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曼娟:和孩子共享阅读

来源:中国妇女网作者:张曼娟 柳亚敏
巾帼风采 2014-01-10 09:50:00

张曼娟,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著名作家
 
因为研读古典文学而相继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张曼娟,从大学时代起,就成了享誉华人世界的畅销书作家。而现在,她将关爱的目光投向了孩子们。2005年,她在台湾创办“张曼娟小学堂”,教孩子们阅读经典、诗词和创作。2013年,顺应国内正在兴起的国学热潮,《张曼娟唐诗学堂》等“小学堂”系列作品在大陆首次出版,受到很多家长们的追捧……
 
亲子生活,从共读开始
“我家到处都是书,可孩子还是不愿意读,我又有什么办法呢?”总有些家长这样对我抱怨。的确,现在的孩子们物质条件丰富,上网又占据了多数时间,所以,阅读对他们来说成了一桩苦差事。更令人担忧的是,亲子之间的互动愈来愈少,距离愈来愈远。
“孩子也许在等待,等着大人陪他一起阅读。”这是我的发现,也是经过许多实验之后得出的结论。
2005年,我在台湾办了一个小学堂,类似于私塾的形式,每一年带八百多个学生,从八九岁的小朋友到十三四岁的青少年,带他们阅读经典、诗词和创作。阅读经典是一个人品格的培养,读诗是一个很好的美感的训练,而有了品格的培养和美感的训练之后,就要试着把它写出来,这是表达力的一种呈现。因为电脑的关系,很多人习惯用图像、英文来表达,现在不只是华人,全世界的人类都缺乏表达力。所以表达力很重要,又读经又读诗就可以把中文的表达做得更好。我在台湾做这个做得蛮成功,掀起了台湾家长带着孩子来重新读经典的热潮。
讲古诗文,难免有点枯燥,我也并不见得总能呼风唤雨。有时候,一些孩子会打瞌睡,一些孩子会大声喧哗,这时,我就会使出我的杀手锏:“我本来想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可是,我看大家好像也不想听的样子……”瞬间,真的是不可思议,教室里的气氛大改变,每个孩子立即双眼炯炯闪亮,闭上嘴,坐直身子,偶尔有一两个还在闹的学生,就会被其他同学制止:“不要闹了,老师要讲故事啦。”
所以我就常常这样做,从故事说起,这样一来很多睡觉的学生就会醒过来聚精会神地听。比如有一堂课,我们谈“勇敢”,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敢?我就说子路的故事。子路这个人很勇敢吧,但孔子说他无所取材,最后死于非命,所以这种勇敢就不是真正的勇敢。有时候,我会从跟孩子们生活相关的事入手去讲解,我的学生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怎么了,她的男朋友怎么了,他们后来怎么了,用现代的东西去体现古老,让学生发现这个已经有一两千年历史的东西真的不古老,和我们的心很契合,所以看到李白、苏轼、白居易也会觉得跟自己很亲近,就会觉得他们不是古人,是先知,他们完全了解我们的生命会遇到什么问题。
当我和孩子们坐在一起,读着同一本书,许多奇妙的变化就发生了。那个故事像生出了温柔的双手一样,轻轻触碰着我的心灵,让我也好像回到了孩童时候,那个爱听故事的自己。我好像有机会重新成长一次,与孩子更亲近,无穷无尽的想象与创造,就在那些翻阅的书页间,翩翩飞起。人活在世界上所经历的一切“奥妙”,一切可以想象与难以想象的,都在阅读时刻遇见了。
所以,我想对家长们说,亲子之间的100分生活,应从与孩子共读开始。碰到那些抱怨孩子不爱读书的家长,我会问:“你是买书给孩子读?还是陪着孩子一起读书?”多数回答是:“你知道的,我平常真的很忙碌,没时间陪孩子,所以……”这才是问题的症结,孩子需要的是陪伴,陪伴让他对一件事产生兴趣,陪伴让他觉得不无聊。把一堆书丢给孩子,并不能让孩子对阅读产生情感。
曼娟老师正在给孩子们上“经典”课
对孩子们来说,陪伴最重要
 
