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土博士”

来源:中国妇女作者:文/张素军
巾帼风采 2021-07-05 14:47:54

作为土壤学博士,这些年成艳红一直在做红壤的改良研究,阻控土壤酸化。“过去追求产量,大量施加化肥,导致土壤酸性加剧。现在我们要通过合理施肥与作物轮作,再投入碱性改良剂,弱化红壤的酸性”说起自己的专业成艳红驾轻就熟,与土地打交道,她觉得其获无尽、其乐无穷。


image.png

成艳红 南京农业大学博士,江西省红壤研究所副研究员。获评2020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


做农业怎能纸上谈兵


不久前,成艳红收到从江西进贤县温圳镇传来的好消息:“今年春季油菜亩产300斤左右,保持了高产稳产!”油菜是旱地越冬作物,去冬今春,当地气温持续偏低,再加上开春后雨水偏多,油菜受灾严重,“灾后产量没减,说明我们的技术比较稳定。”


成艳红所说的“技术”是指“红壤改良技术”。江西多红壤,红壤呈酸性,天旱时硬,下雨时粘;江西也多丘陵,每逢雨季,受雨水冲刷的坡地水土流失严重。


如何改善现状?成艳红和团队尝试采用稻杆覆盖技术保湿固土。没想到第一年实验却以失败告终,被稻杆覆盖的花生一棵苗都没长出来。


为什么?成艳红不甘心,天天泡在地里找原因。后来发现,覆盖时恰逢连雨天气,高湿+高温,致使土壤缺氧,花生种被闷烂了。那么,如何为土壤增氧就成了问题的关键。


一个偶然发现让她灵光一闪。有一次她买水果,不经意间瞥了眼果箱中的保鲜剂——过氧化钙(CaO2)粉末,顿时心中一动:CaO2遇水能释放氧气,因而具有保鲜作用。能否让它为土壤供氧呢?


她查阅了大量文献,并开始实验室模拟。无数次实验过后,一种新型土壤改良剂诞生了。“含有CaO2的改良剂既可以为土壤增氧,解决了土壤孔隙不通透的状况,还能生成弱碱性的氢氧化钙,中和了土壤酸性。一举两得。”


对农民来说,稻秆覆盖是件麻烦事,稻秆要收、要割、要拉、要盖费工又费力。最初没人愿意跟着干,但“眼见为实”,稻秆覆盖的农田亩产显著增加,足以弥补之前增加的人力成本,完全划得来!


“稻秆覆盖+土壤改良”技术,不仅阻控了红壤的酸性,减少了坡地水土流失,还成功使油菜亩产提升了30%,玉米、花生等也提高了20%。


2013年,成艳红主持的“生物水保措施下红壤耕地团聚体的微生物稳定机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立项支持,相应的红壤改良技术也先后荣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并在江西十余个县市推广,为农民带来了看得见的收益,“这是最令人欣慰的,做农业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重要的是技术成果转化。”


image.png

走入田间,进行秸秆利用调研


令人叹服的实验田 


成艳红是内蒙古人,家乡的风沙之大令她印象深刻。高考时她选择“农业”为第一志愿,就是想围绕“土”做点事。后来读博,也是选择了土壤专业。那时候,她经常随导师一起到江西红壤实验田做课题,因而有了“江西情结”。江西是农业大省,红壤形成的自然因素使其具有较大的改善空间,能让她学以致用。2010年,博士毕业的成艳红来到江西,开始与红壤打起了交道。


虽然仍是研究土壤,但之前大多在实验室或大棚,在瓶瓶罐罐里观察植物,如今实验搬到了大田,她有点懵:“我只知道北方的作物时令,但南北方气候特点不一样,像水稻,啥时种?啥时收?啥时施肥?啥时浇水?我都不知道。”


怎么办?请教书本、请教同事、到大田里去!刚到江西时,她和田里的种植户交流,听不懂对方讲话,只好连说带比划。那时她经常随身带着小本,实在听不懂就写,然后举给对方看:“是这个意思吗?”


