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薇:画画的世界才自在
两只孔雀
彭薇工作室位于北京今日美术馆南侧。彭薇一身素色工作装,长发简单地扎个马尾,正伏在案头给她作品中美丽的华袍一笔笔晕染色彩——这些天,她在紧锣密鼓地筹备2011年底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开幕的大型个展。说话间,今日美术馆的副馆长来拜访,商定明年彭薇个展的展期。彭薇的两个助手带回几枝枯枝,她在地上摆弄着枯枝的造型,构想下一个装置,甚至设想尝试配上意大利某名牌长靴——是特制的一批麻布质地的长靴。
《瑞鹤图》
聪慧过人的彭薇,毕业于南开大学东方文化艺术系中国画专业,后又被保送上南开大学人文学院美学专业。求学中的彭薇一度感到暗无天日,甚至打算放弃绘画。毕业后,她被分配到《美术》杂志做编辑,内心涌动的不安与躁动让她重新捡起毛笔,开始系统地画牡丹、画石头、画绣履、画衣钵……从此一发而不可收。2008年,她完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过度,从绘画的平面性拓宽到三度空间——虽然仍是以绘画为主,但宣纸不是平铺在案头,而是小心地粘到服装店塑料模特上,彭薇犹如在雕塑上绘画,山水、昆虫、人物以一种特别的视觉效果呈现,打破了中国画自古以来不是卷轴便是手卷的形式感。她的作品被称为绘画装置。
绘画装置《秋郊牧马》
彭薇会弹古琴,《秋风辞》、《关山月》,还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对此她有些得意:“想想吧,如果你写一手娟秀的毛笔字,铺满信纸,再逸笔草草画点图案,即使终于没有相爱的缘分,也会成为好朋友吧?至少,见字思人,对方也会对你敬畏三分,心生崇敬。”彭薇说话语调平缓,举止优雅,让见到她的人也陡然好似从喧嚣的都市走入幽静的山谷,如沐清风。坐在彭薇对面看她低头将颜料层层渲染到宣纸上,是种享受,时光似乎在这有一搭无一搭的交流和默契中悄然静止。她纤细的手指始终伸向她最爱的毛笔,那是她的终极归宿,只有在那个世界里,她才得以自在,生活中的不如意也就全被隔离在了画室外面。“回到画室,相信一切都会过去,相信工作是美丽的,相信生活作为整体将永远继续下去。”■
小档案
彭薇,1974年生于成都,现为北京画院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其作品先后被中国美术馆、香港艺术博物馆、广东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旧金山亚洲艺术中心、北京画院美术馆等机构收藏,瑞士乌利·希克等国际私人收藏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