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个警察节 致敬智慧女警

来源:中国妇女作者:文/本刊记者 陈晨 王艺潼
巾帼风采 2021-02-21 11:52:28

JV0310fm.p1 拷贝.jpg

封面人物:崔娟、高媛、王佳(从左至右)


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21年起将每年1月10日设立为“中国人民警察节”。这是一份特殊的荣誉,也是一份特殊的责任。


从维护国家安全、社会治安,到保护公民人身自由、生命财产安全,再到预防制止、惩治违法犯罪,人民警察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以执法时的公正无私、破案时的日夜奋战、危难关头的挺身而出、一心为民的忠诚担当,让平安中国的名片更闪亮,为金色盾牌铸就人民至上的底色。


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堪称“半边天”的女警察,无论在重案一线,还是在反诈、网安等看不到硝烟的战场,都勇于担当作为,甘于牺牲奉献,用智慧、胆识与女性特有的细腻和耐心,守万家灯火,护一方平安。首个警察节,让我们走近不同岗位上的智慧女警, 看她们在与犯罪分子的较量中如何“智取”,感受她们对人民的大爱,对使命的忠诚。


筑牢铜墙铁壁,守护百姓钱袋子


微信图片_20210118120401.jpg

王佳 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刑侦支队民警,朝阳反诈中心负责人


警校毕业后,王佳被分配到派出所当户籍警,随后进入重案队。2012年进入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电信队,2018年朝阳分局成立反诈中心,王佳成为反诈民警。两年来,她带领朝阳反诈中心直接避免群众经济损失7亿余元。2020年12月,获评“第二届全国公安百佳刑警”。 


打击诈骗,守护万千家庭


一幢上世纪砖结构老楼,昏暗的楼道,王佳带着同事大步冲上楼,敲响一位老人的家门:“阿姨您开门,我们是警察,您遇到骗子了”。然而没人应声。只听屋内有个声音悄悄和电话那端的骗子说“好像警察来了……”。


王佳又是自证身份,又是好言相劝,门终于开了。老人在门口一手拿手机,一手抓着几张银行卡,正准备给骗子转钱。王佳确认老人尚未遭受财产损失后,才松了一口气。然而老人依然对骗术深信不疑,听不进劝阻。王佳凭经验猜中了骗子的全部话术与套路,用“拉家常”的语气,掰开揉碎慢慢讲,老人才逐渐醒悟。


王佳劝了近一个小时,发现老人家中看似只有一人居住。于是问她:“阿姨,您家还有其他人吗?”老人起身打开了一侧房间的门。开门瞬间,眼前的景象让王佳呆住了,强忍眼泪。老人的丈夫瘫痪在床,浑身插满了管子,瘦到看起来只有几十斤。这一幕发生在2020年9月,王佳现在想起来,依然百感交集。很难想象如果反诈民警晚来一步,被骗走多年积蓄的钱,这个家庭今后如何生活。


“姑娘我能抱抱你吗?见到咱们人民警察,太有安全感了!”这位阿姨张开双臂,给了王佳一个大大的拥抱。“这就是我工作的意义。”王佳说,服务人民、守护百姓,是民警对百姓的承诺,一诺千金。


1400万元,是王佳保持的全市单笔拦截最高纪录。那是2020年5月,反诈中心接到求助,一位丈夫称妻子和陌生男子网恋,要把家中全部存款和抵押家中两套房产后贷款的钱转账给对方。


王佳马不停蹄赶往这户人家,可是这位妻子被骗子深度洗脑,根本不听劝:“我谈恋爱犯法了吗?关你们警察什么事?”王佳将计就计“吓唬”她:“你确实有违法的嫌疑,我们侦办一起跨国网络诈骗案件,发现你跟嫌疑人有联系,请立即放下电话协助调查!”听到自己可能“涉案”,她才将信将疑地听王佳说下去。


王佳告诉她,她遇到冒充外籍人士邮寄现金包裹诈骗,骗子捏造“包裹在海关被冻结,需要缴纳各种通关费用”等理由,骗取受害人钱财。这一次,王佳用4个小时劝阻了1400万元的转账。


微信图片_20210118121419 拷贝.jpg

进行反诈宣传,是王佳的工作之一


科技反诈,精准预警更高效


在王佳负责的朝阳反诈中心,民警们每天要打 400到800个劝阻电话,发数百甚至上千条短信。


两年多时间里,他们共劝阻 6.8万余人次,直接避免群众经济损失7亿余元,成功返还群众被骗资金2400万余元。王佳创造的一套资金查控、拦截劝阻的实战方法,被全市广泛推广使用。


