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厨娘”梁棣的麻辣人生

来源:中国妇女网作者:柳亚敏
巾帼风采 2013-03-06 14:07:00

中国的麻辣厨娘:梁棣
中国的麻辣厨娘
梁棣的微博名叫“中国厨娘”,可准确地来说,应该叫“中国的麻辣厨娘”。小时候爬树偷樱桃,男孩子干过的事她都干过。初中毕业只有十六岁,从未出过远门,却决定只身远赴秦皇岛打工,她给父母撂下的话是:“我去看看,不好玩就回来。”她把闯世界叫“玩”,伊然一副无知者无畏的模样。第一份工作是在餐厅当服务员,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经常要到下午三四点才能吃上午餐,她却选择了坚持:“既然出来了,就得学点技术回去。”在偷偷学艺的过程中,她爱上了厨师王刚,父母不同意,服务员嫁厨师,一辈子只能在厨房里混,她却爱得义无反顾,给父母写信:“我肯定要跟他一起,受苦也认了。”
热爱餐饮都热爱到骨子里的两人成为结合体,注定要成就餐饮行业的一件大事。1996年6月6日,两人东拼西凑借齐了创业资金,在北京的三环边上开起了第一家“眉州东坡”,两人既是老板又是员工,王刚亲自下厨掂勺,梁棣负责切菜拌菜。“拼了命也要干好”,梁棣觉得是背水一战,不成功就会欠下一屁股债,她告诉自己只许赢不许输!为了苦练刀工,她旧伤未愈,又添新伤,一双原本白嫩嫩的手留下了大大小小的十几个疤痕,她却不觉得苦和累,因为一天天攀升的技艺及随之成正比的营业额给了她动力,创业成功了!现在的梁棣有一手非凡了得的刀工,连王刚都甘拜下风,来了新员工,她上去一示范,就能把大家惊得目瞪口呆。
“拼了命也要干好”,从那以后,成了梁棣遇到困难时给自己和员工打气时常说的一句话。2003年,非典给北京的餐饮行业带来了致命一击,梁棣说:“拼了命也要挺过去。”2008年,梁棣带领团队参加奥运村的供餐商竞标会,一举夺标,梁棣还是那句话:“拼了命也要干好!”奥组会要求餐盘上的细菌不能多于50个,眉州东坡首次检测出来的细菌数量是100多个,梁棣就专程去向专业老师请教,硬是把细菌数量下降到了14个。
“四川女人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梁棣的引人注目在于她身上显示的差距感,身材娇小,是完全的南方女子模样,说起话来,字里行间溢出来的却满是一股子豪气,一股子麻辣劲儿,小小的身体里似乎蕴藏着巨大的力量与意志,而正是这种精气神像某种化学元素一样催化着梁棣的人生发生着一次又一次的精彩蜕变。
如今,梁棣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张全国地图,有事没事,她就爱伫立在地图前思考,下一家到底开在哪里?随着北京城版图的扩展,眉州东城也快速扩张,四环路开通、亚运村店开张;五环路开通,石景山店开张……如今,眉州东坡旗下已经发展出眉州东坡、眉州小吃、眉州东坡私家厨房、王家渡火锅、小渡火锅。而在不断的扩张中,始终有梁棣这个麻辣的川妹子坐镇指挥,她放出豪言要“为全世界人民做饭”。
 
