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丽:高原小学来了个女老师

来源:中国妇女网作者:苏容 山水梅子
巾帼风采 2013-09-02 09:29:00

邓丽,1982年出生,2008年6月毕业于中南民族学院工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现为高原小学副校长。获得全国“最美乡村女教师”称号,第十一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
 
眼前的邓丽,时尚靓丽,热情阳光,很难想象,她工作的地方是海拔1800多米、每年近六个月冬季的“鹤峰屋脊”。四年前,她到湖北省恩施自治州鹤峰县中营乡高原小学支教,是学校里唯一的女老师。
 
大山里来了女老师
邓丽回想起到高原小学的第一天,仿佛就在昨天。那是8月,天下着蒙蒙细雨。汽车在山路上爬来绕去,路越来越陡,雾越来越大,气温也越来越低,她抱紧双臂,不知不觉中睡着了……“小邓老师,到了!”当她被叫醒时,车子已经停在高原小学的门口。
她急切地跳下车,真冷啊!面前是阴冷的雨雾,萧索的村庄,冷清的校园,破旧的房屋,操场全是泥土……她一时有些恍惚,这就是自己将要工作的地方?
走进宿舍,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张木床,床上面的棕绳已开始断裂。第二天她才知道,她是学校唯一的女老师。
坐在简陋的办公室里,她不知该如何收拾自己低落的心情。一抬头,窗外早围过来一大群孩子,他们好奇又惊喜地望着学校里的第一位女老师,一个个豁着牙齿流着鼻涕。邓丽一下就笑了。
从这一天起,她开始担当重任:当三年级班主任,教三年级语文和三、四、五、六年级的英语,以及一、二、三年级的音乐,还要当少先大队辅导员和女生寝室管理员。
高原小学的孩子上课不说普通话,没有守纪律的概念,经常讲着讲着课,教室里就乱成一团。她想了个好办法,和孩子们约定:谁讲方言或上课不听话,就牵着自己的耳朵说“我该罚”,然后给大家表演节目。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邓丽有时故意说方言,调皮的孩子就争着要牵她的耳朵,她于是“只好”给大家表演节目。孩子们乐坏了,在笑声中,一个个卖力地学着普通话,越来越懂得守规矩。
高原小学海拔1800多米,是鹤峰的“青藏高原”,每年霜雪季节来得特别早。秋季开学才一个月,田里就开始打霜,过不了多久,雪花就纷纷落下来,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三月。为了抵御高寒天气,每家每户从秋天就开始烤火。在高原小学,邓丽从生火炉学起。每天早上,孩子们还没起床,她就到教室生火炉,用课本扇,用竹筒吹……浓烟呛得她眼泪直流。她希望孩子们一推开教室门,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暖意。
为了帮孩子们养成讲卫生习惯,她从县城买来一台热水器,请乡亲们帮忙,砌砖刷墙,把一间烧火房改建成学校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洗澡间。每个周三下午,是她为女生定的洗澡日。一年级的孩子太小,她一个个帮她们洗,她希望把每个孩子都洗得水灵灵的。有一次,一个学生的奶奶到学校送被子,碰巧看到小邓老师在给孩子们洗澡,惊讶地说:“天呐,邓老师,你好过细哟!还专门给娃儿们洗澡,像是当妈妈的!”
孩子们也用最淳朴的感情回应着小邓老师的爱。有一次上语文课,一个在学生会负责检查卫生的女生迟到了,在教室门口喊了声“报告”就哭着说:“老师,我们班的卫生又被扣分了。老师对我们这么好,我们不配您关心我们。”结果,一屋子的孩子都哭起来。多单纯多善良的孩子啊,邓丽心里暖暖的,她真想告诉他们,你们是世界上最好最优秀的孩子,我会用全力去爱你们!
 
