要他认错” 的来访者。一坐下来,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张博士,请你帮我评评理,我和他究竟谁对谁错?”每当听到这样的开场白,我的心就会“咯噔”一下,因为争论对错,绝非幸福婚姻的经营之道。当我们一味地与伴侣争论是非对错时,就容易把情场当成了战场,把家庭变成了法庭,把爱人当成了对手。这样一来,婚姻中哪还有幸福可言?
我认为,只有婚外恋和家庭暴力,算是有明显的过错责任方,可以分出是非对错。除此之外,在两人的关系中很难用对与错来划分。
我的一位女性朋友,在一次友人的聚会上公开抱怨,丈夫从不让碰他的手机。来电记录、短信内容,她无从接触,连问也不能问,“我是他妻子,他如此对我,是不应该的!”
丈夫闻言,脸色变得很难看:“你不尊重我隐私,才是不应该的!”两人争论不休,都想证明自己才是真理的一方。
手机信息究竟是否该成为另一半的禁区?相信大家各有各的看法。然而,当彼此意见不同,该做的不是相互指责,而是就此好好沟通,找出双方都能接受的相处方式。换句话说,该问的问题不是“你为什么不认错?”而是“该怎么做,我们俩才会更开心?”少一分钟争论对错,就多一分钟找到解决方案。
说到两性相处哲学,我很喜欢的一句英文是:“Being kind over being right”,中文的意思是:“做仁慈的人,强过做正确的人”。
一对结婚30年的幸福夫妻曾跟我分享他们的相处秘诀,“看不到小错,记不住大过”。妻子说:“有时我明知道他把事情记错了,但我会呵呵一笑,对他说‘没问题,你说了算!’事后他总会自己发觉错了。”老公则告诉我,这是他老婆最迷人的地方,从不为小事与他争辩。
当我们意识到家庭不该是法庭,就会提醒自己,不再执着于无谓的争论,就能把自己从好辩的天才,变为懂得幸福的宽容天使!
幸福不是本能,是需要学习的技能,只有自己有了幸福的能力,才能与爱人、家人幸福互动。找到了方法,就能遇见更幸福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