有人接到王佳的劝阻电话之后,虽然坚称自己“没接过诈骗电话”,但由于对线索有把握,民警不会被这些说辞蒙蔽,贻误时机,而是千方百计劝阻。


据公安部最新统计,全国公安机关2020年全年累计拦截诈骗电话1.4亿次、短信6.9亿条,封堵涉诈APP和网址31.6万个。利用96110反诈预警专号,防止970万名群众被骗。


王佳介绍,北京反诈中心推出了首款反诈APP:“北京反诈”,安装后收到诈骗电话、短信,将实时提示。针对部分老年人不会用智能手机的情况,APP里还有个亲情关怀模块,子女可以把长辈的电话设置进去,如果长辈遭遇诈骗,子女能接到实时预警。


“如今反诈工作宣传覆盖面越来越广,预警拦截的铜墙铁壁越筑越牢。公安部2020年部署开展‘断卡’行动,打击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等违法犯罪,封住源头,切断链条。相信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战场,我们绝对是胜利的一方。”王佳说。


打造“E盾牌”,网络天朗气清


高媛 拷贝.jpg

高媛 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警务支援大队政委,北京市妇联兼职副主席


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高媛加入北京市公安局网警队伍。


2011年注册微博“传说中的女网警”,宣传网络安全知识,反响热烈,目前拥有259万粉丝。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首都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


网络社会,网警全力护航


拎着沉重的设备奔走于地铁、医院、银行等各个机构检测网络安全,在机房一蹲就是一天,地铁白天运行,网警只好晚上“出动”。网络科技日新月异,新问题飞速涌现,网警们与时俱进,学习不辍。黑客组织攻击计算机系统,网警们极速应变,在网络社会一次次打赢至关重要的攻防战,维护着国家安全、公共财产安全。这就是网警,他们不只是网民认知里,一个个网络上的辟谣账号,也不只是反网络诈骗、反网暴的宣传平台,他们是网络空间默默无闻的守护者。


“刑法285、286条中规定的非法入侵计算机系统类犯罪,是网警主要侦查的案件。”高媛说,“地铁出行、网购支付、转账汇款、炒股投资、疫情防控……网络覆盖各行各业,涉及衣食住行,网警责任重大。如果老百姓感受不到我们的存在,是件好事,说明网络没出问题。”


高媛曾参与侦破一起利用就医挂号系统安全漏洞,抢号倒卖的网络犯罪案件。当时北京公安机关网络安全部门接到群众报案,京医通挂号平台上部分知名医院号源一经放出,就被“秒抢”,后台访问量激增,患者无法正常挂号。随后网络安全部门展开调查,发现了一个利用恶意软件绕过正常验证机制,非法抢占号源的犯罪团伙。高媛和同事们用半年时间深挖源头,出差多地,终于将非法制作、传播恶意软件的犯罪团伙抓获。


很多时候,对面的“敌人”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如今线上会议广泛应用,国际间的大型会议、论坛,助力沟通合作“无国界”。这背后离不开网警的全力护航。


曾经有一次,第二天就要举办重大活动,但前一天全球暴发计算机病毒,一些职能部门电脑中毒。给高媛和同事们恢复系统的时间,只有一个晚上。大家彻夜奋战,终于完成任务,保障了第二天活动的正常召开。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惊心动魄。


高媛 拷贝2.jpg

高媛普及网络知识,让百姓“触网”更安全


铸盾不停,与科技发展共奔跑


“用三个词来描述我的工作。第一个词是E盾牌,网警铸造的盾牌,保护各行各业。”高媛说,举例来讲,医院的化验、取药,甚至手术麻醉、心电监测等,都需经内部网络系统进行;地铁、高铁的信号等,也都要经内部网络系统控制,直接关系到百姓生命安全。


铸牢E盾牌,检查指导各单位保护好自己建设、使用的系统,是网警的重要职责之一。


第二个词是E利剑,保护是筑起一面墙,而侵入只需拆掉一块砖。一旦系统遭人为破坏,就必须由网警出马,立案调查、侦查取证直至抓获犯罪嫌疑人。


第三个词是E话筒,这也是高媛天天都在做,已经坚持了10年的工作。她通过“@传说中的女网警”微博平台,宣传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典型案例,以及防范知识。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网警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今网络更清朗了,网友会发现,流氓软件、弹窗、不良网站等越来越少。但矛与盾的关系永远存在,网络发展带来的挑战永远存在。”高媛说,在不断打击和震慑之后,犯罪空间被挤压,犯罪成本提高,网络安全的盾牌越来越大,越来越厚。但随着挑战增多,他们必须铸盾不停。

