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窦桂梅:活出幸福上的使命感

来源:中国妇女网作者:苏容
巾帼风采 2014-10-27 18:58:00

“幸福”对校长窦桂梅来说似乎还不够,“我想活好我自己,不是自娱自乐,是要活出意义,活出幸福之上的使命感。”

窦桂梅

清华附小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国家重点课题承担者,语文教材编写组编委及编写人员

“改变”就是她的故事

这是一个校长研修班,投影上定格着清华附小的教育主题:“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三个多小时的报告,窦桂梅声情并茂妙语连珠,双臂随着声音的高低起伏举起或伸展。她像一个激情四射的诗人。

台下的校长们一变而为窦老师课堂上的小学生,双目炯炯,聚精会神,在她动听的声音里,他们被引领:去吧,做吧,教育没有专利。变吧,改变!你的改变不是个人的改变,是整个民族命运的改变!

她讲的就是一个改变的故事。

在窦桂梅的学校,没有传统的学科分类,因为“分科教学专业性过强,整体性系统性不够,而儿童的认知依靠的是整体,过于专业、分化的知识,就像让孩子光吃东西,却咽不下去一样。”

窦桂梅删去一些教材的内容,又增加一些符合培养目标的内容。语文、英语被整合成“语言与阅读”,美术音乐则被整合为“艺术与审美”……她用一个简单的方程式“1+X”表达:“1”代表优化整合国家课程,“X”则是个性化课程。因为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固定的,一方的增加就意味着另一方的减少。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又不增加学业负担的前提下,她为孩子的个性化发展争取空间,既有35分钟一节的基础课,也有60分钟一节的大课,甚至90分钟的课,还有各种各样的选修课:清华文化课、机器人课、微电影课、DI课……几乎是一个学生一个课表。除了必选课,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喜欢的课。

体育,是清华附小的核心课程。窦桂梅对体育课的理解是:出汗、好玩、安全、技能。所以,学校没有广播操,取而代之的是足球。因为“足球中有合作有竞争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又简单方便,一只球一个球场就够了。”每年春天,学校都要组织为期一个月的足球联赛,42个班,男女共84支球队,六百多名专业队员。学校足球教育的成功还启动了北京市青少年足球普及教育活动。除此之外,学校还有轮滑、冰球、棒球、乒乓球、攀岩、健美操等自选体育课程。清华附小的孩子们,每天都在自己喜欢的运动中出汗。

这一切的改变发生在2010年年底。那一年,当了十年副校长的窦桂梅成为清华附小的校长。

上任头两个月,她就从自己的校园中消失了。第一个月,她带着老师们到幼儿园蹲点,让大伙看看那些“一个月后将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的状态——学习与游戏融为一体,如“盐在水中”,孩子们在老师设置的各种有趣的情境中表演和感受,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第二个月,她带老师们去中学蹲点。初一学生面前的老师,理性严肃,授课直奔原理,让两个月前还在小学六年级被老师像哄孩子一样哄着说话的孩子无所适从。

再回到清华附小,窦桂梅没有回办公室,而是直接走进了教室,现场办公,现场听课,一个年级又一个年级,一节课又一节课。那些日子,她的感受就一个字:累!这是每个孩子每天的经历啊!中规中矩的课程安排把小学生变成了“流水线上的小鸡”。“在他们眼里,一会儿进来个男饲养员,要求这个时间都喝水;一会儿进来个女饲养员,要求这个时间全吃米。好多孩子上学没几天就厌学了。”

小幼衔接和中小衔接成为课题,窦桂梅带着全校老师研究“整合”方法。在科学整合课程、整合时间之后,改变就这样发生了。

爱笑的老师身边总是围绕着爱笑的学生

每一次都是生命的初念

窦桂梅珍藏着两张照片,一张黑白照,背景是东北冰天雪地的小山村,照片上的她年轻质朴,面前的世界正在打开。另一张彩照是今天的她,已届中年,但明丽照人,闪闪发光,世界尽在把握。

她说,偶尔,她会拿出来对比一下。她喜欢第二张,因为已经成长为一个“完整全面”的人。

“我出生在吉林长白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山脉连绵、溪流淙淙,葱郁的树林、绚烂的野花、寂静的村舍、纯朴的乡人……小学课文中的《美丽的小兴安岭》,写的仿佛就是我家依傍的大山。课本中兴安岭的四季,就是我童年生活的四季。”

她是听着妈妈的故事长大的。乡村的冬天,炕很热,夜晚很长,她和弟弟妹妹早早躺在被窝里,炕头上,露出四个小脑袋,妈妈的故事开讲了。“我妈妈多聪明啊,想让我们对她好,尽讲那些后妈对孩子不好的故事,我们四个哭得哇哇的。”夜深了,妈妈说,天黑了,一只黄眼大猴子来了……四个孩子吓得嗖地把被子拉起来蒙住头,只听妈妈说,黄眼大猴子,快走吧,我家孩子都很听话。孩子们松了口气,暗自庆幸自己是乖孩子。

这是她最早的课堂,既是品德教育,也是文学教育。也许,她说话会“创意境”、“描述里有电影”的能力,正是得益于这些个令人兴奋的夜晚。

窦桂梅的爸爸早年当过老师,每天放学,爸爸会一边吃饭一边给她听写汉字。没有纸,就蘸着水在门板上写,一个字干了再写第二个字。

多年后,窦桂梅提出了语文的教学目标: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

窦桂梅一直觉得自己当小学老师是早就“定做”好的。幼年时期,姥爷就说过,这孩子将来要是当老师,一定能当个好老师!

