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快乐之人受偏爱

来源:中国妇女网作者:本刊编辑
巾帼风采 2012-09-17 17:55:00

陈愉说,去吧,去让自己的梦想成真


        对我们的母亲,还有母亲的母亲来说,一个有工作、不酗酒、不打老婆的男人,就可以做丈夫了。但对我们来说这可远远不够。我们可不是随便找个男人就行,我们要他是个好男人。我们要的不是一个出于责任的婚姻,我们要的是爱情。

——陈愉


        陈愉,美籍华人,31岁时任美国洛杉矶市副市长,后成为全球顶尖的海德思哲人力资源公司负责人。陈愉喜欢说自己是一个女人,一位妻子,两个小女孩的母亲。她的先生说,初见她就有一种感觉:我的生活会因为这个体态娇小、内心强大的中国女人而永远改变。
        一年后,她嫁给了他。在他眼里,她是最完美的女人,尽管对运动一窍不通,不会做饭,不会料理家务,但她让家充满爱和欢笑,她生命中的经历让成熟的她焕发光彩。
        记者见到的陈愉,自信、快乐、智慧,她在北京宣传她的新书《30岁前别结婚》,她说,她希望告诉读者,无论是单身、已婚还是离异,我们都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让生命如繁花般怒放。

        《中国妇女》:您说您曾经是个羞怯的女子,为什么后来能做到洛杉矶市副市长?
        陈愉:我的父母都是新移民,很担心我和弟弟被美国一些不道德的文化带坏,所以他们不让家里有电视,不让我们跟美国孩子玩。我们在一个几乎全是白人的学校里,当引人注目的“中国穷孩子”,穿最便宜的衣服,戴瓶底儿厚眼镜。对我来说最尴尬的是,别的孩子开玩笑讲到与美国文化相关的话题时,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我感觉他们的眼睛一直盯着我,偶尔想到回应的话,也已经慢半拍错过时机。
        我十一二岁时,有一天晚上,我父亲忽然说,今天晚上是我们部门的年度圣诞节晚会。我奇怪地问,为什么你没有去?他说,因为我每次去这些活动都不知道跟人家聊什么。那一刻,好像有一道闪电击中我,我突然明白了两件事:第一,我父亲虽然拿到了麻省理工学院的硕士学位,做了工程师,但他的事业永远不会达到他应该达到的成功;第二,原来我父亲跟我一样,也不知道怎样跟美国人打交道。那天晚上我就下定决心,如果我想在美国留下来,就要明白这个社会是怎么回事。
        二十年后我进入美国政界,回想小时候有一种塞翁失马的感觉——正因为有过那样的处境,才让我比那些有钱的、金发的女孩更仔细地看,更用心地学。

        《中国妇女》:您38岁才结婚,之前是否也遭遇过结婚的压力?
        陈愉:压力多半来自我的家庭,我的父母搞不懂,我都有两个硕士头衔了,怎么却拿不到他们最企盼的那个头衔——Mrs。每次接电话,我都忍不住说,哎呀妈,不要再讲啦。其实,我二十几岁时身边也有男朋友,现在回头看,我觉得特别特别幸运,我没有嫁给那些二十几岁认识的男人。

        《中国妇女》:您说只有做Miss.Right, 才能找到Mr.Right,您觉得怎样做一个“对”的女人?
        陈愉:我遇到许多三十几岁非常成功的女人,她们一进房间,给人的感觉是,这个女人特别难过特别孤单。如果一眼看到你很苦很失望的话,哪个男人要加入你的世界?还有些女人说,我希望立刻结婚,那样我才会开始真正的生活,因为现在我只能算是半个人。我想这种女人永远不会找到她们要找的东西,有这样的态度,好男人不会欣赏你,坏男人会跑来利用你——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把你从半个人改造成一个人。
        我刚搬到洛杉矶的时候,遇到一个比我大30岁的朋友,她离过婚,但是活力四射,她的美丽是从里面出来的,一天到晚大笑,周围充满了爱,大家都喜欢跟她在一起。虽然我那时21岁,几乎是最漂亮的年龄,可她周围的男人一直比我多。世界爱一个幸福的女人,男人爱一个幸福的女人,女人也喜欢一个快乐的女人。你要先幸福,而不是因为不幸福去找幸福。幸福是个蛮奇怪的事,有幸福的人会越来越幸福,因为她会吸引人家,人家会给她带来新的机会,她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不幸福的人,人家会害怕她,躲避她,她的生活越来越不幸福,等于把幸福的门关上了。

