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鑫格:歌手“知猪侠”
来源:中国妇女网作者:张姿
巾帼风采
2013-02-01 13:41:00
“别人看见我养的猪好,就叫我‘知猪侠’,其实我不见得是最懂猪的人,却觉得我是找到了自我的人。”

张鑫格,能蹬着高跟鞋走T台,也能换上黑胶鞋踩猪屎;四年的时间,她在荒山上建立了一个年入百万的养猪场,也一共用坏了十几副耳机;用倔强追寻梦想,也以音乐对抗寂寞,80后湖北女子张鑫格“拿得起,放得下”,不是凭年少轻狂和谁赌气,而是安心地做一件踏实的事。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她背着个吉他,穿个高跟鞋,戴一墨镜,看起来不像个养猪的。”
“原来有几家养鸡的,都在那儿投资,就连有大企业家扶持的都没搞下去,她一个姑娘家绝对不可能在这里搞下来。”
“这闺女是不是看破红尘了,才躲到山上去养猪。”
2008年7月,回到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老家后,25岁的张鑫格跑到龙舟坪镇邓家坝村的鸡公山上,花4000元钱租下了一块荒地,说要养猪,这在村子里一下子炸开了锅。
彼时,出生于长阳县城的张鑫格从未干过一天农活,自16岁在荆州市艺术学校电声乐专业中专毕业后,她就带着自己组建的女子乐队到上海、广州等很多城市演出。
“我的乐队叫‘变色龙’,我是主唱兼吉他手。顺的时候一个月能赚一万多块,惨的时候今天还能听到很多掌声,明天就不知道该在哪里唱歌了;有被知音送鲜花的时候,也有被混混们相中了叫去吃宵夜,但我死活不肯,于是只好收拾行李赶往别的场子。”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后来,乐队里的姑娘们有的有了男友,有的要定居嫁人,“变色龙”被迫解散后,张鑫格便一个人到酒吧当驻唱歌手,有时一个晚上要跑好几个场子。又因为有着178厘米的高挑身材,有人还介绍她去做服装模特,甚至因为足够出色,又回家乡当过一阵子模特教练。
“有关时尚的日子让我见惯了太多人间冷暖,但我还是感谢音乐带给过我许多梦寐以求的时刻。”2004年的上海,张鑫格的歌声吸引了一个广州男子,21岁的她跟随他去了北京,第二年,两个相爱的人结了婚。
“他在中国政法大学毕业,从事房地产销售,跟他在一起的日子让我觉得很安定,关键他很懂我,并不嫌弃我是所谓的‘夜场女孩’,所以我对这段婚姻给予了很大希望,并决定和丈夫开一家奇石店。”虽是初到北京,张鑫格很快就感觉到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在发现北京的文玩市场相当活跃后,她又想到家乡有很多漂亮的“三峡画面石”,并从中发现了买卖石头的商机。
就这样,用了两个人计划买房首付的钱,张鑫格和丈夫一起开了北京第一家卖这种家乡石头的奇石店。
然而,就在奇石店经营得越来越好时,张鑫格发现丈夫有了外遇。“我知道他爱上了别人,也无法挽回,就跟他办了离婚手续,走的时候我去火车站送了他,最后拥抱了一下,说了一句我舍不得你。”