向内成长
梁棣身上显示的差距感还有,在职场,她是个跟自己斗过不停的人,生意不断地扩张,而在生活中,却是绝对的追求“向内成长”。
梁棣的微博签名档是:“爱美食·爱茶说·爱生活”。办公室一隅是个布置精美的茶室,来了客人,她就教客人识茶品茶。这时候,梁棣不再是那个风风火火的老板娘,而是一个从容享受生活的小女人。
2010年,因为在商场里左突右冲,她终于累得倒下了,长时间的失眠、心慌让她不堪重负,她决定去散散步,一出得门来,却目瞪口呆,惊讶于自己搬来5年了,第一次知道院子有这么大!每天下班很晚,她都是开车直奔地库,所以从来不知道小区的院子有多大,那天她放眼望去,绿油油的草地上点缀着生机勃勃的小蘑菇,心情突然被放晴!从此,她爱上了慢生活,爱上了茶道,明白了“静”的好处,静下来很多事情才能想得更明白。
梁棣身上显示的特质让人钦佩:明明只是初中毕业,却能跟你谈《庄子》,也许正是这种追求向内的成长成就了梁棣。跟她一道品茶,听她讲解茶文化,再看她从全国各地淘来的紫砂壳,听她讲解各个紫砂壳的品质,不禁对她刮目相看,随着事业的成功,自身素质也水涨船高,显然她不是一个停滞的人,她是一直在向前。
美食遭遇了这样的女人,会发生怎样的奇迹?美食也会因此有了性别、生命乃至更多文化的附加。梁棣认为烹饪美食的最高境界是,发挥出食物最本质的内涵。她曾经用高山矿泉水炖煮松茸,在清如山泉的汤水中调制出松茸浓香极润的本味,然后盛在古朴素雅的石中,再放置于木纹托板上,用些许山草干花点缀,就有了苏东城笔下“似枯而中膏,似淡而实腴”的意境。在梁棣看来,烹饪美食如同导演拍电影一样,是实现想法的过程,因此,烹饪过程中是要带着心和爱的!她曾经进口了价值八十多万的包子设备,却因为机器做出来的口感没有“人味”,最终舍弃。梁棣常常对员工说,当你怀着好的心情来做一道食物时,这道食物一定是美味和快乐的,而客人一旦吃到这道菜,这种快乐就可以传递给客人。
因此,梁棣给家人和朋友表达爱的方式就是给他们做一锅热腾腾的饭菜,然后,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美食一边分享心事,在她看来,一个会生活的女人,一定要将美味与养生心得与大家分享,将这样的关爱送给周围的每一个人。她在微博里如此定义自己的幸福:幸福就是累了回家有一碗热饭,有一口热汤,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共享美味。所以,不管她在外面如何呼风唤雨,回到家里,她只是母亲和妻子,再忙也要给家人弄饭。早上煮一锅甜酒,加一点点蜂蜜,或者来一个西红柿炖牛腩,摊几枚鸡蛋,浓浓的爱意都在锅里,让家里人神清气爽地出门。而冬天的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涮涮火锅,听孩子们谈谈学校里的趣事,增加了家人间的亲密度。
像爱美食一样爱着家人,像爱家人一样爱着美食!“吃”对梁棣来说,已不仅仅是“吃”那么简单,而是一个酿造亲情、爱情和友情的过程。
 
公益是责任并非做秀
追求“向内成长”,让梁棣的管理也更加人性化,“我们实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我希望员工把我当资源而不是当上司,我不喜欢当女王。我希望员工对我提意见,把最坏的实话讲出来的时候不是坏事,对彼此都是一种成长。”
有人说:“梁棣心中,有大情大爱。这份爱,不仅仅是爱员工、爱家人,更是一种家国情怀。”
2003年“非典”阴影笼罩之下,眉州东坡坚持“不把一个员工推向社会”,在企业内部以“小措施、大贡献”与员工一起勇敢抗击非典;5.12汶川地震,眉州东坡立即展开行动,不仅董事长王刚亲赴灾区做饭,还捐助300多万元款项及物资支援灾区重建;2008年南方雪灾、青海玉树地震、西部干旱……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梁棣一次次带领眉州东坡第一时间伸出援手,以大爱精神践行社会责任。餐饮业是紧系三农的行业,多年来,梁棣一直关注民情,心系三农。除了在家乡四川投建王家渡食品厂解决农民就业、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外,更持续关注农田动态,多次采购滞销蔬菜,为农民排忧解难。2008年12月,四川灾民千里进京卖青菜遇冷,眉州东坡第一时间将十吨青菜全部购下,并连夜研发新菜进行爱心售卖;2010年12月,北京大兴区菜农萝卜滞销,眉州东坡购下15吨萝卜,并推出时令爱心菜;2011年4月,各地卷心菜积压田间,眉州东坡响应商务部通知,推出“卷心菜献爱心”售卖活动;2011年7月,为支持北京团市委开展的农村青年创业项目,眉州东坡义不容辞采购当地特产栗树蘑,帮村扶困,奉献爱心。2012年年底,北京60年不遇的罕见暴雪导致延庆彩椒滞销,眉州东城第一时间组织爱心采购队伍前往延庆收购彩椒,并连夜研发出数道爱心菜品,与广大食客一起传递爱心。元旦期间,梁棣还与北京成龙慈善基金会携手赴河北宣化王家湾送温暖,她带领眉州东坡爱心志愿团冒着零下20℃的严寒为当地贫困村民送去水和食物等物资。
在梁棣看来,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做公益是一种责任。“公益并非是作秀,而是一种责任,企业强大了,就不能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

中国厨娘 麻辣 梁棣
关键字查询