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书记”张霞的扶贫攻坚战
张霞希望不管主政何方,都给当地创下一份可持续发展的“富民产业”
采访张霞时,她刚刚就任怀化市副市长。端庄,知性,女性的柔美可见,可说起话来,却魄力彰显:“希望能忽略掉我的女性身份,因为干工作跟性别无关,老百姓只看你在岗位上干得好不好,有没有给老百姓谋福祉。”
张霞是2015年中组部表彰的102名优秀县委书记中的七位女性之一。跻身全国百佳“一线总指挥”,张霞的“过人之处”在哪里?显然,她的敢说敢闯敢干已溢于言表,而随着谈话的深入,还发现她有一双不同寻常的“慧眼”。历任乡党委书记、市旅游局长、县长、县委书记,不管主政何方,她都能找准当地特色产品,然后打出“申请地标占高地、开拓市场勤吆喝、延伸链条促增收”的“组合拳”,给当地老百姓找到致富之路。担任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县委书记时,她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葡萄书记”,把藏在深山人不知的“刺葡萄”变成“发财果”,带领一方乡亲打响了扶贫攻坚战。
打响产业扶贫品牌战略
采访从张霞的外号“葡萄书记”说起。2012年初,张霞就任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中方县县委书记不久,到桐木镇大松坡村去调研,一进村就被老百姓们团团围住:“我们家家户户都种了葡萄,但卖不出好价钱,县里能不能想想办法?”
看到老百姓那一双双热切盼望的眼睛,张霞坐不住了。她立即邀请中国农大、西北农大、湖南农大等高等院校的农业专家来实地考察评估,一个月时间走遍了全县的葡萄种植乡镇。结果发现,这里的葡萄不是舶来品,也不是嫁接品,而是当地雪峰山区独有的一种野生葡萄被“家养”了,因为藤上有刺,被称为“刺葡萄”。专家说,这款葡萄还有一个独特之处:既能鲜食、又能酿酒。张霞眼睛一亮:纯中国血统,完全原生态的刺葡萄,鲜食酿酒兼得,可谓人无我有!
中方县位于怀化市中部,于1998年4月建县,曾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县。自建县以来就经历了“有县无城、有城无市、有市不旺”的阶段。如何实现脱贫,让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张霞认为,要通过产业联合、区域联动、发展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来整体推进经济发展。而中方县境内为云贵高原东部边缘的雪峰山区,盛产“刺葡萄”,于是,张霞立下了要打造中国南方葡萄沟的愿景。
每到收获季节,刺葡萄像黑色的珍珠一样一串串挂满枝头,当地老百姓给自己的刺葡萄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湘珍珠”。为了抢占品牌高地,张霞支持刺葡萄合作社申请注册了“湘珍珠”商标,并向国家质检总局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2013年7月终获通过。
“湘珍珠”长在深山人未识,只在本地和广西少量地区有销售,市场占有率不高。“好酒也怕巷子深,农产品更需要大吆喝!”张霞决定举办“葡萄节”,把它推广出去。经过努力,葡萄节顺利纳入了全省旅游节的分会场,并在葡萄成熟季节如期举行,大获成功。当年葡萄的价格因此翻番,老百姓的收入翻了一倍多。
为了打造中国南方葡萄沟,她带队北上取经,去中国农大向专家请教葡萄产业科学发展的路径;又派员赴新疆吐鲁番葡萄沟考察学习与之结盟;还去法国的波尔多酒庄学习,不仅学到了成熟的酿酒技术,还学到了工业旅游运营模式。回国后,中方县的刺葡萄产业也探索着走上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打造“中国南方葡萄沟”3A级景区,推动“葡萄架下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招商刺葡萄生态酒庄……原来大松坡村只有一两家农家乐,如今发展到了十二家。夏天,这里简直就是一片“葡海”,很多人慕名到这里感受葡萄之夜。村民梁厚斌家里有一株百年老藤,覆盖了八分地,申请了“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袁隆平院士为此题词。他家的农家乐因此几乎每天爆满,2015年的营业额突破了一百万……
