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花木兰”笑傲大风大浪
采访詹春珮时,她正在执行对东海海区第三季度的例行巡航任务,歇脚在泉州附近。此时,浙江、福建等地的渔船纷纷开航,成百上千艘渔船从詹春珮所在“海巡01”轮旁边经过。詹春珮此次巡航任务是检查通航环境和航标设施等有无异常,海上水工作业是否已经正常开展,海上是否有违法违规行为……
詹春珮是中国第一艘同时具有海事监管和救助功能的大型巡航救助船“海巡01”轮自主培养的第一位驾驶员,也是中国交通海事第一位无限航区女驾驶员。在航海这个几乎是女性禁区的领域,90后的她航迹早已遍布东海海域、南海诸礁,甚至遥远的南印度洋,航程累计可绕地球五圈。
2009年,詹春珮考入上海海事大学,攻读航海技术专业,只是那一年对未来还很懵懂的她尚未意识到,她的“远洋梦”已经悄悄起航。
从晕船菜鸟到掌舵者
2013年,詹春珮大学毕业后考入了上海海事局,渴望早日登上远洋航船,成为一名真正的航海员。但很快现实就给了她当头一棒,“我是个晕车的人,有人告诉我说晕车不晕船,晕船不晕车,我还傻傻地信了。”
“没想到第一次远航一天吐了十多次。胃里翻江倒海,搞不清是船转还是我在转。”詹春珮笑说自己的“黑历史”,船在遇到风浪时的N种颠簸:平移、翻涌、打圈、侧涌……大概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难受。大海行舟,前路茫茫,詹春珮还特别担心自己会生病拖累大家的工作进度:“船上就我一个女生,我如果生病了,同事们不方便照顾我,还要耽误工作进度,代价太大了。”一天夜里在舱里不知道外面起了浪,詹春珮百爪挠心似的难受,以为自己生病了,第二天才知道昨晚起了浪,原来是晕船。
为了克服晕船,詹春珮向老船员取经,对方答道,“多吐几次就好了。”于是,她给自己定了个“抗晕”计划——越是晕眩就越到最颠簸的地方去。詹春珮听说驾驶台是晃感最强烈的地方,没事儿就往驾驶台钻,“天翻地覆后,大吐一场,然后整个人又神清气爽了。”三次航海,历经三次航程的大风大浪后,她最终战胜了晕船,成长为战风斗浪的“海上花木兰”。目前为止,詹春珮从未因病出现工作失误,她以顽强的精神和过硬的身体素质,带领“海巡01”轮走向一次又一次的远航。
如今,詹春珮已经从一个晕船的菜鸟学员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航海者和海事执法人员。已经当上“海巡01”轮见习大副的她,负责航线绘制、航行驾驶等工作。
作为“海巡01”轮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重要成员,她和团队不断从重大任务中总结经验,着眼海洋强国和交通强国战略,投身《网络信息化设备在海上救助中的综合运用》课题研究。他们改变了传统的纸质海图作业方式,以电脑精确计算为依托,对海上搜寻救助工作进行量化管理,解决了以往搜救覆盖水域不精确、手工作业量大的技术难点,提升了“海巡01”轮对参与搜救船舶的精确化指导能力,使海上搜寻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她还参与研发网络版执法规范软件,用菜单化选项将不同海域、不同船舶的违法类型、执法手段等分类明确,指导海区执法人员更加规范地开展执法工作,提高了海事部门对我国管辖海域的巡航执法能力。
杰出的工作成绩也让詹春珮获得第十四届上海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等称号,被誉为“风口浪尖的白玉兰”。面对荣誉,詹春珮表示感恩和压力同在:“开始很高兴,这是对我工作的肯定,但慢慢会变成鞭策,我也经常思考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
怒海救援不放过一丝希望
