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敬巾帼楷模黄文秀—— 一曲怀初心担使命的青春壮歌

作者:张姿
巾帼风采 2019-07-31 14:52:00

 

从贫困家庭的孩子到北师大硕士毕业,从初出茅庐的学生到驻村第一书记,她放弃繁华,选择大山,她反哺家乡,奋战一线。30岁的短暂人生,黄文秀把壮美的青春之歌写在了脱贫攻坚战场,把粲然的笑容留在了父老乡亲心间……

2

30岁,最美芳华,黄文秀的人生在此定格。这个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毕业后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回到家乡,担任百色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6月17日凌晨,她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

黄文秀用短暂而闪光的生命,践行了她的誓言:做人要有价值,不能光为自己活,还要为民族活、为国家活。

2019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黄文秀同志不幸遇难,令人痛惜,向她的家人表示亲切慰问。他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6月21日,全国妇联作出决定,追授黄文秀“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高度评价黄文秀用短暂而优秀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年轻女干部的担当和作为,诠释了人生的价值和追求,是新时代女性以实际行动坚守共产党员初心的典范,是新时代女性牢记使命为民服务的榜样。号召广大妇女向黄文秀学习,学习她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学习她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学习她胸怀大爱、无私奉献,学习她立足平凡、追求崇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拼搏奋进,用实际行动建功新时代。

国务院扶贫办追授黄文秀“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称号。中宣部追授黄文秀“时代楷模”称号。

让我们一起回望黄文秀志存高远的人生路,追忆她扎根乡村,奋战脱贫一线的青春故事,学习她用生命坚守初心和使命的崇高精神。

 

 

5

黄文秀   (1989-2019)壮族,党员,广西百色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2019年6月17日殉职,被追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脱贫攻坚模范”、“时代楷模”称号

立志,“我人生从此截然不同”

“两条小路在树林中分岔,而我,选择了——一条人迹稀少的小路,人生从此变得截然不同。”黄文秀很清楚自己的选择意味着什么。

“书记,听大家说你是从北京回来的研究生,怎么想要到这么边远的农村工作?我真的好奇你的选择。”

“百色是我家乡,是一个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贫困地区、水库移民区‘六位一体’的特殊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党有号召,这里有需要,我怎么有理由不回来呢……”

百坭村村民黄仕京至今还记得他初见第一书记黄文秀时,与她的对话。

黄仕京一家五口,父亲84岁,大儿子是广西民族大学大二学生,小儿子去年考取广西医科大学,一家人生活依靠种植八角和农闲时黄仕京的外出务工收入,属于“因学致贫”。

黄文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为他家申请了雨露计划,一次性获得5000元补助,解了全家燃眉之急。那一次,黄文秀到全村最远的长沙屯走访,黄仕京坚持要留她一起吃晚饭。席间这一问一答,平实却真诚。黄文秀在工作日记中记下了当时的感受,黄仕京“听了我的话后,当场端起酒碗向我敬酒,表示也要让孩子在学校申请入党,以后让他回家乡。我心里非常感动,自己的工作能够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共产党的好,对我来说是非常大的鼓舞。”

2008年,黄文秀考入山西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老师程过富也曾问过她类似问题:“你的成绩不错,为什么来长治?”黄文秀答道:“我们百色是革命老区,长治也是革命老区,我想到这里来出力。”

“八分六厘土石山,三厘水面一分一厘田”。1989年春,黄文秀出生在百色市田阳县一个贫困家庭,父母长年多病,兄妹三人早早饱尝生活之苦。吃着食堂最便宜的饭菜,坐在田阳高中又小又挤的教室,大家畅谈未来时,黄文秀说“我接受了教育扶贫政策资助,要考个好大学,毕业后回来建设家乡。”

2013年黄文秀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期间,她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黄文秀在日记中写道:“我愈发感觉到自己肩上有一种责任,那就是学成后建设家乡、报效祖国。”

毕业前夕,黄文秀回到广西深度贫困地区调研,撰写了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德育资源的开发》,并决定报考广西定向选调生。“她英语很好,以她的能力,留京或出国都不是问题。”黄文秀的研究生导师郝海燕说,“但这孩子,似乎就是为家乡而生的。”

