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婷:挑战滋养心灵
来源:中国妇女网作者:张姿
巾帼风采
2013-11-21 14:04:00

曹 婷 东阿阿胶总裁办总经理,中国阿胶博物馆主创人,被评为“山东省最具文化力十大女企业家”。
每个现在都会滋养你的未来
阿胶,与人参、鹿茸并称为“中药三宝”。作为土生土长的山东东阿人,曹婷从小就知道阿胶被《本草纲目》称为“圣药”,高中时一度贫血体弱,也是阿胶把她的病给治好了。曹婷与阿胶的缘分还不止于此,1985年,22岁的曹婷进入了东阿阿胶厂,成为了车间里最普通的一名工人,这一待竟是28年。
28年在同一家企业,曹婷从最基层的一枚小螺丝钉到跨入这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这条路,她一步一个脚印。回首自己的职业生涯,曹婷的感慨溢于言表。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放在曹婷身上,就是从不拒绝做每件小事。有一天,厂里的广播扩音器忽然坏了,全厂都没人会修,曾经学过商用电子专业的曹婷去试了试,没想到她一下子修好了。在曹婷眼里,多一技之长,就等于给未来多铺一条路,你今天留下的每一滴汗,都可能是照亮明天的一道阳光。
职场上,有些人可能在频繁跳槽中惶惶不可终日,有些人可能在按部就班的庸庸碌碌中麻木,而在28年日复一日的坚守中,曹婷有没有感到苍白乏味?会不会觉得悲观失望?抑或心生疑惑?
答案很简单,曹婷只是更清醒,越是在喧嚣浮躁的年代,这种肯埋头苦干的坚守越发可贵。
让博物馆讲述阿胶的故事
回想起来,曹婷最难忘的一件事是在没有图纸、毫无经验、一切空白的情况下,在短短的十个月内,拔地创建一座独一无二的中国阿胶博物馆。
那是在迎接东阿阿胶成立50周年大庆的日子里,时任行政总监的曹婷第一次做上了项目负责人。她感到压力重重:既要协调公司内部,又要借力社会智库。
“正因为我不是专业人士,要想做得好只能比专业人士更努力!厂里那点剪报材料远远不够,我要找咨询公司的专家沟通方案,到各地博物馆参观,去各大中医药大学取经,跑图书馆查询收录阿胶的史料,到社会上征集大量丰富的文物,与设计师讨论装修方案,甚至到古玩市场上寻宝……”
从不喜欢历史的曹婷立刻在办公室的墙上贴了一张大纸,上面按朝代更迭的顺序画了一个表格,她每搜到一件文物就做个标记。进入一个新领域就按这个新领域的思维方式做事,这样的挑战让她兴奋。也是在筹建阿胶博物馆的过程中,曹婷爱上了博大精深的阿胶文化,原来阿胶还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比如,史书中有记载,慈禧早年怀孕时曾患胎漏出血,久治不效,随时有流产危险,原籍东阿的户部侍郎陈宗妫就向慈禧推荐服用东阿涂氏怀德堂的阿胶,后来慈禧果然痊愈,还顺利地生下了同治皇帝。晚年的慈禧有感于阿胶几十年的相伴,特别开恩赐给东阿涂氏怀德堂一幅画像,于是被涂氏世代供奉。当曹婷去涂氏家中拜访时,那幅画像还挂在老夫妇家的墙上被香火瓜果供奉着。
那一刻,曹婷明白,如果不是博物馆这种可以造福千秋的文化传承作用,如果不是阿胶作为国宝在百姓心中的高贵地位,她们根本得不到老夫妇割爱捐赠。
在文物征集中,最困难也是目前最大型的一件文物,是山东宏济堂的一面影壁墙,它记载了1915年阿胶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的历史。四米长四米高的石头墙,字还是烧在石头上的瓷砖里的,火车、汽车都不方便,怎么运输又是一个困难。曹婷只好求教石匠师傅,请专业工匠先在原地“大卸八块”,到了目的地再重新拼到一起。“这还不算完,到了博物馆,才发现博物馆的房高没有那么高,只好放在门口一侧的院子里,但每位来宾看到都感觉很震撼。”如同神农尝百草,曹婷尝到了创建博物馆的酸甜苦辣,更为经典文化中那种回味深长的美而感动。

挑战让她始终激情燃烧
浸润于美丽深邃的阿胶文化,在熬制中国阿胶博物馆这块超大号阿胶的同时,曹婷也炼出了自己人生中的心灵阿胶——“不断挑战,方使青春永驻。”
28年来,一路走过计算机信息中心管理、行政管理、市场销售、政府事务等多个不同的管理岗位,曹婷丝毫没感到有倦怠,“我做行政管理时就把制度管理做到极致,公司里每一个岗位的职务说明书、每一条企业管理制度我都逐一改过,后来到了行政总监的位置上,我也游刃有余。任何岗位都是独特的,也是相通的。”
也因此,面对有些人担心害怕的轮岗,曹婷却十分坦然,她说自己随时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无从挑剔,因为所有工作都是一个工种,就是不断迎接挑战。
“我跑市场时去过云南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在那家小药店,地面不是水泥的而是土做的,店员光着膀子赤着脚,但阿胶还能摆在很显眼的位置,我看到了非常感动。”后来,曹婷举办了全国范围的产品终端陈列大赛,用以激发大家市场营销的潜力,效果甚佳。
每走过一片事业的田野,便留下一片繁花硕果。如今的曹婷仍不愿停歇,她渴望挑战,渴望在每一个新领域激情燃烧,阿胶事业就如同她补气养颜的秘方。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