“一亩葡萄脱贫困,两亩葡萄奔小康”。大松坡村村民人均收入从不到四千元达到了一万两千多元。而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村民开始返乡创业,他们种葡萄、开办农家乐、做葡萄经纪人。“基地+企业+协会+农庄”的模式让葡萄产业进入良性发展,推动着一个富民产业的形成。2015年,县里与海联集团签约,筹建葡萄酒庄,还成立了南方刺葡萄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南方葡萄沟的成功打造让张霞更加坚信,只要选准了产业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优势,就可实施精准扶贫。加工业和旅游业的延伸发展,让贫困农户获得稳定的致富项目,中方县有望提前脱贫。
张霞与“葡萄沟”的村民在一起
练就瞄准市场的“慧眼”
张霞工作过的三个县都是贫困县,在她主政的每一个地方,她都能靠着自己的一双“慧眼”,找准当地发展致富的好产业。2005年,她任芷江侗族自治县旅游外事侨务局局长期间,牵头开发了芷江三道坑景区,如今成为户外活动爱好者的青睐之地,景区老百姓卖茶叶蛋都能赚钱。就任新晃侗族自治县县长时,她牵头开发的新晃黄牛肉也是一个“传说”。新晃黄牛肉远近闻名,吃过的人都说好,但好在哪儿?既没有“好”的标准,也没有“好”的品牌。张霞请来省市畜产专家指导,做产业规划、定养殖标准,努力争创品牌。为了申请地标产品保护认证,硬是杀了一头牛送到北京请专家评鉴,最终赢得了专家认可,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
当时的牛肉加工厂都是家庭作坊式的,安于现状,不愿走出去推广。张霞就带着他们去长沙开新闻发布会、参加品购会。有人不愿去,说这个县长真爱管闲事。张霞就说:“这闲事管定了,你们做两百万就满足了,我希望你们做到两千万甚至两个亿。”结果10月份参加的品购会,12月订单就翻了番,牛肉供不应求。过年时,张霞看到县电视台在播当地一家牛肉公司招聘总经理的广告,年薪十六万。 “我看后特别高兴,知道市场做起来了。养一头牛利润有三千元左右,按四口之家计算,养3到5头牛就可以脱贫致富了。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可以带动千家万户脱贫致富。”
在张霞看来,扶贫一定要根据贫困地区自然资源、生产条件和产业基础状况,遵循市场规律,发挥特色优势,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找准产业精准扶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简单地给老百姓扶贫资金,不如给他们找准脱贫的支柱产业。我离开那里,产业可持续发展,可持久扶贫,这是我最欣慰的。”
说起每段扶贫攻坚战,似乎都打得一气呵成,人们都说,张霞长了一双与众不同的“慧眼”。而实际上,“慧眼”不是天生长成,而是后天练就。在团县委工作时,张霞负责“希望工程”工作,接触了很多做慈善的企业家。 通过他们的创业故事,她对市场经济有了真切了解。“一个称职的管理者必须学经济、懂经济,所以我一直在自学经济学,现在读党校研究生学的也是经济管理。”张霞说,不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博采众长、融会贯通。
张霞就任怀化市副市长前夕,一个小伙子走进她的办公室,向她敬了个礼:“张书记,我代表全家送您一件礼物。”说完恭恭敬敬递过来一本画册。张霞翻开一看,是她每次去桐木镇华汉茶庄调研的照片,里面还夹着一页手写的信,表达一家对她的感激。原来他是大松坡村华汉茶庄庄主的小儿子,原本一个小茶厂,张霞鼓励他们做农庄,把种茶、加工茶、品茶融合发展。2014年开业,2015年上百万元的投资就收回来了,还弄了垂钓园、采摘园,一家人对张霞感激得不得了。只要张霞去桐木镇,就会被村民高高兴兴围在中间,高家庄葡萄园一位大婶甚至拉着她的手直呼“财神爷”。她最高兴的不仅仅是赚了钱,而是外出打工的儿子返乡创业,她再也不用做留守老人了!