2014年3月8日,马航客机MH370失联。3月10日,“海巡01”轮作为中方舰队的指挥船从上海出发前往南印度洋开展搜寻工作。南印度洋环绕在南纬40度至60度之间,接近西风漂流带,也就是紧邻南极大陆的低压区,少了陆地的阻隔,常年盛行五级以上的西风和四五米高的涌浪。
在极其恶劣的海况下,搜寻人员需要换班。当时刚刚加入海事的詹春珮主动请缨去换班,登上“海巡01”轮参与搜寻任务。在马航搜救中,她所在的“海巡01”轮不仅要负责与各国搜救力量的沟通协调,指挥中方舰船开展搜救行动,还直接承担24小时拉网式搜寻,任务艰巨繁重。这场历时216天、航程22371海里,艰苦卓绝和创纪录的世纪大搜救,充分展示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也让詹春珮在国家重大搜救任务中得到充分的历练和成长。
作为船上唯一的女性驾驶员,她克服印度洋西风带常年风急浪高的海况,坚持完成每天8小时航行值班任务,协助与中外各方搜救力量沟通联络,并承担全船消防救生设备的保养和维护。
作为一名海员,詹春珮一直铭记搜救指挥中心挂着的八个字:一丝希望,百倍努力,“你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多做的一丝努力就能多救回一个人”。
2015年11月27日,东海海域寒潮大风来袭,渔船都纷纷避港,但有一艘渔船没来得及返航,由于是夜间,风力很大,船舶在摇晃过程中瞬间倾覆。接到有渔船翻扣的信息后,詹春珮和战友们立即前往现场救援,从翻扣36小时的“苏赣渔运02886”轮救出幸存渔民。“当时第一次搜救已经结束了,但是我们觉得应该再试一试。船整个翻扣在水面上,所以我们判断应该还保留了一些空气,可能还有生还的希望。”一位老水手长带着简陋的设备,冒着危险,跳到翻扣的渔船上再次仔细寻找,前前后后拿着榔头不断敲击。十几分钟后,里面的幸存者苏醒了过来,微弱地敲击回应。收到回应后,詹春珮立即报告指挥中心调集专业设备打捞救助,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让她不由赞叹生命的伟大和坚持的重要性。
守护祖国海域安全
“大风起兮云飞扬,她船进港我出航”,越是狂风恶浪的天气,越是需要“海巡01”轮出航,詹春珮总是冲在第一线。去年1月6日,东海“桑吉”轮与“长峰水晶”轮碰撞燃爆事件中,接到出航指令,休假中刚从健身房出来的她,深夜里不到一小时便赶到了远在郊环外的五好沟海事基地码头,并第一时间赶赴事发现场。
装载13.6万吨凝析油的“桑吉”轮起火爆燃,32名船员下落不明。面对烈焰肆虐、浓烟冲天,大量释放有毒气体并随时可能爆炸沉没的“桑吉”轮,詹春珮毫不退缩,在船长的领导下,统一协调指挥搜寻救助工作,为搜救人员登上遇险船舶搜寻失联船员和船舶“黑匣子”创造了条件。
当时有英国专家预言,十多万吨凝析油会对东海海域带来前所未有的海洋环境灾难。比较幸运的是,凝析油的挥发性很强,在现场燃爆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油被迅速挥发和燃烧掉了。“桑吉”轮残船先是随风向东南方向漂移,中间又随风向折向西南方向漂移。上级指挥官们预测“桑吉”轮在漂移过程中有可能会撞上春晓油田,一旦靠近油条,后果不堪设想!“海巡01”轮作为现场指挥船,当时已接到上级指示准备好提前拦截的预案,迫不得已时将残船沉没。詹春珮一直密切监测残船,定时向上级和相关单位报送残船动态。漂移八天后,“桑吉”轮残体所在海域上空浓烟四起,船上立即安排无人机上前观测,发现船已经沉没了,对油田的威胁解除。8月30日,詹春珮随“海巡01”轮返航,为期八个月的海面油污清除工作圆满结束,成功避免了凝析油污染东海水域的环境灾难。