家乡的同学们还记得她曾多次说过的话:很多人从农村走出去就不想再回来了,但家乡建设总是要有人回来,我就是要回来的人。

 

4

2019年7月1日,中宣部追授黄文秀“时代楷模”称号,黄文秀的父亲黄忠杰(左)、姐姐黄爱娟(中)在“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    摄影/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攻坚,担当脱贫一线“超强战队”

2016年,黄文秀返乡后的第一站,是百色市委宣传部理论科。“理论来源于实践,更要应用于实践,我希望到一线去历练自己。”黄文秀主动申请到田阳县那满镇挂职党委副书记,半年期满后又去了更基层的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石山林立,山路蜿蜒,村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子,就是她的宿舍,一本讲述长征故事的书籍《西行漫记》格外醒目。黄文秀白天走村串户开展“遍访”,分析致贫原因;晚上与“两委”研究脱贫对策,制定工作方案;即使周末,也不常回家。她给村里的扶贫工作群取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百坭村乡村振兴地表超强战队”。

在黄文秀的自述《扶贫,从“新手”到“熟路”》中,她写道,3月26日,驻村满一年的那天,她的汽车仪表盘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她发了一条朋友圈:“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

初到百坭村,面对分散在几个不同山头的19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她这个不熟悉地形的“新手”,要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全村贫困户的详细情况,并非易事。但黄文秀没有失去信心,她想长征的战士死都不怕,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继续前行。

当黄文秀第一次将车子小心翼翼地开到村里,村民都对这个如此年轻的女书记表示怀疑。“之前来了不少书记,没多久就回城里升官了,也没让我们村富起来,你一个女娃娃能行?你也是来走过场的吧?”“你能帮我们解决什么?别在这耽误工夫了,赶紧回城里享福去吧。”

听到村民们的议论,黄文秀心里憋屈,“搞不懂为什么我辛辛苦苦地翻山越岭、走街串户,老百姓们却对我这么排斥。”老支书告诉她,村民们对你还不熟悉,不愿意与你深聊。慢慢熟了,自然就接纳你了。

如何才能跟老百姓熟起来,那天晚上回到宿舍,黄文秀一宿没睡着。“要想让老百姓愿意接近我,就得让他们觉得我和他们是一样的。”

从那以后,黄文秀到贫困户家不再拿着个本子问东问西,而是脱下外套帮他们干活;贫困户给她吃“闭门羹”,她就多去两次、三次;贫困户不在家,她就直奔田里,边帮他们摘橘子、收玉米、种油茶,边商量脱贫计策;她不说普通话了,学着说方言;甚至从不喝酒的她还带上酒,和老乡们一起叙家常……

 

3

 

实干,真心实意做百姓亲人

贫困户黄邦旋想申请低保,因不符合低保条件,未能如愿,怎么也不给黄文秀开门。黄文秀便打起了“亲情牌”:“我也姓黄,我叫你哥吧。国家扶贫政策多得很,何必就盯着低保?靠低保只能解决基本生活问题,要脱贫还得加油干,不等不靠自己干出来才光荣。哥这么聪明、勤快,一定能奔小康!”后来,黄文秀帮他争取到7000元产业奖补资金种水果,老黄一家顺利脱贫,两个人一直以兄妹相称。

贫困户韦乃情清楚地记得,黄文秀往他家里一共跑了12次,细心了解实际困难,分析原因,商量对策,帮他申请扶贫贴息贷款种植了20亩油茶树,2018年实现脱贫。“她一心一意帮我,像我女儿一样!”