        《中国妇女》:那您认为什么样的男人是Mr.Right呢?
        陈愉:我做猎头的时候,会坐下来跟客户讨论,你要什么样的人?有时他们会写一大堆理想的条件,但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符合这些条件。我要求他们把这些条件分成两栏,一栏是“有了更好”,一栏是“必须要有”。在女人的Mr.Right候选人条件中,也应该是这样。有个女人说,她要的男人一定是要会点葡萄酒的,这个条件就是那种放在“有了更好”一栏的,你跟他学葡萄酒功课就好了嘛,不一定非要嫁他啊。而“必须要有的”意思是,如果这个候选人没有这些东西,我们就不考虑他。我的“必须要有的”项目是:第一,他真的爱我,我真的爱他,这是最基本的。现在我每天早上睁开眼,回头看到我的丈夫还是感觉很快乐,我还是很爱跟他在一起。在婚姻中,真正有意义的东西是爱。第二,我的眼睛和他的眼睛要朝同一个方向看,而不是一天到晚看着他的眼睛说:我爱你,你的眼睛好漂亮。对未来,我们的人生要要求同样的东西。第三,我的价值观和他的价值观是一样的,怎样对待人家,怎样带孩子,以及对金钱的看法……这三点有了,你就知道自己嫁对人了。

        《中国妇女》:您说,您能够拥有梦寐以求的事业、爱您的丈夫和可爱的孩子,都得益于晚婚,因为“万事皆有定时”。事实上,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有这么幸运,都有这种“定时”的。
        陈愉:我觉得我们需要学习怎样对待男人。有些女人在生活事业上很优秀,遇到一个人就会习惯性地给他感觉“我这么优秀,这么棒”。和一个男人约会,不要先强调你有多优秀多棒,而要学习怎样跟别人沟通。不是说我们要把自己缩小,变成小可爱,只是你的工作越优秀,你就越不该讨论它,而去讨论别的生活上的事情。
        在中国,我们从小被培养要当最棒的人,考试要争第一。可一离开学校,生活就完全改变了。你会发现最成功的人是最会和人沟通的人,事业上的成功是因为善于合作,生活上的成功因为会爱别人,你会发现,最高的考试分数一点用处也没有。

        《中国妇女》:可是您又说,有些中国女性缺乏自信,我们怎样找到自己的自信?
        陈愉:大部分女人被我们的社会压“小”,中国父母又喜欢“管理”孩子,很少鼓励孩子表达自我,长大后,我们需要自己发展这个能力,需要听到自己的声音。我觉得写字是个特别好的办法,每天至少花10分钟,安静地写一点东西,今天做了什么事情,想了什么问题——学着听到自己的声音,学着怎样表达自己。
        我特别爱一个故事,英女王伊丽莎白在70年前还是一个年轻姑娘的时候,有两个男人追求她,他们都很出色。对第一个男人,她说,和他在一起,让我觉得世界上最棒的人是他。对第二个男人,她说,和他在一起,让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棒的人。后来她嫁给了第二个男人,就是她现在的丈夫菲利普亲王。至于第一个男人,谁也不知道他是谁,历史不记得他的名字。
        这是女王的尊严,也应该是女人的尊严,如果你有女王一样的思维和举止,人们也会像对待女王一样对待你——我们得教别人怎么对待我们。

 

陈愉和丈夫大卫及两个女儿贝恩和莱恩

 

        《中国妇女》:您说您39岁以后生孩子最合适,因为之前没有那么多智慧那么多耐心那么多爱。可是过了一定的年龄,会不会同时也错过一些什么呢?
        陈愉:也许我们在23岁生孩子冒的风险最小,但培养孩子的风险却很高。我觉得负责任的态度是,不但要考虑生孩子的风险,也要考虑培养孩子的风险。拿我来说,我在39岁和41岁两次怀孕都毫无问题,我的两个孩子出生时健康而美丽。尽管我对自己的人生并没有如此计划,我仍然很感恩自己没有很早结婚生子。

        《中国妇女》:您为什么说40岁妙不可言?
        陈愉:我觉得,年轻是幸福婚姻的头号障碍。二十几岁是很迷茫的,好像是用近视眼看世界,什么都看不清楚,三十几岁看清楚很多,四十几岁看清楚更多。也许再过十年回头看,又会发现,其实以前我什么都不知道,五十几岁才是最好的。先给自己成长的机会,才会是一个更好的女人、更好的妻子和更好的母亲。


 

快乐之人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