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办理预付卡,遭遇破产怎么办?

来源:中国妇女网作者:白俊霞
健康生活 2014-01-23 12:08:00

有机蔬菜,来去匆匆
作为家庭主妇,北京的张娟最关心家人的健康。这几年,她经常看到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新闻,让一向勤俭的她也不在吃喝上节省了,有时宁可多花些钱,也要买超市里的有机蔬菜。
2013年4月,一个经营有机蔬菜的公司来到社区做宣传,还推出了免费试吃活动,吸引了不少居民。销售员宣传说公司在北京的郊区有两千多亩农庄,采用的是传统农业种植方式,保证蔬菜的安全和美味,为方便社区居民,还提供上门送菜服务。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张娟留下了电话号码,拿回来一些免费小白菜,一家人品尝之后,都觉得确实新鲜有滋味。第二天,销售员就给张娟打来了电话,了解试吃情况,并推销公司的预付卡,可以办理月卡、季卡或年卡,时间越长价格越优惠。
经过一番了解比较后,张娟花8000元办理了一张年卡,公司会按照她的要求,定时定量配送当季蔬菜。从此之后,她就很少采购蔬菜了,销售员每过几天就会询问她需要的蔬菜种类和数量,再约定送菜上门的时间,并从预付卡里扣除相应的钱款。
可好景不长,过了一个多月,销售员突然给她发来一条短信:“公司已申请破产,不再继续经营。”张娟还有些不相信,赶快给公司总部打电话,根本没人接。她又问销售员,预付卡里的钱能不能退回来,销售员却告诉她,公司资金周转不开,欠了银行上千万元,员工工资也拖欠了好几个月,估计预付卡里的钱很难要回来。
张娟在心里一算,这一个多月买的有机蔬菜满打满算没超过50斤,卡里至少还有7500元没用完,难道就这么打了水漂吗?她知道社区里还有很多人也买了有机蔬菜的预付卡,就联系到了几位,亲自到公司的办公地点了解情况,可他们早已人去楼空,只有办公室里散落的几张宣传资料证明公司曾在这里经营过。
 
清算有顺序,预付需谨慎
事后,张娟了解到,公司早在2013年初的时候就出现了资金问题,拖欠种植农户的菜钱,已经有农户拒绝给公司提供有机蔬菜,但公司却还在继续经营,宣传能保证有机蔬菜的供应。她觉得公司的行为已经构成了诈骗,就联合几位同样遭遇的社区居民,向公安机关报了案。
公安机关立案后进行了侦查,然而,张娟发现的情况基本上属于经营活动,公司资金有问题时继续经营是很常见的,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公司涉嫌诈骗。与此同时,已经申请破产的公司也逐渐进入了破产清算的程序。一般来说,公司会在财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时申请破产,这就需要法院组织专业人士对财产进行评估,然后按一定顺序偿还债务。
那么,张娟预付卡里剩下的钱算不算债务,又能不能清偿呢?北京京泽律师事务所孙莹律师解释说,公司终止了提供有机蔬菜的服务,理应退还预付卡里剩下的钱,虽然不多,但也属于公司的债务。在法院发出破产清算公告后,张娟应该及时去进行登记。
张娟的钱能否完全清偿就很难确定了。按照法律规定,破产清算时,首先要偿还的债务是拖欠职工的工资和保险费等,其次要偿还的是拖欠的税款和管理费等,最后才是经营中的债务,有担保的先清偿,没担保的普通债务最后清偿。
公司欠张娟的钱属于普通债务,排在了最后。在普通债务里,除了该还给张娟等消费者的预付卡余额,还包括公司拖欠农户的经营款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全部偿还,法律采用的是公平清偿原则,计算出能偿还的比例,按比例偿还,比例越低,张娟能要回的钱越少。
预付卡消费相当于一种信用消费,消费者还没有收到产品或服务就缴纳了费用,对于商家来说是提前获得收益,而对消费者来说,虽然享受到商家给予的优惠,但承担的风险比普通消费要高。孙莹律师提醒说,消费者在购买预付卡时,最好先考察商家的资质和实力,免得像张娟这样遇到公司破产,甚至遇到老板携款逃跑的事。因此,不管商家的宣传和优惠如何诱人,既然还没有收到产品和服务,还是把钱装在自己口袋里最安全。

预付卡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