就这样挨家挨户走,村民渐渐接受了她。黄文秀也绘制出村里“贫困户分布图”,两个月摸底,基本掌握了全村概况。“因学致贫和因残、因病致贫占比最高。”

她的两本驻村日记中,还原着她一心为民的点点滴滴:“今天周六,一共入户八家贫困户,是道路尚未硬化的几个屯之一,生活确实比较困难;村产业园的牌子一直在努力中,五个致富带头人也在培养中,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我发现我的方言进步了,可以和贫困户完整用桂柳话交流了……”

黄文秀还从抓实抓严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开始,大幅提升群众满意度。原乐业县至凤山县二级路征地拆迁工作进展缓慢,在她的积极走访动员下,项目顺利推进,仅两个月就完成了57户征地拆迁工作。

“送钱送物,不如建个好支部”。除了遍访全村贫困户,黄文秀还走访了村内党员、退休村干、退休教师以及各村屯的小组组长。

“他们反映最为集中的一个问题就是山上五个屯的通屯道路硬化问题。虽已经修通通屯的砂石路,但南方雨季长、雨量多,多处路段一下雨就泥泞不堪,坡度较陡的路段雨季摩托车都不能通行,还有一些路段因泥石流、滑坡等出现了垮塌。”

这不仅影响了附近群众的交通出行,而且全村的产业都集中在这五个屯,显然,基础设施的完善对百坭村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群众反映的这些问题,我都一一记录在驻村日记中,并向上级相关部门反映。今年,除了两条路已达到通屯道路标准,其余三条路已列入乐业县2019年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排项目。”

11月是乐业砂糖橘的上市时间,果农最头疼的是滞销。怎么打开销路?黄文秀学习电商知识,建立了百坭村电商服务站。仅去年,经此站销售出去的砂糖橘就达4万多斤,销售额约22万元,为30多户贫困户创收,每户增收2500元左右。

在黄文秀的努力下,2018年全村共脱贫88户418人,贫困发生率从22.88%降至2.71%。她坚持扶贫先扶志,注重乡风文明建设,成立“乡村振兴、青年作为”小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村规民约吟诵比赛和文明家庭评选活动。百坭村还获得百色市2018年度“乡风文明”红旗村荣誉称号。

她在工作报告中写道,“截至目前,全村还有15户56人未脱贫,百坭村的基本公共服务还有待建设完善,如何推进产业发展还需继续谋划,我充满信心。”

 

追忆,风雨兼程心中只有百姓

每年雨季,百色时常遭受洪涝、塌方、山体滑坡等侵袭。2019年6月14日,黄文秀穿着印有“第一书记黄文秀”的红色马褂,双手撑在黄土上,爬到河沟边查看暴雨冲毁的水利设施,当晚就组织村干部制定了抢修方案,为了不影响群众生产,争分夺秒。

谁能想到,这是她在村里留下的最后一个背影。

6月16日,黄文秀难得抽身回到老家田阳县城,看望身患肝癌、刚刚做完第二次手术的父亲。不料天气骤变,大雨突袭。下午两点多,黄文秀还没吃午饭,就要匆匆出门。病床上的父亲非常担心:“天气预报说晚上有暴雨,现在开车回村不安全,明早再回吧?”

“就是因为要下暴雨,村里可能会受灾,必须马上回去”,父亲的挽留没能挡住黄文秀的坚持,她心里着急,又惦记着一定要赶上第二天的扶贫工作会议。临走前,她叮嘱父亲“记得吃药”。怎能想到,这竟成了黄文秀留给父亲的最后一句话。

连夜回村的路上,黄文秀一边开车,一边给村支书周昌战发消息,询问村里雨势和灾情,提醒要关注几个重点村屯,要立即组织群众防灾救灾。紧急时刻,她还像一线记者那样,拍摄暴雨视频提供给《广西日报》。

6月17日00:12,黄文秀在家族群里发了一段11秒的小视频。黑漆漆的一片,只有车灯发出微弱的光,密集的雨点、频频摆动的雨刷和从山上倾泻下来、淹满整条公路的洪水……
4分钟后,黄文秀对家人说,“我遇到山洪了,两头都走不了,雨越来越大,请为我祷告吧”。这竟成了她留在世上的最后一段话。

凌晨1点以后,黄文秀失联。

凌云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副队长席道怀,是最后见到黄文秀的人。他和同事在积水路段碰到进退两难的黄文秀。他接过她的方向盘,让黄文秀坐上了同事的汽车。但等他开到安全地带,同事的车却没跟上来……

6月18日中午,搜救人员在下游河道发现黄文秀遗体,确认她因公殉职。

噩耗传来,百坭村党支部书记周昌战几度哽咽:那么危险的情况下,她还是一心想着村里的灾情……她心里只有百姓。他记得,每次有热心人给她介绍对象,她都说,等百坭村的父老乡亲都脱贫了,我一定轰轰烈烈爱一回,让乡亲们做证婚人。现在全部脱贫胜利在望,庆功酒都买好了,她却走了。

村民黄美线哭着说,“文秀什么事都帮我,贷款买榨油机,做小型农产品加工……我脱贫了,她却不在了。多好的姑娘,多好的书记!”

