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莓做成乡亲致富的大事业
观光和旅游农业方兴未艾的大背景下,吕妙霞和她的十里香休闲农业观光园走在了前头。在园区的花潮人海中,游客们采摘瓜果、踏青休闲,体验农耕乐趣,而吕妙霞和乡亲们则尝到了新型农业的甜头。
吕妙霞 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河南省人大代表、京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绿叶白花红草莓,浓香四溢,河南孟津送庄镇十里香草莓基地大棚里的春天鲜艳而甜美。“咱的草莓不用农药,不用催熟剂,摘下来就能吃。”吕妙霞笑眼弯弯地介绍。
这位刚刚荣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的京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看着累累硕果和络绎的采摘客,喜悦从心底漾在脸上。
返乡创业不接地气不成活
吕妙霞刚回乡创业时,泼冷水的人不在少数。几辈子种地的乡亲们想不通,“种地能挣几个钱?大城市里过得好好的,回来种地,真是个傻妞。”
那时,吕妙霞和丈夫已经走出家乡在北京闯荡了20年,开了数家水果连锁店,算得上事业小有成就。2008年春节,吕妙霞回洛阳市孟津县老家过年,“我发现附近的乡亲们没事东窜西窜,过得悠闲。可是人闲钱紧,日子过得紧巴巴。”她想:“在外边老是有干不完的事儿,怎么老家这么多闲人?想啥办法能让他们有事做、有钱挣呢?”
因为一直做水果生意,吕妙霞留意到,“当时洛阳市场上的高档水果很少。尤其是草莓,无论是品种还是味道,都和北京市场上的相差甚远。”于是,她萌生了带领乡亲们种植大棚反季草莓致富的想法。
春节一过她就到山东、安徽、浙江去考察。一考察才知道,原来种植反季节大棚草莓的效益要比种粮食高出好几倍。于是,她三顾茅庐,从山东请来两名技术专家到孟津实地调查,发现孟津的土质和水质以及温度都非常适合种植大棚水果。听了专家的分析,吕妙霞更加坚定了信心和决心。
要带动乡亲们种草莓致富,最难的不是种植技术,而是怎么转变观念。祖祖辈辈种麦子的乡亲们从来没见过大棚里种水果,更别提很少吃过的草莓了。吕妙霞挨家挨户上门劝说,费尽口舌也没能打消乡亲们的疑虑,连年迈的母亲都劝她别干了,“好不容易有点儿积攒,一下子投进恁多,砸了锅咋整。”
“他们不敢种我理解,毕竟没种过。那我就自己先干起来,等将来挣钱了就好带动了。”面对疑虑和反对,吕妙霞要干好的决心反而更大了。2009年,在当地妇联的关心和帮助下,吕妙霞投资六百多万元,在孟津县送庄镇朱寨村承包了150亩土地,建了67个草莓大棚。不到三个月,十里香草莓基地建立起来了。
从第一批草莓育苗开始,吕妙霞才真正明白了接地气是啥意思。以前从没干过农活儿的吕妙霞几乎长在了草莓棚里,白净的她变得又黑又瘦。母亲见了心疼,“看你瘦哩娘都不敢认了!”
