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小绣花针变成富民“金箍棒”,她带领姐妹脱贫致富

巾帼风采 2020-09-15 13:27:06

微信图片_20200915132404

莫元花  扬州乱针绣非遗传承人, 江苏扬州国凤刺绣研究所技术总监。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最美家庭获得者


莫元花很忙。采访这一天,她要接待一个20余人的参观调研队,介绍这个小小苏北村庄里成长起来的中国乱针绣产业园。阔朗的创客工坊陈列的数十幅乱针绣作品,引起参观者的赞叹。绣花室里不时传出吴侬笑语,20位绣娘正在赶绣一批因停工延误的风景绣画,是一片河湖旖旎的宝应风光。


绣出家乡的美

 

参加两会时,莫元花提了五个建议,其中一个是关于修复运河风光带的建议。宝应县是河藕之乡,京杭运河是宝应的母亲河,莫元花在河乡长大,以针为笔,绣出了一幅《河乡沁韵》。“这是根据当地的风景创作的,展现了我们家乡和谐的生态美。”


令人惋惜的是,由于历史原因,运河沿线有一千多处被住户和码头占据,严重影响了运河的生态。莫元花在全国两会上关于实施运河生态修复工程的建议,蕴含着她对家乡的热爱。

微信图片_20200915132413

 

《丝路》


在产业园,记者见到了这幅四米宽、三米高的《河乡沁韵》。莫元花的针法灵活多变,近看画面有些模糊凌乱,稍微后退一步,色块和立体感立刻跃然而出。再退一步,一湾春水,青荷粉藕,白鹅浮游,仿佛走进了那片悠然的水面。莫元花说,乱针绣是上世纪30年代才创新出来的,属于苏绣流派,讲究满绣不留白,针法灵活,风格粗犷,有油画般的质感。手上的线一般要绣四五层七八层甚至十几层,丝线不断叠加、渐变,慢慢融化成调和的色彩。“传统刺绣通常似乎工笔画、写意画,而我们表现的是油画、摄影效果。”


宝应县鲁垛镇妇联主席陈银介绍说,在政府的重视下,从2011年开始,乱针绣产业园一期二期先后动工,至今园区占地50亩,总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有九位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乱针绣非遗传承人在这里工作。2018年,宝应县申报成为中国乱针绣之乡,八百多位绣工以及散落在村庄里用农闲时间做活儿的绣娘,绣出了一个现代刺绣产业。

 

用绣针传承艺术


微信图片_20200915132417

《世外桃源》


莫元花出生在绣工坊,从能拿针开始就学刺绣。而她的启蒙老师,是父亲莫学春。


上世纪50年代,刘海粟写信向郭沫若推荐一位刺绣大师,“以针为笔,以丝为丹青,使画与绣法融为一体,自成品格,夺苏绣湘绣之先声,登刺绣艺术之高峰。见者莫不誉为‘神针'”。这位刺绣大师就是莫学春的表妹杨守玉。杨守玉师从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艺术教育家吕凤子,将西洋油画的风格与质感引入传统苏绣,创新出全新的流派“乱针绣”,后称“正则绣”。她回到常州,创办守玉乱针绣研究所。


而宝应刺绣由来已久。《宝应县志》记:早在秦汉时期,境内即出现了养蚕和缫丝的技术,并出现了缫丝的手工作坊。1989年,莫学春从部队转业,就与几位同乡组织当地10位绣娘,到常州守玉乱针绣研究所学习。两年后创办绣花厂。上世纪90年代初,绣娘的平均年收入达到1万元,成了名符其实的“万元户”。32年的积累,村镇小作坊慢慢发展成了两百多名绣工的大厂。宝应县的刺绣企业,也从最初的两家,发展到二十多家,成为中国乱针绣之乡。


微信图片_20200915132420

莫元花乱针绣作品《逆行者》


莫元花是从19岁开始,接过父亲手中的绣花针的。她不断钻研,绣花师傅陈竹青退休了,她把他返聘回公司,两代人日夜切磋技艺。莫元花经常在绣架前一坐就是一整天,历时两年,她用1800万针绣出了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她不断研究创新乱针刺绣新技法,进行“乱针绣针法与色彩搭配”、“乱针针法与技巧”等专项技术研发。不同的画面要用不同的手法和针法,她总结了人物肖像16系环节操作法,并向同行传授。她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小女孩》《桃花仙境》《学伴》《玫瑰》《丰收》《丝路》《黄河壶口》等都是用这种方法完成的。多次获国家级和省级金银奖。她指导的绣作《北京火车站》《上海火车站》《天津火车站》三幅作品蝉联三届国家级展销金杯奖。

 

绣花针催生致富产业

 

微信图片_20200915132425

《思》


“大家坐在一起一边绣花一边聊天,是很开心的一种生活方式。”绣娘们没有上班考勤,随时可来可走。手上的针线不停,绣室里的吴侬笑语也不停。遇到赶工期,有的大幅作品需要20个人同时做,大家追着进度谁也不肯偷闲,更像是兴味相投的朋友一起做喜欢的事情。


工匠学院,是莫元花为了给绣娘们培训、分享技艺而成立的,她邀请省刺绣大师、艺术大师来授课,按照零基础兴趣培养和技能提升的不同水准分别教学。当地妇联组织村里的留守妇女就业,请莫元花参与时代巾帼大宣讲活动,莫元花顺势把刺绣小课程带进村里,教孩子们刺绣。也和县实验小学、初中联合开办乱针刺绣兴趣班,为乱针绣发展奠定基础人才。


当地与陕西定边县、山西昔阳县结对后,莫元花去定边县讲乱针绣,十几位喜欢乱针绣的贫困妇女来跟着学刺绣。鲁垛镇政府及妇联给她们免费提供食宿,莫元花负责讲课带徒。鲁垛镇妇联主席告诉记者,莫元花其实是个害羞的人,但自从当了全国人大代表,她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比任何时候都更愿意推广自己热爱的刺绣事业,代言家乡非遗文化,人也变得开朗了。


在莫元花的带领下,目前鲁垛镇有刺绣企业及绣坊、绣庄30多家,从业者3000多人,年产值3亿元,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当然,刺绣是一种安静的慢生活,做手艺人是辛苦而寂寞的,从一个绣娘到大师,要经历很多艰辛。莫元花认为,文化自信是需要培养的,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来等待人们欣赏美,追求美。莫元花希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更高的收入来吸引新人加入。她提升团队技艺、推广非遗传承,建立乱针绣品牌,开发了乱针绣坤包、丝巾、团扇、书签等文创产品,薄利多销,渐渐赢得了新生代的喜爱。


“我们身上有一种担当的使命。即使队伍变小了,也会有存在的意义。哪怕最后就剩我一个人了,也要把这项事业做下去,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穿着自己设计手绣的衣裙,莫元花的笑很美。

莫元花 针绣 刺绣 决战脱贫前线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