初中时她学习很好,听说报中师就能当老师,她得到了全家的鼓励。

中师毕业,她到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实习,校长听了她讲的第一节课,如此评价:放心!这个老师一定能当好老师!

她的一生就被这两次评价“摁住了”,有毕业留校机会,放弃了;有保送上大学的机会,她没去;有到国企当团支部书记的机会,也拒绝了。“我就觉得当个小学老师可伟大了,从来没有想过变心。”

窦桂梅享受讲台。“哪怕只有一个学生,我都能进入情境,把整个‘场’给运转起来。”她形容自己上课的状态,每一次都是“生命的初念”——充满激情与感染力。“好的教师就像吸铁石一样,一吸,小铁屑就构成了美丽的图案。如果没有吸的能力,铁屑就永远是散落着的样子。”不到三十岁,窦桂梅就当上了特级教师。现在成了校长,她依然不舍得离开讲台。

多年前,有人问起窦桂梅的职业,她回答:我是教语文的,我是教人学语文的,我是用语文教人的。她说出了语文教育的三个境界,对她来说,教师,从来就不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种生命状态。她说她相信命运:“当老师是我的命,每个孩子都决定着我的运!”

她就这样成为了她想成为的样子。一如她最喜欢朗诵的惠特曼的《草叶集》:一个孩子,向最初的地方走去,那最初的,便成了孩子生命的一部分……

她让每位校长每位老师思考:你让孩子遇到了什么,最后成为了什么?

笑傲课堂,指点“江山”的窦老师

“好巫婆”的法术

窦桂梅爱笑,采访中,她经常抚掌大笑,前仰后合。她说,有一次,她正在走廊大笑,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走到她面前说,你的笑声像巫婆!她乐坏了,说,如果我是一个好巫婆,我会有法术,我会用我的笑声给你带来变化,是不是很了不起呢?

她自己爱笑,也爱逗笑别人,多严肃的事情到她嘴里,立刻变得轻松风趣。她的顺口溜多得像演小品,什么“忙才是营养,不忙才营养不良。”“不要光激动没行动,回去一动也不动。”……

她上任校长,用三个月时间写了五大章一百条《办学纲领》。在让老师家长学生都参与批注修订之后,又组织考试竞赛,让每一条深入人心。然后规定,从此,清华附小的领导老师发言写文章,再不许引用校外专家的话,“一切从纲领中来。”别以为这事多复杂,看看纲领里那些有趣易记的句子吧,纲领说:想发脾气的时候,尽量忍过一个晚上。纲领说,班主任就是学生和家长眼中的学校。纲领说,儿童要站在学校的正中央。纲领说,老师要好好学习,学生要天天向上。纲领说,猜猜我有多爱你……纲领无处不在,走廊里的花盆上,每一级楼梯台阶的侧边,甚至学校的每一扇车门上……窦桂梅用它成功地统一了全校师生甚至家长的价值观。

女儿成长为妈妈所希望的阳光女孩

曾经有人问窦桂梅,对自己的孩子是否很严格。她回答:这问题你提的不科学,因为人不可能有几张面孔,多累啊!像我们这样爱笑的老师回家对自己的孩子依然很爱笑,我和我女儿经常搂在一起闹在一起。

窦桂梅说,自己在家里的形象,可以用三个词来形容:可笑,可敬,可爱。可笑的时候,丈夫和女儿笑得直不起腰,“他们不能听我说话,受不了,要疯了,得滚到桌子底下去。”尤其是给女儿讲故事的时候,她喜欢现身说法,讲自己年轻时的种种,借以教育女儿遇到同样的事应该怎样做,女儿一边听一边乐,窦桂梅把学校里的“乐学”用到了家里。

可敬是因为丈夫看到她“特别能吃苦,对工作执着,每天晚上熬夜写东西”,很佩服。女儿曾被妈妈“求着”帮忙校对过清华附小的纲领,和妈妈教育学的博士论文。女儿也选择了教育工作,妈妈让她看到了自己的努力,也让她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个可笑可敬的女人,当然是可爱的。

当年,丈夫公司里有辆奥迪车,因为他会开车,经常在人结婚的时候被请去接新娘。有一次,窦桂梅问他,你每次拉新娘子,看不看新娘子啊?丈夫说,你想听真话吗?他一脸认真地告诉她,我一眼都不看她,我看你就够了!

还有一次,她跟他开玩笑说,你看你多会找媳妇啊!你找的我多好!他回答,那是我培养塑造得好!你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照顾,在这个家我最成功,因为我有俩作品,一个是我的女儿,一个是你。“老绝了!看他多会夸自己!”窦桂梅忍不住击掌再击掌!“他可老实了,可本分了,给我洗衣做饭,昨晚还给我包饺子吃呢,唉呀妈呀,可好吃了!他是我的定海神针。”

窦桂梅说过,每个教师的教学生涯都是一段旅程,我们手里握着寻找属于自己精彩的路的单程票。精彩,也正是她人生之路的主题词。当教师很精彩,当校长很精彩,做妻子做母亲一样精彩。

面对着同样希望人生精彩的小学校长,窦桂梅用训练有素的声音朗诵了诗人食指的诗《相信未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

窦桂梅的眼里浮起热泪,台下的校长们也在她饱含深情的朗诵中湿润了眼眶……

教育,就是相信未来!

窦桂梅 清华附小 教师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