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蕾:有一个地方叫做“爱”
2015年5月(上)封面人物:徐静蕾
徐静蕾给自己的第六部电影取名《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那本是她很爱的一首歌《somewhere only we know》,听歌的时候,脑子里会浮现出曾经在一起的爱人和朋友。“其实我们都有一些只有我们自己知道的事情和感受,现在,我要把这个别人不知道,却改变了我们人生的感受讲给别人听。”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情人节上映,票房过亿。5月11日,第五届法国中国电影节开幕,《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被选为影展开幕影片。
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这个“地方”非地理上的所在,可能是一句话,一件物品,一件事情或者一个记忆。
她启用颜值超高的演员,也在取景地上下足功夫——布拉格,一个被评为欧洲最美城市之一的地方。上大学的时候,因为看米兰·昆德拉的书,她将某种情怀放在这个地方,“既有神秘感,又浪漫到极致,美好到极致。”
对布拉格的感情,就像是爱情。待了三个月,既有一见钟情,又有日久生情。“真爱都是这样的吧。”
以前从没有哪个地方能让她在拍完电影后还愿意多待一周的,布拉格成为例外。朋友借给她一艘小游艇,听着音乐,泛舟伏尔塔瓦河上……
这样一个热爱浪漫的女人,却说自己是极其理性的人——不爱哭,更不可能当着别人的面哭。但在这部电影的拍摄和剪辑过程中,她却几度落泪。有一次眼泪实在止不住,还抱着摄影师哭了半天。不只因为生离死别,更因为一种美好。这电影,让她变得更感性和柔软。“也许因为年龄,也因为经历,我觉得整个人越来越趋向于温暖美好的感觉。”
她写了这样一句台词:我相信在某一个地方,所有你爱的人都会在一起。“人应该要有这种信念,才能勇敢地活下去。”
套用一个时髦的词,徐静蕾应该算是活得很“任性”的,她从不避讳自己的年龄,并且敢于亮出自己对婚姻的态度。
这是徐静蕾又一部票房过亿的电影
爱上一个人是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Q:你曾说“爱上一个人,其实是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A:没错,当一个人给了你爱情感觉的时候,那就是他给了你一个非常大的礼物。但爱情很美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一个也不能少。因为同样的人在不同的时间碰到,本来“对”的人也许就“不对”了。
Q:在这个阶段,你和男朋友应该是对的时间遇到的对的那个人吧?
A:对,我觉得是。他是让我最自在的人,不会给我任何压力。因为有这个人,我的生活变得更丰富,更美好。
Q:有一次看你在微博里写你们相处五年都没吵过架。你这么低调的人,能公开表扬自己的男朋友,难得。
A:其实我说五年没吵过架,是因为看了一篇文章,说山口百惠跟三浦友和没有吵过架,我才想到自己。对我来说,吵架是天大的事,别说吵架了,就是稍微埋怨我一点,稍微大声说话,我都不能接受。甚至我感觉自己达不到别人希望的那种状态,也会害怕,觉得不合适就不要在一起了,我很难改变自己去适应别人。
Q:你们两个在一起比较默契,认知度比较一致,所以没有太多分歧。
A:当然不是说完全没有分歧,比如说去哪儿吃饭,有时也会有分歧,但都是小事,我觉得无所谓。好吃,我就多吃点,不好吃我就减肥,也挺好。我觉得人不要太较劲,生活中,我真的是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的人,我总能给自己找到一个接受某个事情的理由。
Q:你觉得两个人在一起,地域有影响吗?比如所谓的异地恋?
A:没有影响,异地都能恋在一起,那多好啊。而且我是那种希望给自己空间的人。不是特别黏着对方。小时候曾经有过,但是我长大了,挺独立的,可以跟自己相处得非常好,非常舒服。
婚姻不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途径
Q:你说过小时候父母经常会吵架,包括奶奶跟爷爷离婚,这些会不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你对婚姻的态度?
A:会有一定的关系。但同时我也觉得没有什么东西是必须的。为什么很多时候觉得压力大?其实更多的是自己给自己的压力,认为有一个东西是必须的。
Q:这一点你跟男朋友有共识吗?
A:当然,所以才能在一起这么长时间。如果有一方想结婚,想马上有孩子,都可能有这种观念上的分歧。
Q:那你的父母会接受吗?
A:接受啊,我父母在这方面非常开通,他们也不认为婚姻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途径。
其实,我并不是反对结婚。你结婚了,觉得很幸福,我特别为你高兴。我高兴的不是婚姻本身,而是你觉得幸福。我从来不是“不婚主义者”,我是“婚姻无所谓主义者”。当然,结婚是一定要有爱情的,但我不觉得婚姻和爱情是画等号的,爱情不因为结不结婚而增减。我越相信爱情,就越觉得形式的不必要。
Q:你现在比以前更喜欢孩子吗?