“知猪侠”张鑫格:以音乐为伴,和猪宝宝共同成长。
自己的舞台更强大
突然忧心忡忡地回到了湖北老家,张鑫格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平常爱笑爱闹的她一下子变得不爱说话,家人们都提心吊胆。“几年前我曾经跟父母提过开养猪场的想法,但他们觉得我还是小孩,根本不懂,现在他们怕我从此一蹶不振,就变得支持我了,觉得我在家门口做点什么都可以。”
25岁的张鑫格对自己思考了许多,比如,“不要觉得别人给你一座山头,你就可以占山为王了,也不要指望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一个男人身上,舞台应该是自己主动创造的,否则站在别人给的舞台上,永远有下台的可能。”
于是,在包下荒地决定养猪后,张鑫格跑到了县里规模最大的一家种猪场,向有三十多年养猪经验的田玉娇拜师学艺。“没想到,师傅交给我的第一个任务竟然是打扫猪栏。我还以为养猪归养猪,技术归技术,扫栏可以直接请工人扫。”
然而,打扫猪栏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张鑫格第一次进去时,对着直冲她奔过来的公猪,竟然一下子被吓哭了。“我就本能地往后退,你一退它就追着你,拼命地咬你的裤子,把你逼得没地方。”
第二天,张鑫格心一横再次来到了公猪栏,公猪生性凶猛,对陌生气味很敏感,但这次她却没有退避。“我自己跟自己生气了,我就想,你咬我吧,咬了我又能怎么样。”越是害怕,张鑫格越是逼着自己坚持去扫。如今回想起来她明白了师傅的良苦用心,能进入猪栏并游刃自如,只是她创业之路上要克服各种恐惧和障碍的一个开头。
张鑫格用了一年的时间掌握了猪的习性和养殖技术。临走时,师傅很舍不得她,并对张鑫格说了一句一辈子都忘不了的话:“所有男人的事业都有女人的一半付出,而女人自己的事业总会伴着更多艰辛和泪水。”
2009年6月,张鑫格从师傅那里引进了10头种猪,回到了自己的养猪场,然而迎接她的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第一次母猪产仔就遇到了难产。“我不得不把胳膊伸到母猪的产道里助产,连我的脸都已经跟它的屁股贴上了。”
但当小猪终于出生时,已经奄奄一息了,张鑫格连想都没想,就直接嘴对嘴地进行了人工呼吸。“然后小猪就像喘了一口气似的,咳了一声,坐正了。当时我就特欣慰,嘴巴里还都是猪的黏液。”成功接生了这批小猪,张鑫格十分疼爱它们,还会给它们拍拍照片,弹唱情歌。
为了更好地照顾小猪,张鑫格还把自己的房间搬到了母猪产房的正上方,中间只隔着一层木板,刺鼻的气味会直冲上来。“这样我能听到底下的猪,翻了一个身我也知道。但是再臭我也不能铺塑料纸,怕影响我的听力。”
因为资金有限,刚开始为了省钱,卸饲料这些重活,张鑫格也能自己扛起来就走,毫不含糊,一个星期就要独立搬运五车近十吨的饲料。
2010年,张鑫格的100头商品猪就要出栏了。不料当时猪价低迷,张鑫格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卖猪,不赚反赔。如果坚持,饲料就是个大问题。周围的人都劝张鑫格早点脱身,父母也背着她偷偷联系了肯接手的买家,但张鑫格说什么也不肯卖掉猪场。

当模特的日子宛如一个渐去渐远的背影
手疼的感觉最真实
张鑫格硬着头皮到县城里找饲料商赊些饲料,可是没人相信她会养猪,在受过了很多讥讽后,终于有一个名叫尤开慧的饲料商,答应两天后到她的养殖场看看。
一到场子,尤开慧就大吃了一惊,“小女孩阉割猪,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我当时就觉得这个女孩真不简单。”于是,尤开慧同意赊饲料给张鑫格,这下猪场终于恢复了正常。
也是在这一年,当猪价波动带来亏损时,张鑫格敏锐地发现了一个商机。“我们长阳县城,家家户户都有吃腊肉的习惯,临近春节,我注意到很多城里的商人都到农村寻找土猪,然后再把用土猪熏制成的腊肉卖出去,但土猪肉虽然香,肉质却太肥,城里人不爱吃。”
于是,张鑫格对商人们提出把养殖的瘦肉型的猪熏制成腊肉,可商人们又说“口感不好,最好是不肥不瘦”。张鑫格心想,能不能改良一下猪种,杂交出不肥不瘦的猪呢?她很快找到了高级畜牧师向隆寿并向其请教。在向隆寿的帮助下,张鑫格成功改良了新品种。
为了提升效益,张鑫格决定在自己养殖新品种的同时,向周围的农户进行推广,这样村民可以改变土猪销售难的困境,而张鑫格也可以卖种猪赚钱。
怎么让村民们接受这个猪种呢?张鑫格想了一个办法。2011年3月,张鑫格在她的养殖场里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小猪摔跤比赛。她用改良品种小猪挑战村里农户们养的小土猪,这吸引了很多村民们的围观。
如今,在这方圆百里数一数二的条件恶劣的猪场里,张鑫格带动村里上百户村民养殖改良后的品种,这种新品种做成腊肉后肥瘦相间,很受城镇消费者的欢迎,每年村里销售腊肉上万斤。而一头两百多斤的猪,卖腊肉比原先只卖生猪能多赚500元左右。“主动权可以掌控在我的手里了,以猪厂为基点,我们会把利润最大化。”2011年,张鑫格出栏商品猪一千两百多头,销售额超过160万元。
张鑫格还是常会给小猪们弹唱上一曲,虽然环境不同了,聚光灯变成了保温灯,但她却感到了从未有过的享受。“看到自己亲手建立起来的一砖一瓦,亲自接生的一群小猪,我心里特别满足。那种手上有泡的感觉很真实,那种被扎疼了的感觉也很充实,那种每天晚上都能踏实睡觉的感觉是沉甸甸的,比原来在舞台上的浮光掠影让我更快乐。”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