做最适合的自己
很多家长总想要孩子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于是对孩子有各种各样不合理的要求。其实,对孩子来说,就是做他自己最想要做的那个人。
14岁的我活得很不好,自卑、惶恐,对未来相当茫然。这样的感觉有时仍会袭击已经长大的我。高中毕业时,我甚至没有考上大学,读的是职业学校。不过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喜欢写作,想要当作家,所以后来,有了《海水正蓝》小说的发表,这本书的畅销,让我一下子对自己有了信心。
我很庆幸自己成长的那个年代,重视经典教育,整个社会的氛围非常友善和克己复礼,所以家长们就不会急躁,不会强求我一定要成为他们喜欢的那样子。我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是台湾出版业最好的时候,所以一个很爱写作的人有机会出书,然后被很多人认识和喜爱,就有动力继续写下去。一个人只有知道自己想要追求什么,才会慢慢摸索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这个很重要。因为热爱写作,我努力上了大学,读了硕士,还读了博士。所以,今天我被放到了这样一个位置上,一个教学者和一个创作者,我因此而怡然自得,因为这是我最喜欢做的事。
一个同样14岁、同样经历青春期迷茫的女学生给我写过这样一封信:“身上装满敏感雷达的女孩在燥热的青春里,独自窝在阴冷的角落,被突如其来的雷阵雨淋湿,颤抖着触电的同时,在你书写的沙隙中,我窥探着,期待着一个类似的自己。而当我抬起头,看长大后的女孩,温暖而正传递着温暖,‘还是我希望成为的那种人’。曼娟老师,看着穿梭在教室间,站在讲台上,隐身于文字后的你。我想,我也会更好。”
在这个14 岁少女的信中,我获得了无比的慈悲与救赎。
 
好妈妈一定要读经典
一个小孩子的成长,后天的环境很重要。而后天的环境中最重要的是家庭的环境,尤其是妈妈,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好妈妈,陪伴孩子读经典,不仅让孩子爱上读经典,而且也可以帮助自己修身养性,成为一个更好的妈妈。
对一个女人来讲,阅读经典的最好时间是从中年开始。只有当你的人生有了一些体会,有了一些失去,有了一些获得,再去读经典,就像打通任督二脉一样,会有一种处处都豁然开朗的喜悦感。而且阅读经典,EQ会比较好。你的情绪管理比较好,自然就会有一种气定神闲,会让人看到你有一片祥和之气,就不会随意对孩子大喊大叫,不会强求孩子做他不喜欢做的事。
阅读经典对女人维护爱情和婚姻也很有用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爱情里面,都对对方要求很多,可当对方跟我们要求时,就会想,你为什么要控制我?这就像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谈恋爱也好,婚姻也好,你希望别人怎么对你,你就怎么对别人,没有人希望亦步亦趋的爱情,也没人喜欢忽冷忽热的爱情,你不喜欢的事情就不要去做。
女人最要懂得克己复礼,克己就是克制自己,是一种节制,这种节制表现在许多方面,包括你对欲望的节制,包括你对人际关系的距离之间的拿捏。欲望这种东西是与生俱来的,但可以通过训练而让我们懂得怎样去控制它。控制了欲望,就不会对孩子有很多过分的要求,懂得节制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值。复礼则是要循礼而行,一举一动处处落在一个“礼”上。也许有人会觉得这很做作和虚伪,但礼本来就是一种形式,就会有一点点做作,有一点点刻意,但久而久之就内化了,变成了心里的一部分,你就会变成那个让人一看就觉得很舒适的人。人生是一场无止境的启程,不管飞得多高,行得多远,不可忘记的就是,向自我内在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