张霞了解贫困户家庭情况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
张霞认为脱贫应该教育为先。她任中方县县委书记后不久,就抛出了10万工作经费、20万年薪、50万校长基金的优厚条件,在湖南省范围内公开选聘县一中校长,开创了省内县级公办高中公开招聘校长的先河。并促成中方县一中与长沙市一中联谊办学,使县一中在教育理念等方面与名校同步。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2015年,中方县一中高考取得了建县以来最好成绩。原来家长们都把孩子往怀化市里送,而现在县一中成了家长们挤破脑袋想送孩子入学的“名校”。
中方县城与怀化市城区近在咫尺,尽管建城已有十来年,由于公共服务配套不足,老百姓购房居住、看病就医、小孩入学、娱乐消费等仍然只愿意去怀化。面对这种现象,张霞认为,必须通过改革优化公共服务,满足老百姓“家门口的需求”。
扶贫先扶人,中方县因此出台了《中方县到户到人扶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生活保障到户、就学保障到人、就医保障到人、就业培训到人、住房保障到户、安全饮水到户、道路通畅到村、供电通信到户、产业扶持到人等九大到户到人扶贫攻坚工程。
“很关心人”、“没有一点架子”、“就像邻居家的大姐”、“是个贴心书记”……这些都是群众对张霞的印象。老百姓是最懂得感恩的。回忆张霞书记第一次来桐木镇大松坡村举办葡萄节,村民高昌礼歉疚不已:“当初以为办节是新书记做秀,修路时占了我们巴掌块地都要补偿,可葡萄节举办后,葡萄卖得起价了,游客也应接不暇,钱进了自己的腰包才知道张霞书记是真心为我们老百姓着想。”
“郡县治,天下安”。到北京开了优秀县委书记表彰大会后,张霞说以前想方设法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是责任感使然,现在更觉使命在身,肩负着党和百姓沉甸甸的期望。“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心中有民,才能做好官。我的荣誉不是个人的,是组织给了我这个平台,是同事和群众给了我支持,我内心感恩一切。”
心中有爱,就有力量
生活中的张霞,努力达成事业与家庭的平衡。她每天早晨六点多钟起床,会给自己和家人精心做营养早餐。再忙,也要分担一点家务,不请保姆、钟点工,还原一个主妇的角色。哪来的时间呢?张霞笑说持家也需要智慧:现在很多家用电器能把繁重的家务变得轻轻松松,她网购了一个智能吸尘器,遥控着就把地清理得干干净净;周末洗洗被子、弄弄花草也挺惬意放松。
女性从政最大的遗憾是对孩子陪伴少,张霞也不例外。在中方县工作几年,她从没陪儿子出去旅游过,有次票都买好了,却碰上临时有会,不得不把票退了。儿子小时候也有怨言。张霞记得调到新晃工作时,给儿子打电话,他不接。他说学校任课老师干不好才会被换掉,妈妈老是调动工作肯定也是表现不好。大了,儿子才懂了,妈妈是为更多的人服务。当从老师那里听到妈妈获得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儿子打来电话祝贺,只说了一句:“妈妈,听说你得奖了啊!”没有多言,但张霞却明显感觉到了儿子一种发自内心的骄傲。
儿子现在进入了青春期,张霞很重视这段时光,她一回到家里就尽可能多陪孩子。陪他打打球,一起骑自行车,努力营造一个亲子环境。最爱陪他一起去逛书店,因为可以从他喜欢看什么书侧面了解到他的思想动态。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她还坚持给儿子写信,写小纸条,把更多更深的心意写进字里行间。因为爱,所以投入,对事业对家庭都如是。工作时全力以赴,对家庭,同样用心经营。
张霞感叹:“感恩之心向组织、向同事、也向家人。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是幸福的,还是那句话,只要心中有爱,就会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