A:我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呢。演大人有时候演得挺累的,回到家,我自己放松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是小孩。
Q:但我看你也很喜欢弟弟的孩子啊,包括同学聚会的时候,你挺喜欢带他们的孩子一起玩的。
A:三分钟热度。就像看到小动物觉得可爱。别人跟我说,等你当了妈就知道了。我认同这种说法,很可能我当了妈以后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只是现在我还没做好这个准备,而且也不认为这是我人生中必要的一件事。
既然年龄无法改变,就必须爱上变老
Q:2014年4月16日,你在微博上写“从此不惑”。作为女演员,敢把这样一个年龄昭之于众,太有自信了。
A:年龄真的是我的财富,当你特别感激一个东西的时候,为什么要藏着它呢?就像我男朋友,虽然我不愿意说他是谁,但当我很感激他的时候,我就愿意把事情讲出来。
Q:过40岁生日的那一天,心情会有些异样吗?
A:不会,一点都不会,我觉得挺好的。我不为所有不能改变的事情着急,我们经常会有这种感觉,三十多岁的时候说,看我现在的照片,多老啊,再看我二十几岁……可到四十多岁,再看三十多岁照片的时候,又会有同样的感叹。为什么人总是要遗憾呢?为什么不接受自己的40岁,去享受40岁的各种美好呢?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它再好你也回不去了,所以享受每一个阶段最重要。
Q:曾经看过一句话:“每一道皱纹,其实都是一道风景”。但真的面对皱纹的时候,能看出风景吗?
A:演员的脸上有一些岁月的痕迹,反而使你显得更深刻。一张年轻没有岁月痕迹的脸,即便经历过很多事,也觉得是一张白纸,没有内容。前两天我检查我电影的画面调光,说,能把我脸上的柔光都拿下去吗,我知道大家是为我好,但是我不需要那些东西。
我们就是要爱上变老这件事情,因为它不能改变,你除了爱上它,没有别的选择。否则只能让自己更拧巴,更纠结。
Q:现在科技很发达,有很多微整的手段可以去掉皱纹,你会选择用这样的手段改变吗?
A:会啊。这是享受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的福利,就像我们也不能死活不用智能手机一样……
Q:如果现在让你对20岁的自己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呢?
A:倒霉孩子,你别着急啊,早晚有一天会变得很好的。
Q:对于未来的自己会怎么说?
A:就是希望自己平静,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能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
在某一个地方,所有你爱的人都会在一起
说走就走的旅行一点不奢侈
Q:我觉得你属于要工作就认真工作,要玩就痛痛快快玩的那种人。
A:我是比较讲究效率,玩也有玩的效率。我最不会又玩又工作,一心二用。我基本上属于工作的时候是百分之一百二的投入,完了以后必须休息很长时间。
Q:旅行是你玩的一个最主要的方式吧?
A:对。我喜欢到一个地方就一直待着,至少一两个月。到此一游对我来说没有意思,所以我的休假必须很长时间才能实现。
Q:现在大家都很推崇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因为不容易做到。对你来说奢侈吗?
A:我觉得这不是很难。我跟奶奶感情很好,她去世时我心情非常难过,说走就走了,去纽约待了两个月,连我弟弟的婚礼都没有参加。
Q:你觉得旅行可以疗伤的吗?
A:我觉得是。有的时候你难过和痛苦,多因睹物思人,容易勾起伤感的记忆。出去看到世界很大,心也会变宽吧。老话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其实就是说视野开阔了,看问题就不会那么狭隘。
没实力就别废话
Q:现在娱乐圈新陈代谢速度多快啊,你一点没有压力吗?
A:完全没有,因为我得到的已超出我的想象,小时候从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一个自由自在生活的人。而且有一种说法,上帝给你一块巧克力,就是让你把它吃掉的,不是让你藏起来把它捂化的。我努力工作,得到了很多东西,工作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好好生活嘛。如果因为工作成功,反而把自己陷入到名利场中,那等于是给了你一个礼物,你却把它浪费掉。我觉得一个人的成功要靠实力来说话,没有实力,就别废话。我做事情的指导思想就是这样的,有话说话,没话边上待着去。
Q:所以你有足够的自信,说自己这两年没有曝光率,不怕被别人遗忘。
A:我不是有自信。我不觉得那个东西是必要的,它在我人生当中是太小的一部分,还不如一杯水对我重要。如果说大家还能记住我,我当然很高兴。如果记不住,那是你徐静蕾没本事,你活该。新人辈出是挺好的事情,有些东西它就是给更年轻的人的,难道我要靠着天天穿得花枝招展走各种红地毯来维持我的所谓的名声?对我来说,那是丢人的事,不是光荣。我今天回到这个圈子里,也希望因为我是一个有脑子的人,我靠我有点眼光,有点聪明才智。
Q:你身上有很多标签,其中一个是“博客女王”,它让你从明星这样一个单纯角色变身为一个社会人,是一个时代印记。
A:这个称谓已经走入历史了,我也厌倦那些东西了。因为我是一个拍电影的,不是一个写博客的。如果别人一定要对我有一个职业的定义的话,我希望是“一个电影工作者”,无论是演员、导演、编剧、制片人、监制……我希望是跟电影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