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界共享一杯中国茶
2019年6月29日下午两点,以茶修首倡者王琼老师为代表的和静茶修学堂携手大唐春社的创始人赵为民教授,在北京恭俭胡同的文化小院联合举办了“觉性·生命·智慧”茶修主题论坛。到场嘉宾有多位来自医药、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专家学者。
王琼老师带领和静茶修学堂的讲师、助教和学员们,为参加论坛的嘉宾们举办了一场申时茶会。申时茶,是由王琼老师首倡的一种顺应自然规律的饮茶方式,于申时,即下午的三点到五点,借由卢仝《七碗茶歌》的引导,使用腹式呼吸法喝茶至全身发热且微汗。喝茶的过程中,带有自然能量的茶汤可以参与体液循环,与身体充分结合、渗透、发散、排毒,从而达到平津润燥、排毒祛湿的作用。同时,在王琼老师的声音引导下,嘉宾们会逐渐收摄外放的思绪,回归身体和呼吸之中,安顿心神,修养心性。七碗申时茶过后,每个人都气色红润、目光有神、心平气和、轻松喜悦。
随后,主题论坛的交流环节正式开始。各位嘉宾根据自己对茶及茶文化的理解,展开了讨论。赵为民教授认为,茶文化不仅仅局限于茶的物质属性,更凸显其人之于茶的社会属性,包括人性、现代性、科学性、生活性,借助茶的社会属性,可以帮助人类走近生命智慧。而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家保健品审评组组长吕圭源、英国皇家医学院院士何月蓉、浙江工业大学中药健康产品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陈素红等几位医学药学专家,则从茶的物质属性做出解读,并提出深入研究茶的物质成分对人体产生的影响,用科学的研究数据推动茶的发展。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专家王曙光,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员、博物馆处处长吴笑天,金融学研究专家陈桂生等,分别从各自研究的领域谈茶。王曙光先生谈到茶的精神属性可以帮助大家在这个时代找到自己,即找回自己的觉性。
本次论坛是以王琼老师为代表的和静茶修学堂推广茶文化和茶修理念的有益尝试和美好实践。嘉宾们都是各自领域内的知名学者,同时又对茶及茶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的研究。他们都希望,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应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未来能够开展更多这样的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推广中国茶文化,并让更多的人获得茶修益处,实现与世界共享一杯中国茶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