城里老师带给孩子们的“第一次”
一转眼就到了下学期,“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她问孩子们“六一”最想干什么,孩子们说,他们想在舞台上表演节目。邓丽这才知道,每年“六一”,高原小学的学生都是到镇上的中心学校,坐在台下眼巴巴地看别人表演节目的。
她开始和孩子们一起想创意,做道具,排节目。淘汰的破桌椅被锯掉拼成舞台,泛黄的墙壁贴上图片,涂上色彩。一个孩子把一团纸挂到裤腰当作兔子尾巴,另一个孩子排演自己不听话的时候爸爸如何训他……6月1日这天,家长和附近的村民都赶来了,有人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台上又唱又跳,情不自禁地站起来鼓掌。73个孩子不算多,但是歌声响彻校园。因为小邓老师,孩子们第一次在自己的校园里过儿童节,第一次走上了舞台,他们的童年将因此留下多么美好的回忆。
9岁的春琼很内向,每次回答问题总是低着头,不停地咬手指。小邓老师教她唱歌跳舞,跟她做游戏。春琼越来越大方,邓老师过生日那天,春琼和另一个同学跑到她宿舍,说要给她唱一首她们自己编的歌,叫《邓老师活泼之歌》,还非要她拍下来留作纪念。看着两个小姑娘在她面前又唱又跳,邓丽笑得无比开心和幸福,这是她记事以来,过得最特别最快乐的一个生日!
学生中有一对聋哑兄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邓丽尽力去理解他们。上音乐课,她总是边唱边跳,让其他的孩子跟着唱,让兄弟俩跟着跳。因为,她知道他们听不见,但是一定看得见。上语文和英语课,她的板书很特别,有拼音,有汉字,有英文,有画得歪歪斜斜的图画,还配有夸张的口型,她让他们按着自己的嗓子感受振动,看着老师的嘴唇感受发音。不久,兄弟俩的英语成绩飞速进步,最近一次,她拿到哥哥87分的考卷,手都颤抖了。要知道,这孩子最早考试只有二十多分啊!这对聋哑孩子第一次有了自信,也第一次从小邓老师那里学到一个动作,那是她专门为鼓励安慰他们设计的。当兄弟俩抱成一团哭着想妈妈的时候,当他们遇到困难觉得孤苦无助的时候,当他们缺乏信心不敢尝试的时候,邓丽都会用这个手势告诉他们——“我和你们在一起”!那年冬天,邓丽重感冒,在宿舍一躺就是好几天。一向坚强的她忍不住流泪想妈妈,兄弟俩忽然从窗户外探着头,看着她,伸出双手,做出了那个坚强的手势——“我们和你在一起”!那一刻,邓丽流着泪笑了。
被需要就是一种幸福
10月的高原,气温很低,邓丽穿得厚厚的走进四年级的教室。忽然瞥见一个小女孩光着脚丫穿着凉鞋。她心中酸楚,下课后,带女孩去学校外面的小卖部买了双新鞋子。她心疼他们,在冬日里,经常都能见到那些走几十里山路来上学的孩子,衣服和裤子都被冰凌冻住了,进教室不敢烤火,一烤全身就会湿透。她在心里说,我必须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
不久,她被评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获得了10万元的奖金。就在朋友们缠着要她请客的时候,她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都不理解的决定,用10万奖金成立了鹤峰县阳光助学协会。协会很快发展到一百三十多位志愿者,组织开展关爱救助活动,募集发放爱心物资和善款,与孤儿学生、留守困难学生结成帮扶对子……
2011年,她还为全校的孩子们,争取到了20万元的免费午餐基金。这意味着在此后三年里,全校每个孩子每天中午都可以吃到免费可口的饭菜。
谁的青春没有梦想呢?大学毕业时,邓丽最笃定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教师。那时候,她在武汉一所软件教育机构找到了一份培训教师的工作。拿着高薪,出入写字楼,却怎么也找不到梦想中“当老师”的感觉。她辞了职,报名参加农村支教,来到了高原小学。
如今,她在这高海拔的小学已经待了整整四年。她和孩子们共同成长的故事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也吸引了各级组织和领导的目光。自2009年以来,高原小学累计收到捐赠物资近百万元,学校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邓丽说,现在的高原小学,已经成了孩子们学习成长的幸福乐园。
邓丽正在攻读湖北大学教育管理的硕士学位,问及她是否相信个人有改变社会的力量,邓丽说,我没那么伟大,我只是想找一份有幸福感的工作,山里孩子需要我,被需要就是一种幸福。

邓丽 女老师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