虽然乡亲们没有跟她一起建棚种草莓,吕妙霞还是想带动大家挣钱致富。她把送庄镇附近的留守妇女们发展成了基地的员工,每天按时上下班,到月就领工资,她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
架钢管、覆棚膜、栽秧浇水、疏花疏果、摘老叶除病菌,吕妙霞是草莓基地里最勤快最辛苦的一个。每天清晨五六点钟,员工还没上班她就到了基地,一直到晚上十点多钟,把第二天的农活儿安排好才回去休息,有时候车刚停稳人就已经睡着了。
大雪风暴压不垮的“铁姑娘”
吕妙霞身量苗条,长相秀气,说话轻柔,可她偏偏有个硬气得不行的外号——铁姑娘。
“铁姑娘”第一年种草莓并不顺利。说起2009年,吕妙霞忘不了刚入冬时的那场大雪,“没膝深的大雪把新建起来的草莓大棚都压坏了,塌的塌,歪的歪,当时心里就像刀割一样,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看着那么多员工和一棚一棚的草莓苗,吕妙霞清楚大棚倒了她不能倒,抹干眼泪一咬牙,她带着员工们刮雪、搭棚,把倒下的架子和大棚一个一个地扶了起来。
“整整干了一个礼拜才修复好,幸亏草莓秧耐寒,当年的产量没受啥影响,只是草莓下来晚了几天”,吕妙霞特别乐观,“其实第一年我没想效益啥的,尤其是大雪之后,我就想只要草莓能种出来就是成功了,效益今年不行还有明年。”
当年12月,十里香草莓园里的草莓终于挂果了,又大又红又透亮,像是嵌在绿叶里的红宝石。“草莓种出来了,试验成功了,说明我返乡创业种草莓这条路走对了。”更让吕妙霞高兴的是,草莓订购电话都快打爆了。
因为第一年效益还不错,吕妙霞又多流转了1200亩土地,还在园区盖了几间木头房子当做办公室和员工休息室。万万没想到,翌年9月,一场多年不遇的14级龙卷风和大暴雨又把她打入谷底。“也就十分钟,乌云、狂风、大暴雨,棚里的草莓苗冲走了,休息室的屋顶刮飞了,木头椽子掉下来,就连大树都被连根拔起了”,吕妙霞记得自己只喊了几声嗓子就说不出话了,“我的员工都在休息室里呀,几十个人啊,她们吓得不敢动,我就一个一个往外拽……好在她们一个都没受伤”。
不论是大暴雪,还是狂风暴雨,这些灾难都没把吕妙霞打趴下,擦干泪水,从头再来。也就是经历了这些风雨之后,乡亲们再也没怀疑过这位看上去柔柔弱弱的女娃子,她成了人们口中的“铁姑娘”。
让更多人尝到甜蜜事业的甜头
从返乡创业第一天开始,吕妙霞就有一个信念,“人一生必须干些有意义的事儿,把自己的正能量发挥出来,把乡亲们带上致富路。”
第一年草莓热销让村里人放下了疑虑,第二年一开春,不少乡亲就找到了她,也想种草莓。吕妙霞就成立了孟津县京孟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开出优惠条件:有资金的可以承包土地,自己建棚,自己管理,合作社在技术上和销售上给予大力支持;没有资金的可以租园区的大棚,等有了效益再给钱;基地周边发展草莓种植的,同样算加入合作社,可以使用合作社的品牌、种苗和技术,统一包装、收购、销售。
白鹤镇范村的蔡巧云是最早几个想要建草莓大棚的农户。“当时我手里没有钱,跟妙霞说了难处,她一下就借给我十几万元,不要利息也没打条子,说是啥时候见着效益啥时候再还”,说起妙霞,蔡巧云热泪盈眶。
前几年蔡巧云家的日子过得紧巴,两个儿子上技校的学费都吃不消,更不敢想娶媳妇的事。2010年在吕妙霞的帮助下建了四个大棚,有了效益后把外出打工的两个儿子也叫回来种草莓。如今蔡巧云家的两幢新房刚刚建成,两个儿媳妇也娶进了门,小轿车都买了两辆。
白鹤镇的几个回乡大学生也想试一把,可苦于一没资金二没技术。吕妙霞得知后,无偿借给他们十几万元,帮他们很快建起了34个棚,并从建棚到技术管理包括后期销路,每个环节都为他们提供帮助。他们的创业之路很快走上正轨。
没有期限、不要利息也不打条子,赚钱了再还本钱,这样的钱吕妙霞借出去了四十多万元。别人借钱生怕要不回来,吕妙霞却从来没有这个担心,因为“我相信他们,他们都是自己弄个小本本,一年年还了多少,他们都记上了。到现在差不多还清了。”
目前为止,吕妙霞已累计投资5000万元,流转承包土地1200余亩,建设草莓大棚420余个;带动316户农民走上致富路,种植草莓上万亩;带动五千多人就业,其中妇女占90%以上,残疾人占8%。不只是送庄镇,会盟镇、白鹤镇、朝阳镇的乡亲们也都尝到了十里香草莓的甜头。