回顾从警16年,高媛基本没换过岗位,始终对网警这份职业充满热情。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这份职业需要不断应对新技术、新事物的挑战,永远给她学习的空间和成长的养分。她喜欢这个与社会、科技共同奔跑的工作。“这是网警的职责,也是网警的荣耀”,高媛自豪地说道。


以笔缉凶,让罪犯无处遁形


作为一名战斗在刑事画像、人脸识别和颅骨复原领域第一线的女刑警,崔娟多次利用画像技术侦破大案要案。先后记个人三等功三次、嘉奖四次,获评优秀公务员、岗位练兵标兵等荣誉称号。


崔娟 拷贝.jpg

崔娟 山东省青岛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警务技术一级主管,副高级工程师,青岛公安首席模拟画像师


模拟画像,协助破案


采访崔娟时,她因生病,嗓子是哑的,每说一句话似乎都伴随着疼痛。但谈起工作,她语气充满坚定。很多人认识她,是因为她参加中央电视台《机智过人》栏目,与计算机一起,对隔代遗传进行身份识别辨认。崔娟凭着一支画笔,让观众知道了什么是模拟画像。


作为青岛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首席模拟画像师,崔娟已经在刑侦一线工作近20年。她说自己不动枪,不动手铐,仅凭手中的画笔,就可以刻画出犯罪嫌疑人的面目,可以还原死者面貌,有效协助破案。为何在人脸识别技术日趋完善的今天,刑侦工作还离不开模拟画像的辅助?崔娟讲述了她侦办的一起案件。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里,崔娟接到警情前往现场勘验。这是一起恶劣的凶杀案件。一具女性尸体被肢解,面目模糊。由于没有其他身份线索,如何还原死者面貌,确定死者身份,是破案关键。


崔娟怕忽略细节,就跪在发现尸体的地方仔细观察,终于发现女子除了纹眉、纹眼线,头发还经过烫染。由于久跪,等结束工作想起身的时候,她已经无法站起来了。


通过观察,她认为这是一名爱美的女性。为了弄清纹眉和烫染发之后,眉毛和头发的生长规律,崔娟到纹绣店和理发店找专门的师傅了解。根据这些线索,她判断出了女子的头发大致长度,做过烫染的大致时间,又根据纹眉后脱色的程度,判断出女子何时纹眉。


经过多番努力,崔娟笔下,渐渐还原出女子的面貌。根据画像,很快有女子的邻居为警方提供线索。结合相关线索排查后,警方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案件成功告破。


刑警画像 汤臻 摄 (10)-模糊背景 拷贝.jpg

崔娟的模拟画像室已成立18年


追求真相,不负职业使命


崔娟说,作为技术刑警,必须耐得住寂寞,用心揣摩。刑事模拟画像不是纸上谈兵,每一个形象的还原,都需要到现场,结合环境、人物等因素综合判断。有时候仅仅因为光线或地理位置,就可能导致线索偏差。所以用心、用情、用力,才能让模拟画像真正起到准确呈现、辅助破案的作用。


现在,监控摄像头较为普及,大数据基础上的人像比对技术,依然需要模拟画像的辅助。例如那些藏匿多年的逃犯,警方掌握的往往是他们作案时的模样。时过境迁想要缉凶,就需要依托模拟画像技术,根据人体衰老规律,结合解剖学知识,将犯罪分子头面部的骨骼、肌肉变化刻画出来。


有一组数据能看出公安部门开展命案积案攻坚的力度。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命案积案6270起,其中20年以上的积案2891起,占46.1%,案发时间最长达42年;共抓获命案在逃人员5381名,其中潜逃20年以上的2082名,破案数和抓逃数均创历史新高。


在崔娟看来,比起从前仅能通过目击者描述画出犯罪嫌疑人的面貌,如今先进的科技手段与刑事模拟画像技术相结合,更能威慑犯罪,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


“命案积案的成功破获,消除了社会隐患,告慰了受害人及其亲属,伸张了正义,维护了法律尊严。”崔娟说,维护正义,追求真相,告慰生者,这是她所从事职业的使命。


中国人民警察节 王佳 高媛 崔娟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