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孩子开家图书馆

来源:中国妇女网作者:薇薇
巾帼风采 2013-06-05 10:57:00

四个创始人都是海归妈妈
 
皮卡儿童图书馆开办时间不短了,但对很多人很多地方来说,儿童图书馆仍然是个新生事物,创办的妈妈们想法简单:给自己孩子一个美好的读书场所。
 
想让自己的社区有家儿童图书馆
走进儿童图书馆,矮矮的书架,孩子们自己就能挑选想读的书;老师们都是讲故事的高手,最坐不住的孩子也会被吸引着安静下来;每当万圣节、圣诞节来临时,图书馆就会变成一个大PARTY。
这样四个女人:罗鸣、王奕、胡碧榕、宁爱东,她们相识在大学时代,三个在清华,一个在北大,毕业后都去了美国留学、工作,又都带着孩子陆续回到中国发展。
她们说当时比较突出的一个感受就是不知带孩子去哪儿玩,美国的社区图书馆非常普遍,她们带着孩子常去,孩子非常享受,并且已经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而在北京,没见到任何社区的开放儿童图书馆。
自己的需要和市场的空白让她们一拍即合:开办一家美国模式的社区儿童图书馆。“皮卡”这个名字来自“peek-a-book”,中文是“瞧见一本书”。她们希望更多的孩子在这里和书邂逅,开始一生阅读习惯的开始。
 
第一个客人是美国妈妈
她们拿出各家从美国带回的原版童书,又在北京的图书市场上精心挑选了很多中文图书,按照美国社区儿童图书馆的样子开起了这个“皮卡儿童图书馆”。第一天开张时,没有开业庆典,也没有打广告,就是坐在图书馆里等着。
终于,有个美国妈妈,领着孩子路过,看到这个地方,对她来讲,这样的图书馆很熟悉,很惊喜,当时就入了会。第一个月,陆续有五十个孩子成了图书馆的会员。看着孩子们像在自己家里一样随意地坐着、靠着看书,那样的画面让每个当妈的人看了都很踏实。她们说:“在和网络抢孩子的战役里,传统的图书还是有自己无法取代的魅力。”  
最初,来参观的一些妈妈说:孩子的兴趣班占掉了周末所有时间,没时间来这里玩。罗鸣她们很高兴父母们把来这里称之为玩,因为她们就是想给孩子一个轻松的、安宁的环境,不是填鸭,只是熏染,让他们爱上读书。
 
让孩子的童年从阅读开始
四个妈妈守着这个图书馆,陪着自己的孩子慢慢长大,也经历了很多发生在图书馆里的温暖的故事,
有一天,一个幼儿园老师来到图书馆,说她班上有个孩子,一直是个很内向安静的小孩,很少和别人主动交流。但最近一段时间这个孩子却变了,大大方方给小朋友讲故事。老师很好奇,是什么对这个孩子产生这么大影响。那个孩子说,妈妈常带他去皮卡图书馆玩,所以她也好奇地来看看她们都是用什么办法让孩子爱上读书,学会表达的。后来这个老师就组织幼儿园的孩子来这里过图书馆日。
一个男士来到图书馆办会员卡,她们问你是爸爸吗?他说自己还不是爸爸,但是快了,老婆怀孕了,他想给未来的孩子办一个会员证,这样孩子妈妈就可以在怀孕期间就到这儿来听故事给孩子胎教,她们因为这个爸爸的奇思妙想而开心大笑,给他办了卡,说:你的孩子是我们最年轻的会员了。 
儿童图书馆,并不只是提供读书的场所,她们以阅读为中心,开创出很多儿童活动,“故事会”“冬令营”“父母沙龙”“音乐阅读季”,还给孩子配备小书箱,选拔小小图书管理员等等。因为是会员制,孩子们常在一起活动,儿童图书馆也给孩子开创了一片以读书为纽带的社交空间,一群童年的小书友。

图书馆 孩子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