实验田种着花生,八月份花生收获,恰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她要到田里为花生测产、测土壤成分含量,为避免晒伤,通常是赶在清晨或傍晚出发,“真正是起早贪黑。”早上有露水,晚上有虫子,而她又最怕虫子,只好套上胶鞋,全副武装,只露出两只眼睛。每次从田里回来,浑身上下都被汗水浸透,湿漉漉的。


苦吗?苦。但也有乐趣。“就像你喜欢踢足球,即使顶着太阳踢,你也一样会踢得很嗨。”不过女人都爱美,虽然捂得严严实实,每次下地前她还是会为自己抹上防晒霜,“不然晒得太黑,太阳太厉害了,能把人晒透晒伤。”


但这些都不算啥,农业是与天气密切相关的行业,有时一场突如其来的“不可抗力”就可能将一切努力化为乌有,那才最令人沮丧。2019年,连续的暴雨形成了洪涝灾害,实验田全部被淹了。实验田一般分隔成不同的地块,不同作物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比如左边种花生,施化肥;右边种玉米,施有机肥。结果大雨一淹,成了一锅粥,也没法测取实验数据了。“所以每次做实验都要提前考虑各种因素,特别谨慎。农作物受时令限制,一旦错过了,一年就浪费了。”


一边做实验,一边还要给农民做技术服务。有一次,永丰县有位种植户200多亩葛根被大雨淹没,种植户几乎要绝望了。他把田里被淹的情景拍成视频传到了网上,发出呼救:谁能帮帮我?成艳红和团队得知后,立刻行动起来,一边实地察看受灾情况,一边提出补救措施。因为措施及时,葛苗终于保住了。之后她又和团队针对灾害天气,编制灾后恢复小册子,发到农民手里,努力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会种地的女博士 


成艳红有很多农民朋友,听说她是博士,又专门研究土壤,大伙干脆就叫她“土博士”。博士搞研究人们相信,博士会种地就有人怀疑了。不过实验田紧挨着农民自家的田,相互一比,真就比出了不一样。


像花生,农民田里的花生长势茁壮,秧苗绿油油的。再看实验田,苗矮不说,还略显焦黄。谁知收获的时候“剧情”却发生了反转:农民种的花生籽粒不饱满,空壳率高;而实验田看上去不起眼,结实率却高了许多。

“为什么?你们咋施的肥?”农民急着求教。“其实,肥料不是越多越好,有时施肥过多,反而容易造成秧苗贪青,只往上蹿,不往下扎,影响了产量。所以要根据土质,合理施肥。”一番解释令农民心服口服,并由衷赞叹:原来博士真的会种地!


成艳红会种地,家人也难以想象。原以为她读了博士,又在研究所做研究员,一定是每天穿着白大褂在实验室忙来忙去。后来她回内蒙古探亲,亲戚朋友看她衣着朴素,便问:“都上班了,咋打扮得还跟学生一样?起码穿双高跟鞋啊。”她随口答道:“习惯了。穿高跟鞋不方便,说不定啥时就要往地里走一趟。”“地里?当了博士还种地?”“博士种地很正常啊。”成艳红轻松一笑。在她看来,博士并不比别人高大上,只是在某个方面更专业而已。


亲戚中有人种了蔬菜大棚,因为不懂管理,一年下来全赔了。看来种地也要有技术,农民不好当。后来再种,成艳红就成了“场外指导”,亲戚不是电话请教就是视频咨询:“帮我看看,这块地土质适合种啥?缺啥养分?施啥肥料?”


成艳红深知,做一个“会种地的博士”其实并不容易,要有理论、有实践,还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做农业周期长,不能立竿见影,容不得急功近利,出成果相对也慢。“还有,农作物时令性强,节气不等人,所以我们几乎就没节假日。”夏季除草,冬季保苗,无论天冷天热,只要需要,第一时间奔向大田。有时一身泥巴,有时一头稻草。“但不管怎样,只要看到自己的技术被推广利用,农民因此增产增收,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新发展阶段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艳红觉得干劲更足了,也更有信心了。要让技术与产业更好地融合,切实为农民提供有用、好用的技术,把论文写在广袤大地上,扎扎实实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