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画中的新疆
来源:中国妇女网作者:北角山妖
健康生活
2013-11-28 16:24:00
徜徉油画般的喀纳斯


山坡上金黄橘红的树丛、山谷间碧绿深蓝的河水、山脚下黄绿相间的草场,这一切,让喀纳斯像上天绘成的一幅油画。
清晨,我们从布尔津出发,向着喀纳斯开拔,每个人都有些期待,有些兴奋!开到景区大门,为了环保,我们要坐景区的游览车。车上,导游用尽所有溢美之词来赞美喀纳斯。但当真正耳濡目染了喀纳斯的碧水蓝天,雪岭草甸,以及喀纳斯的图瓦村落,你才会发觉,所有这些赞美,都无法表达喀纳斯的韵味。你只有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心,才能真正体味她,欣赏她,从而亲近她,融入她!
说到喀纳斯,她有那么多“唯一”的荣耀可以提起:亚洲唯一的瑞士风光,中国唯一的西伯利亚区系动植物分布区,中国唯一和四国接壤的自然保护区,中国唯一的北冰洋水系——额尔齐斯河最大支流布尔津河的发源地……
沿喀纳斯河逆流而上,可以看到碧绿如翠玉般的卧龙湾,嫦娥留下两只脚印的月亮湾(嫦娥姐姐好大的脚丫啊);诸神都流连忘返的神仙湾……在蓝天的映衬下,山坡上金黄橘红的树丛、山谷间碧绿深蓝的河水、山脚下黄绿相间的草场,这一切,就仿佛上天绘成的一幅最艳丽的油画……而那散落其间的,或星星点点、或连成一片的初雪,不仅为这幅油画增添了洁白的色彩,更使得这画儿充满了灵动的生机!深呼吸,你会嗅到这画儿中飘来的沁人心脾的气息,清冽甘甜的,是河水、是白雪、是山风!难怪神仙都流连!
这是一个四季都充满童话的世界。因为贪恋这美丽,我们要到湖边走走,体味一下神仙的感受。起初,我们在湖边遮天蔽日的树林中行走,湖水在岸边形成了类似沼泽一样的湿地,稍不小心就会踩在软泥上,后来,我们走回河边的木板小路上,并沿着这条木板小路一直走到湖的深处,而身边的那潭圣水,时而碧绿,时而蔚蓝,在阳光下流光溢彩。都说喀纳斯湖是有名的变色湖。一年之中,一季之中,甚至一天之中都会有不同的色彩变化。而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喀纳斯湖的这种变化。
而生活在这里的图瓦人,使喀纳斯更增加了一些古朴、自然,甚至神秘的美。如果没有图瓦人,喀纳斯最多只是一幅风景画,而图瓦人使这里成了天人合一的仙境。
在白哈巴村,我们终于见到图瓦人,男女主人在门前干着家务,调皮的孩子们不时跟游客们嬉戏打闹,屋顶铺着厚厚干草的小屋是他们独特的居所,据说图瓦人家的牲口要靠这些干草度过整个没有鲜草的冬季;屋后的山路上,几个图瓦男人正骑马赶路,马蹄踏起湿润芳香的泥土。在初冬的阳光下,整个村落就这样被图瓦人和我们,勾画成一幅温馨的图画。这幅画,是那么美好、平实,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一切都和谐得浑然天成。

油画般的胡杨林,浓墨重彩。
穿行在神奇的“雅丹”
雅丹,这个在新疆频繁被使用和出现的词汇,以前是没听说过的。起初以为这个“洋味”十足的词儿,一定是外语翻译过来的,后来发现不是。
19世纪末20世纪初,瑞典人斯文赫定和英国人斯坦因,在新疆罗布泊地区考察,见到这种特殊的地貌十分罕见,遂问向导此地的地名,维族导游却以为问这是什么,于是用维语说叫“雅尔丹”,意思是“陡壁险峻的土丘”,于是,“雅丹”一词就成了世界上地理学和考古学的通用术语。
据说,新疆干旱少雨多风的气候,以及这里特殊的地貌结构,造就了这里诸多的“雅丹”。去喀纳斯路上经过的乌尔禾风城,因为经常狂风大作如鬼哭狼嚎,当地人皆称其为魔鬼城,据说这里是中国最美的三大雅丹地貌之一。它们就如海市蜃楼般蓦地出现在沙漠中!走进去,如走进了变化莫测的地带,那些土丘或如雄伟城堡,或如亭台楼阁,或如豪华宫殿,它们时而温婉,时而雄壮。我们参观的时候,刚好天气阴沉沉的,大有黑云压城的气势!如果一个人走在这里,那一定不寒而栗!
五彩滩是另一种不同感觉的雅丹。或许是因为在河边,这里才叫做“滩”吧,与魔鬼城不同,这里的雅丹似乎更像典型水蚀而成,在岩土的表面形成条条似龙背的沟壑(所以古籍中也称雅丹地貌为龙城),或许因为岩土中矿物质的缘故,“龙背”上或红或褐颜色各异,在落日余晖的照耀下,在清澈河水的映衬下,更显得神秘而高贵,使你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由得让人臣服!

新疆的雅丹地貌很多,它们如海市蜃楼般出现在沙漠中。走进去,如走进了变化莫测的地带。

小贴士
1.北疆适合自驾或参加旅行社包车游,可选不同的喜欢路线。一般从乌鲁木齐出发,可游玩天池、布尔津、禾木、喀纳斯、阿尔泰山、乌尔苏、赛里木湖、吐鲁番、高昌故城等地。
2.四季温差都比较大,冬季更要带足保暖的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