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活在四季光影里

来源:中国妇女网作者:王美丽
巾帼风采 2014-05-07 13:00:00

最初,在设计这栋美丽房子的时候,身为媒体人的刘宇大花夫妇并没有多少钱。但男主人还是坚持要了白色浮雕的外墙,光这一项,多花了三四万的预算。可是现在,每当有朋友来访,他们在指路的时候都会得意地说:你远远地看到那幢白色的二层楼的房子,就是我家了!

日子是自然的节奏

 春末夏初,走进这幢白房子,前院的海棠、苹果、核桃已经绿肥红瘦。菜畦里黄瓜西红柿芹菜生菜油麦菜,绿油油的欣欣向荣。主人在春天精心栽培的各色花草,或匍匐于地,或攀爬墙上,或摇曳窗前,恣意开放。微风过处,薄荷、罗勒、紫苏、艾蒿的香气四处弥漫。砖缝里长满了随缘而来的野草闲花,蒲公英,红蓼,无人照料,落地生根,自由自在。

 因为有了这个院子,从小不事生产的两个年轻人爱上了种植。整个春天的傍晚和周末,他们俩都在干活,施肥、育苗、下种、浇水,为土地每一天的变化而惊叹,为每一片叶子,每一个花苞,每一个果实的雏形而感动,为自己的腰酸背痛找到身体的存在感。

 院子里有木质的大露台,还有用轮胎和玻璃搭成的饭桌。夏天的黄昏,空气中充满土地和植物的气息。这季节,主人最喜欢的是,在核桃树下摆上简单的晚饭,夕阳的余晖把树影的轮廓映照在桌面上,一家人和树影、昆虫、花香一起晚饭。饭毕,轮流给家里的老人家念几页书,闲聊八卦,然后关灯灭蚊香,回屋睡觉。是农村生活的节奏,也是应和自然晨昏的状态。房屋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形态。

听雨听风有禅意

 房屋的转折处,藏着一个阴凉的小院子。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日式庭院,有铺满石子的小路,还有刻意栽种的喜阴植物。这个小院,不像前院那样葳蕤茂盛,人间烟火盛,只适打坐、冥想。

 第三个院子是个真正的后花园,需要穿过屋子才可到达。只有屋主人真心接纳的私密好友,才能到此,一起坐在露台上,看小小水池,锦鲤游曳其中;一起在春风沉醉的晚上,闻丁香怒放的味道。夏天,睡莲盛开,如果正赶上一场疾风暴雨,就可坐在窗前或者宽大的廊檐下,看雨打芭蕉,看风吹荷花,听天水落在地水里的声音,感受光脚丫被夏天的风吹过的清凉。院子里所有裸露的土地,都铺满了精心挑选的卵石,夹杂着主人到处“偷”来的几块大石头,秋冬天气,如同日本枯山水,寂静而充满禅意。

 在中国,拥有院子的人,是豪奢的。但这院子的主人,却简素清贫,只有一腔对生活对美的热爱,才用最少的钱,DIY的精神,营造出了最好的享受。

阳光质感与岁月雕刻

 这个屋子的美,一多半要归功于光线的运用。落地三米高的窗户,还有巨大的天窗,为不同季节和时段的阳光提供了奇妙的造型空间。日出东方,四季轮回,光影变幻,空间呈现出不同的气质和味道。而每一个小空间,也因为阳光的质感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美感。有时,某一面墙好像流淌着蜂蜜一样温暖;有时,阳光会照得一个花瓶灵性闪现通体发光。

 屋子是东南朝向,所以有独特的倾斜光线,落地大窗在水泥质感的自流平地面上拉出的斜方格,让人赞叹不已。

 尤其在冬天的时候,太阳一出,刘宇大花就追着日光移动他们的电脑和茶盘。早晨,倾斜的日光照进卧室,晒在被子上;中午,整个二楼的回廊洒满斑驳的光影,茶香在日光下袅袅升起,时间凝滞,日月悠长。

 屋子设计之初,女主人希望在每个角落都能待住人。所以,这个家里,五步一沙发,十步一椅子,二十步一床。随时能坐能卧。最奇的是,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把椅子,每一把椅子,都卓尔不群设计感十足,混搭在一个餐桌旁,又随意又独特。常来的朋友有自己钟爱的椅子和位置,也有属于自己的饭碗和茶杯。女主人特意把阳光最好的回廊设计成闺密聚会的场所,旧榆木板做了舒服的简易沙发,铺上厚厚的毛毡,在秋末初冬的晴好天气里,闺密手捧一杯花茶,在此私语聊天,谈诗论画。

 美屋里的家具,有的是用水泥砌成的台面,有的是一次次到旧货市场淘来的二手货,有的是在网上选来的创意单品。金黄色的窗帘是用朋友给的一整匹布自己做的,房间多,窗户大,夫妇俩用了一整个春节假期才做完。水泥地面,朴素的红色砖墙,无不彰显着屋主返璞归真的审美。而琳琅满目的瓶瓶罐罐,铁艺、布艺、木雕、植物、地毯,又柔化了一个个局部的空间,使得随性随意的摆设,又多了几分细节的精致。

 家里的每一样大小物件,都是经年累月淘来的,许多有着主人生活的足迹:父母结婚时打的木箱子,三十年前做的木质家具,山西老家的长条凳,意大利的皮质酒瓶,非洲面具,阿拉伯的酒壶,男主人二十年前创作的巨幅木刻版画。

 待在这样的房子里,会和岁月在一起,也会和过去闪闪发亮过的日子在一起。物质,非常具象地沉淀了过往的人生,是我们活过、爱过的见证。刘宇和大花,一向随性洒脱,没有物质的羁绊,但人到中年之后,住进了自己设计监造的房子,和自己的家具自己的日子自己的心情一起安顿了下来。

 

四季 乐活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