在巡航中,詹春珮他们还经常遇到“幽灵船”。“每艘船都有一个船舶识别9位码,就像身份证一样,是唯一的,如果一旦有别人的身份证号跟你的号一模一样,那肯定是假证,我们把没有证件号的船称为‘幽灵船’。”今年6月10日下午两点左右,詹春珮像往常一样在长江入海口执行巡航任务,在长江口南糟A30灯浮附近水域,发现一艘航迹和船舶信息极为可疑的“幽灵船”——“宏浦228”。它不但关闭了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并且对“海巡01”轮的检查要求拒不回应,甚至在进口航道上逆行逃窜,这相当于在陆地的高速公路上逆行,严重威胁到其他正常航行的船舶安全。
在逃窜中,越来越慌张的“宏浦228”突然逼近“海巡01”轮,并撞了上来,导致“海巡01”轮左舷中后部的船舷轻微受损,船墙轻微凹陷,肇事船船艏凹陷,所幸两船均无人员伤亡。
追捕进入深夜,“宏浦228”甚至将航行灯关闭,企图隐蔽逃逸。而“海巡01”轮配备了光电取证系统,能识别两海里远的船舶,并对其锁定、跟踪、录像。晚上10点半,在东海海巡执法总队指挥中心的协调下,海事、海警、长航公安船艇先后出动,最终将“宏浦228”成功拦截。因涉嫌走私,该油船被移交海警。做完所有善后工作后,已到晚上12点半,别人都已入睡,而詹春珮留在驾驶室继续值四小时夜班。
从事海上执法搜救五年多来,东海海域几乎每一起重大搜救行动中都能看到詹春珮的身影,她用女性的侠骨柔情诠释着责任担当,捍卫着一方海域的安全。
吸取治愈力量整装再起航
长期远距离的航行对航海员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和身体的巨大挑战。面对高强度的工作,詹春珮也有自己的解压方式——绘水彩画,烂漫的星空银河是她最钟爱的描绘对象。谈及自己的兴趣,这位直面惊涛骇浪的女航海员,瞬间变回活泼的90后女生:“我在网上报班学过一阵子水彩,老师说画着画着就会发现每个人擅长不一样。我每次画动物、人物都觉得画残了,但是画星空却有如神助,大概是因为每次看到星空都能感觉到一种治愈的力量。”
每当抬起头仰望,浩瀚无垠的星空总能抚慰远航人的焦躁与不安。马航搜救工作返程中的一天夜里,詹春珮来到甲板上,在万籁俱寂中遥看南印度洋的绚丽星空,南半球的标志南斗十四星静静地挂在天幕上,天空没有一片云。“当时觉得特别的纯粹。每次看星空都能让自己的心快速地沉静下来,回忆过去并思考未来。”
詹春珮还是“海巡01”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首席讲解员,“讲解员的工作会让我遇到很多观光客,他们常常给我带来感动,这也是治愈人心的利器啊。”
上船参观者在听完詹春珮的介绍后告诉她,自己的好朋友就在那架失事的客机上。以前不知道搜救人员在格外艰苦的条件下搜救了那么久,听了搜救的完整故事后,她感动地拉着詹春珮的手说:“你们都是有大爱的人。”一句肯定让詹春珮连日劳累的身心颇感安慰。
“来基地参观的小朋友居多,现在的孩子对海洋知识的了解多到让我惊讶。”不同海域的含盐量、深度,以及可能引发海洋灾害诱因……每次给孩子们讲航海故事,詹春珮都会被十万个为什么缠绕,可她一点也不觉得烦躁,反而越讲越兴奋。“他们才是祖国未来的骄傲。”
从申报“海巡01”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到定期的对外开放,詹春珮就本着“传播海洋文化,提升公众海洋意识”的初心,加班加点,全情投入,努力让更多公众走近海洋、了解航海。在讲解过程中,她始终将“海洋强国战略”贯穿其中,使参观者在了解航海文化的同时感受到强烈的爱国情怀,成为“海巡01”轮最具亲和力、最受欢迎的讲解员,获评2017年度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进工作者。
夜幕降临,大海上星空依旧明亮耀眼,詹春珮喜爱的闪闪银河如同在黑暗中指路的明灯,指引着她坚定投身航海事业的初心,将青春奉献给祖国和辽阔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