53岁的汉子韦乃情红了眼眶:“前几天黄书记还来我家,取走我孙子的住院报销单据,现在钱到账了,她却再也回不来了。”

黄文秀的父亲黄忠杰强忍悲伤地说,父亲节“她坚持回到爸爸的身旁,让爸爸满意,她做到了。”面对前来慰问的干部,2016年才脱贫的黄忠杰再三谢绝了慰问金:“我们不能给党和国家添麻烦。这些钱,村里的扶贫用得上。”面对孝顺的女儿,他为女儿帮他圆了第一个心愿而倍感自豪——老人一直想“看看天安门”,黄文秀在北师大读研时,曾边读书边兼职,省吃俭用把父亲接到北京玩了十几天。

黄文秀的姐姐黄爱娟含泪说,“妹妹的名字是我起的,妹妹请你放心,父亲想去韶山瞻仰毛主席故居这第二个心愿,姐一定替你完成!你最希望在家旁开一个幼儿园,姐会为你完成!”

黄文秀的母亲,患先天性心脏病,常年吃药,她泪眼望着手腕上的银手镯,这是今年三八节,文秀送给她的礼物,手镯内侧刻着四个字“女儿爱你”。

蒋丹丹是黄文秀的好闺蜜,两人曾约好一起买房作邻居。“文秀喜欢长发披肩、长裙飘飘,我曾陪她买过一条鱼尾裙,但选择驻村,意味着远离这些喜好。她只能穿运动装、雨靴,戴草帽。”整理她的遗物时,蒋丹丹发现那条鱼尾裙还没摘过吊牌,整天奔走于山村的她,从没机会穿上这条新裙子。

“芳华虽短,但灿烂地绽放过,馨香永存!”朋友李黎看着黄文秀的画作,忍不住泪流满面——黄文秀留下的两幅画,一幅是父亲背着小女儿的素描,画面温馨动人;另一幅水彩画上,金黄的向日葵正迎着阳光绽放。

榜样,千万个黄文秀继续前行

黄文秀的人生在青春正好的30岁画上了句号,但她的精神永续传扬。

和黄文秀一起并肩战斗的同事、乐业县同乐镇上岗村驻村第一书记冼锐说,“大树倒下才能量得最准!和她接触过的同事,朋友,都会被她的性格和人品深深感染和激励……”“文秀爱美,会弹古筝,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有点时间还学画画,她总是散发着一种热情阳光的力量……我们一起聊驻村工作心得,共同感受投身脱贫攻坚的艰辛,以及看到群众摆脱贫困的喜悦。夜深人静时,文秀还会拿起吉他,对着天空的繁星轻声唱几句自己喜欢的歌。”和黄文秀同一批到乐业县的贫困村任驻村书记的陈月香,含泪回忆起她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那个芒果味的夏天再也不会回来了!”北京师范大学官方微信第一时间发布追思文章《文秀,一路走好……》,阅读量瞬间破10万+。北师大校园里,多场追思学习黄文秀的活动相继举行。

黄文秀正值芳华的生命戛然而止,在她的身后,是千千万万个像她一样回乡建设的女青年,她们拥有高学历、带着正能量,怀抱崇高理想和反哺之心,奉献着最美的青春年华,誓要把贫穷的乡村变成富饶美丽的新家园。

黄文秀更是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20万基层第一书记、70万驻村干部的杰出代表,是体现不忘初心、勇担使命、一心为民的共产党员优秀品格的时代楷模。她的精神激励着更多人,追寻着她的梦想,承续着她的事业,在希望的田野上挥洒青春热血与汗水,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图文感谢广西壮族自治区妇联支持)

黄文秀 脱贫攻坚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