为了开拓新的致富渠道和创业领域,吕妙霞又投资六百多万元建设了旅游、观光、采摘为一体的孟津县十里香休闲农业观光园区。她一方面主动到国外学习引进优质品种、改良种植方法,一方面和当地农科院合作开发不同口味的草莓——“牛奶草莓”、“巧克力草莓”、“冰激凌草莓”、“水蜜桃草莓”、“香蕉草莓”……
“我就是要把甜蜜的事业做好,让更多人尝到改变命运和生活的甜头。”吕妙霞说。如今的十里香观光园,不仅出产优质草莓,又研发上市了蜜一样甜的微型西瓜、香瓜、樱桃、桃、葡萄。一年四季,十里香基地瓜果不断,前来采摘观光的人流如潮。人们在这里寻觅野趣,踏青休闲,采摘品尝新鲜水果……省内省外大批游客的到来,带动了孟津周边的旅游热,叫响了“来孟津耍吧”这句琅琅上口的广告词。
经过几年滚动发展,吕妙霞的高效农业种植基地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她成立了洛阳龙浩农业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增强帮富带富能力。不仅在孟津、洛阳,在三门峡、焦作、济源也都有吕妙霞带动发展的农户。
把正能量发挥到最大
吕妙霞有个特别的习惯——爱吃苹果皮。这个来自她童年的小习惯,经常提醒她:自己是谁,来自哪里。“上个世纪70年代,家里的条件不好,苹果是稀罕之物。偶尔有苹果都是给奶奶吃,削下来的苹果皮,我哥我姐还有我妈都舍不得吃,全归我。”说起这个小故事,吕妙霞眼眶红了。
出生于孟津县一个普通的大家庭,兄弟姊妹一共六人,吕妙霞是最小最受宠爱的妹妹。因为苹果皮,她明白了家人对她的爱,也耳濡目染了家风中的孝和善。“我们家第一碗饭都是盛给我奶奶,好吃的总得奶奶先吃了我们才能再吃,奶奶去世三年了,每回一盛饭我就想到她。”
在这样家庭长大的吕妙霞总是自然而然地关照弱势的、需要帮助的人,特别是村里的老人和残疾人。在十里香草莓总基地,有六十多位残疾人在这里打工,管吃管住按月领工资,他们的生活比以前改善了不少。因为辐射带动效果显著,这里成为孟津县的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
吕妙霞把员工都当亲人一样,中午一块儿吃饭的时候,她会给员工盛饭端菜,员工也把她当亲姐妹。知道她爱吃饼,有人每回家里烙饼都会给她带。赶上冬天下雪了,员工自己家房瓦上的雪还没扫,就都赶到基地刮草莓大棚上的雪。
“人之初,性本善”,吕妙霞相信人性的善良。家风熏陶的善意爱心,让她乐于助人,让她对人对事总愿意抱持仁厚之心看待。有一次妈妈辛辛苦苦卖菜的钱被偷了,好几天都难受得闷闷不乐,她就劝妈妈说,“可能是人家急着用钱,咱们就当是帮他一把吧……后来我妈没过两天就不想这事了。”
吕妙霞心直口快,说话不会藏着掖着,但语调柔和又带点幽默。每次跟大家分享创业经验,吕妙霞都不会忘了赞美丈夫雷红夏,“没有他的支持就没有十里香的成功。”
返乡创业近十年,吕妙霞一天都没歇过,不是整日扑在基地,就是在外出考察的路上。累了困了,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她会跟丈夫商量,“虽然他不直接管,但是只要他一句鼓励,几句开解,我心里就踏实了。”
吕妙霞能干出这么一番大事业,家人都没想到,在他们眼里她不是那种风风火火的厉害人,用她儿子的话说,“我妈胆子可小了,又怕黑又怕毛毛虫,连个蚊子都拍不死……”已经长成二十几岁大小伙的浩浩“笑话”妈妈的胆小,也佩服妈妈的能干,还把妈妈当成了榜样,“将来我要建个草莓加工厂,把十里香的品牌立起来。”
吕妙霞的偶像是董明珠,做起事来也是“行棋无悔”的风格,“从小到现在,只要认定了的事,不管什么结局都不后悔,因为只要坚持结局总不会太差。”
十年前回乡创业时吕妙霞想着干到50岁就退休,眼下怕是实现不了了。今年她荣获了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除了纷至沓来的荣誉,她还是河南省人大代表,“肩上的责任更重了,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正能量发挥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